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忠厚,男,中學高級,特級教師,現在天津市河西體衛科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閆忠厚
- 性別:男
- 國籍:中國
- 職業:教育 教師
身體素質是體育學裡使用已久且使用很廣泛的概念,通常是指人體在肌肉活動中表現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機能能力。
人的一切活動,無論是體育活動,還是生產勞動、軍事訓練及日常生活,都是中樞神經系統支配下所實現的不同形式的肌肉活動。這些活動能力可以表現在很多方面,如肌肉收縮力量的大小,收縮和放鬆交替的快慢,能堅持時間的長短,動作是否靈敏協調,以及關節活動範圍的大小等。所以,身體素質一般反映在力量素質、速度素質、耐力素質、靈敏素質、柔韌素質等幾個方面。(1)力量素質。力量是在肌肉緊張或收縮時所表現出來的一種能力,又可分為靜力性力量和動力性力量。(2)速度素質。是指人體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一定運動的能力,其表現形式有反應速度、動作速度和周期性運動中的位移速度等。(3)耐力素質。是指人體長時間進行肌肉活動的能力,也可看作是對抗疲勞的能力。從人體是一個完整統一體的觀點看,耐力表現為全身耐力、肌肉耐力、心血管耐力和呼吸系統耐力等。(4)靈敏素質。靈敏素質又稱靈巧或機敏素質,是指人體在複雜的條件下,靈活、快速、準確地完成動作的能力。(5)柔韌素質。指人體運動時擴大動作幅度的能力,是機體各關節活動幅度和肌肉、韌帶的彈性和伸展性的表現。
身體素質不僅是從事各種體育活動、生產勞動、軍事訓練及日常生活的物質基礎,而且在評價人的體質狀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許多國家都將其作為體育的考核內容,作為國家的一項體育測驗制度,作為衡量青少年兒童體質強弱的重要標誌。科學研究證明,身體素質與先天遺傳因素和後天的體育鍛鍊都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經常的全面的體育鍛鍊,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人們(尤其是青少年兒童)的身體素質。
體質是指人體的質量,它是在遺傳性和獲得性基礎上表現出來的人體形態結構、生理機能和心理因素的綜合的、相對穩定的特徵。它是人的生命活動、勞動、學習和工作能力的物質基矗①.
體質的範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身體形態發育水平,即體格、體型、姿勢、營養狀況及身體組成成分等;生理功能水平,即機體代謝水平及各器官系統的效能;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發展水平,即速度、力量、耐力、靈敏、協調、柔韌等素質,及走、跑、跳、投、攀、爬等身體活動能力;心理發育(或發展)水平,即本體感知能力、個性、意志、情感等;適應能力,即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對於疾病的抵抗能力。可以看出,身體素質是體質的下位概念。然而,在許多探討素質教育的文章中,卻說身體素質包括發育、體態、機能等。更有甚者,說良好身體素質的標準有“體質健壯”、“發育正常”……,從而混淆了與上位概念的界限。
有的文章認為“身體素質,可分為兩個層次結構,即體魄與體能”。這也是錯誤的,因為體魄指“體格和精力”。②體格是指“反映人體生長發育水平、營養狀況和鍛鍊程度的狀況”。③也有的講體格是“人體外表的形態結構。包括人體生長發育的水平,身體的整體指數與比例(體型),以及身體的姿態”。④兩種說法意思相近。顯而易見,“體魄”與“身體素質”不屬於上下位概念關係,“體魄”的涵義要比“身體素質”寬泛的多。體能,是指“人體各器官系統的機能在體育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能力。包括力量、速度、靈敏、耐力和柔韌等基本的身體素質,以及人體的基本活動能力(如走、跑、跳、投擲、攀登、爬越、懸垂和支撐等)”。⑤體能比“身體素質”的涵義廣泛,怎么能說身體素質分為體魄和體能兩個層次結構?
概念的內涵是概念所反映的對象的本質屬性,而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質屬性的對象。也就是說,外延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總合。譬如“身體素質”這個概念的內涵,是人體在肌肉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機能能力;它的外延是包括了力量素質、速度素質、耐力素質、靈敏素質、柔韌素質等所有的身體素質。
要給某一概念下一個正確的定義,必須遵循邏輯學的規則:定義必須是相應相稱的,即定義概念與被定義概念的外延是完全相等的;定義不應循環,即定義概念不應直接或間接地包含被定義概念;定義要用肯定的形式,不應是否定判斷;定義應確切、精煉和簡明。
素質教育的要義之一是讓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而“體”在素質教育中的使命有哪些?用一個什麼樣的概念表示?這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體育作為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與德育、智育、美育及勞動技術教育不可分割地交織在一起,在按照社會的理想方式培育和造就具有豐富才能的、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的素質教育體系中,起著獨特和重大的作用。這是因為體育作為一種教育和訓練活動,以它不同於德育和智育的特有本質及獨特的方式影響著人的身心素質,具有健身、教育、促進個體社會化、競技、娛樂等多種功能。其中,健身功能、教育功能是體育的本質功能。簡言之,這就是學校體育的根本宗旨。因此,體育應完成下述使命:促進學生正常生長發育,增強學生體質,與德育、智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相結合,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發展健全的個性,促使其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保衛者。基於上述認識,我們認為用“體質與健康素質”替代“身體素質”,作為素質教育的培養目標之一,作為學生全面發展素質的要素之一,能較準確地反映體育的本質。
“體質”與“健康”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兩者既有聯繫,又有區別,體質的強弱和健康(廣義的)狀況的好壞都涉及形態發育、生理功能、心理狀態和適應能力等方面。狹義的健康則主要看各器官系統功能是否正常,有無疾玻體質是人體的質量,是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而健康則是體質狀況的反映和表現,同樣是健康的人,但其體質卻千差萬別。
關於“身體的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如下標準:有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承擔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而不感到緊張;心胸開闊,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身體各部分發育正常,功能良好,各主要臟器沒有疾病;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能抵抗一般性感冒和疾病;眼睛明亮,反應敏銳,眼臉無炎症;體重適當,身材勻稱,站立時頭、肩、臀的部位協調;頭髮有光澤,無頭屑;牙齒清潔,無空洞,無痛感,齒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症狀;肌肉、皮膚富有彈性。⑥根據“體質”與“健康”的涵義,體質與健康素質應包括體質狀況和健康狀況兩大要素,體質狀況又包括形態發育水平、生理功能水平、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水平三個要素,健康狀況則包括常見病和多發病的發病率和病休率兩個要素。
總之,身體素質是一個使用很久的概念,有其特定的涵義,我們不能人為的超出事物的本質屬性去延伸它的涵義。否則,將引起理論上的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