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齋鐵路從門頭溝(城子)火車站起到清水澗口止,全長25公里。這一段是門齋鐵路的幹線。另一段8公里,從清水澗口到板橋,這一段是門齋鐵路支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門齋鐵路
- 漢語拼音:mén zhāi tiě lù
- 修建時間:1924年4月
- 停運時間:1957年5月13日
- 管理單位:門齋鐵路公司
- 起點站:門頭溝站
- 幹線終點站:齋堂
- 支線終點站:板橋
- 幹線里程:55km
- 支線里程:8km
修建背景,沿途經過站點,幹線,支線,施工進展,衰敗停運,
修建背景
齋堂是門頭溝的一個重要產煤區,特別是當地出產的煙煤,是火車、輪船、工業鍋爐、煉焦的燃料和原料。1918年,北洋政府準備成立官商合辦的齋堂煤炭股份有限公司,次年8月召開了第一次股東會議,公推天津的李士鉁為董事長,負責組織公司事宜。李士鉁認為,修築一條鐵路,以解決煤炭外運問題是當務之急。為此,經董事會研究決定,在原有股金100萬元的基礎上,再續招路股300萬元,依照民辦鐵路法,呈請交通部備案,修一條東起門頭溝火車站,西到齋堂的鐵路,全長63公里,定名為門齋鐵路。這是北京地區第一條民辦鐵路。此議當年就得到了交通部的批准。1923年,門齋鐵路勘測設計完成,一切籌建手續也已齊備,於是正式成立了門齋鐵路公司。經過幾番周折,1924年4月,門齋鐵路正式開工。
沿途經過站點
幹線
門頭溝(城子)火車站、琉璃渠、龍泉霧、野溪、斜河澗、水峪嘴、丁家灘、韭園、色樹墳、王平村、清水澗口、安家莊、雁翅、下馬嶺、傅家台、青白口、軍響、齋堂 55公里
支線
清水澗口、清水澗、桃園、大台、宅舍台、板橋止 長8公里
施工進展
門齋鐵路從門頭溝(城子)火車站起,經琉璃渠、龍泉霧、野溪、斜河澗、水峪嘴、丁家灘、韭園、色樹墳、王平村到清水澗口止,長25公里,這是幹線的第一段。自清水澗口起,經清水澗、桃園、大台、宅舍台到板橋止,長8公里,此為門齋鐵路支線。到1927廿月,第一段和支線竣工。自清水澗口起,經安家莊、雁翅、下馬嶺、傅家台、青白口、軍響到齋堂止,全長30公里,此為幹線第二段。原計畫這段鐵路按照第一段那樣,修成正式的寬軌鐵路,但因資金不足,僅從清水澗到傅家台,因陋就簡,在荒河灘上鋪設一條輕便鐵路。這段鐵路從1928年1月開工,同年6月竣工。用人力推車,勉強維持運行。到1929年夏,山洪暴發,把輕便鐵路沖毀。門齋鐵路公司向銀行貸款10萬元,於1931年夏,將輕便鐵路修復,並向西延伸到齋堂礦區。
衰敗停運
因缺乏資金,齋堂煤礦公司一直未能開礦採煤,僅依靠門齋鐵路沿途收購和運輸齋堂、大台、王平村等處的煤炭而勉強維持。日軍侵占京西後,在大台開了煤礦,強迫門齋鐵路公司為其運煤。至日本投降,沿線鐵路設備損壞嚴重,已無法運營。門頭溝解放後,已經破產的門齋鐵路公司尚有20多人留守,利用在門頭溝火車站的三股道岔招商存煤,向借地蓋房的居民收取地皮租來勉強維持。1957年5月13日,國務院發出指令,門齋鐵路由鐵道部北京鐵路局接管。至此,門齋鐵路公司即告結束,其名稱也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