建築格局
閆景李家大院主要包括道北一號院、道北二號院、道南一號院、道南二號院、私塾院、李道榮宅院、李子用宅院、李氏祠堂、李家花園,現有院落11組,房屋230間,共占地8.3萬平方米。
主要建築
功德堂
功德堂位於門內大道盡頭。迎面豎立著一座高6.8米,寬11.6米的磚雕影壁。影壁中間內容是“麒麟踏八寶”,左邊是“鶴鹿同春”,右邊是“松鶴延年”。影壁後邊有一座三間單體建築為清代早期風格。室內豎有《李公常五德行碑》和《李公省吾德行碑》各一通,牆上掛滿歷世官府百姓頌揚李氏家族功績德行的牌匾,因此稱之為功德堂。
自明堂
自明堂是李家第十五代李道行的住所。李道行,字子用,李敬修之子。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被山西省政府派送英國留學。民國三年(1914年)畢業回國後,在李家老院西北50米處建造了此院。該宅院由木磚石混合結構的一排樓閣、磚砌窯洞及三省台組成。建造時充分考慮了採光、視線、活動空間、地理形勢等因素,從而形成了與中國北方傳統四合院迥然不同的風格,院落西邊的門樓,高、直、尖的“哥德式”建築風格,昭示了這座宅院中西合璧的建築理念。
百善影壁
百善影壁是中國獨一無二的百善影壁。影壁上面有從商、周、秦、漢、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到現代的所書寫的“善”字。有100種不同的寫法,各具特色。影壁上共365個善字,是為了告誡後人要一年365天,天天行善。
同順堂
同順堂創建於民國二十年(1931年),位於巷道南邊西頭,大門朝北,以屬於三進四合院。它的主人是李家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女性——王和君。王和君精通醫術,她雖然只有國小文化,但是心靈手巧、記憶過人,還能雙手打算盤。她的丈夫去世以後,由她與李大輔一起經營李家南院的生意,當時她年僅二十六歲!此院中的南山牆,從表面上看與普通的牆沒有什麼區別,實際上裡邊的牆從外皮到窗戶邊有一米多厚,這就是李家特有的“夾層牆”。從二層閣樓可以通到夾層牆的裡面,是用來放貴重物品的,相當於我們現代的“保險柜”。
同福堂
同福堂是三進式四合院,前窄後寬,意為聚財。宅院的門樓是仿歐洲哥德式建築,但他表面的磚雕圖案卻是典型的晉南民間文化藝術。這些精美的磚雕題材象徵著晉南人追求富貴平安、多子多福、福壽雙全的心理特點。該院建築用料極為講究,其二進院南房大梁是現存院落中最粗的。這和當時李家生意正處於鼎盛時期有著重要關係,當時李家建房時所有建築用的木材都是純東北松木,僱人常年駐紮東北林區,向家鄉發運木料,直至修建完畢。
信溥堂
信溥堂是李家住宅院落中保存最完整、最具文化特色的院落。院主人李道榮自小在其父李敬倫(人稱“文儒”)的薰陶下,博聞強識,他的書法、才學、修養、以及品行與宅院文化彼此輝映,形成這座宅院別具的文化特色。門樓為二層閣樓式建築,左右帶耳房,進深兩椽,單檐硬山頂,檐下無斗拱。二層閣樓上朝南加上了晾台,彌補了院落朝向的缺憾,可以用來晾衣服和被褥,此為該院一大特色。該院的第二大特色是東廂房東夾層牆的設計,與道南一二號院廂房的夾層牆不同的是,東廂房的東牆從南到北20米全是中空的夾層牆,有一米厚。並且不單單只有秘藏財寶的作用,還能藏人躲難。
私塾院
私塾院是李家為教育後代專門建造的學堂,建於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此院分為東門樓、正房、東廂房、月亮門。私塾院圓門(仿木磚雕牌坊門)是李家大院古院落群中的經典之作。因第十六代“大”字輩李大輔留學日本,門採用日式推拉式的木門,裝飾考究,圖案精美,既節約空間,又開關自如。門樓七層鏤空磚雕和琉璃藝術繁縟華麗,精美絕倫,造型生動,線條流暢,圖案優美,工藝技法高超、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把晉南傳統文化展現地淋漓盡致,可謂巧奪天工,屬傳統民居建築的精品。
放賑樓
放賑樓,私塾院東門樓旁的階階梯通向房頂的建築是李家的“看家樓”,李家當年專門成立了一個看護隊。看護隊不僅看護李家的安全,而且還擔任鏢局運鏢的任務,同時還兼管閻景村的治安。當時李家設粥場舍飯時,薛店村和閻景村的村民全部造冊登記,屆時鳴鐘,村民自帶碗筷,三餐不限量,吃飽為止。這就是當時鳴鐘的地方。所以人們又稱他為“放賑樓”。
同德堂
同德堂是第十五代“道”字輩李道升的宅院。這座宅院創建於民國10年,是李家院落群中的上品。特別是這個門,除了門上的鐵藝非常精緻,此門進出總共有六道機關,這在當時的環境下,安全性和保險係數非常高。另外,此院門樓上方,院與院之間修建了防火牆,這一做法借鑑了徽式建築中高低錯落的馬頭牆。這些鱗次櫛比的防火牆,一直延續到座北朝南的六座院落之間,在增強安全因素的同時,使院與院格局更明朗,更給古民居建築群平添了層次感和韻律感。
保護措施
2013年5月3日,閆景李家大院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旅遊信息
閆景李家大院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高村鄉閆景村。
乘坐運城市內公共運輸運河快線至閆景站下車,步行1.6千米可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