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檻山古道

門檻山古道

門檻山古道位於溫州甌海區。有30多戶人家,背靠巍巍青山,沿公路條狀分布而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門檻山古道
  • 位置:溫州甌海區
  • 入口:大坪頭村的自然村雷峰村
  • 出口:門檻山村
位置,景色,青山秀,古道長,竹林幽,野果甜,

位置

門檻山古道,從溫州甌海區大坪頭村的一個自然村雷峰村——大坪頭村——門檻山村,終點在海拔689米的門檻山上。古道蒼古高遠,一路向上。這條崇山之間古道,美在一個“絕”字,景是絕美,野果是絕味,而登臨門檻山峰頂,更是體驗了一番絕境的驚險。

景色

青山秀

門檻山古道入口在雷峰村,林源公路旁。雷峰村屬於大坪頭村是一個自然村,有30多戶人家,背靠巍巍青山,沿公路條狀分布而居。村西有巨石,受過雷擊,俗稱雷轟岩,後依方言諧音變為“雷峰岩”,村遂名雷峰。
門檻山古道
門檻山古道
澤雅龍溪之水流經雷峰村,青山秀水與村莊相依存。雷峰村山青水秀,最美風景就在村前這條溪流。溪流邊的卵石灘,卵石灘上的灘林和水竹,還有溪灘上成片的芒草,秋冬時節,芒花飛絮,那是一道最美的風景。

古道長

在公路邊尋著古道路基,拾級而上。久慕門檻山,今終於啟程登臨,不由腳底生風,幾步就沒入山林中。抬頭,前面永遠是青山重重,山峰聳立,古道蜿蜒崇山間,藏在密林深處,轉彎處,不見來時路,不見前行人。
門檻山古道
門檻山古道
門檻山古道蒼古高峻,野味十足。在古道上,看山,看雲,賞落葉,聽風,聽鳥鳴,聽水聲,大自然修煉的氣場,綿厚大氣,把人整個包容進去,而瀰漫出來的清氣,讓人身心俱靜俱清。
轉彎處,一條小橋橫跨山澗之上,一顆“三年背”駐守橋頭,從橋頭到前方徐徐上升的古道上,只見紅棕色的松針幾乎淹沒了整條古道,幾點灰黑的石頭若隱若現斑駁其中,更添古意悠悠。
家鄉叫松針為“樹毛叉叉”,很形象的稱呼。松針是松樹的毛髮一樣,“叉叉”就是松針形狀,一簇分叉成兩枚針,成“V”形。我想起兒時,“樹毛叉叉”是最好的引火柴。在舊時,山上幾乎不見松針,那時都給農人收拾去當柴火了。秋日,農村里常見農人成群結隊到樹林裡“扒樹毛叉叉”。
一個轉彎,見一棵可一人合抱的老楓樹,高高站立在古道一側。枝頭葉幾乎落盡,剩光禿禿的枝椏在天空里。而落葉把身下的古道遮的嚴嚴實實。踩著“悉悉索索”的楓葉而上,在楓樹下的石凳上坐下。

竹林幽

古道在密林中蜿蜒而上,草木簇擁相隨。
門檻山古道
門檻山古道
前方的古道被公路截斷,公路內側有一個石頭壘砌的涼亭,粗朴簡陋,通一間,三面牆,石條抬梁,亭內有石條凳可供休憩,後牆有一四方視窗。沿著公路對面的古道路基繼續而上,走不多遠,古道再次被公路截斷,倒為我們提供了休息的時段。四顧,山高林密,白雲悠閒,偶有幾聲鳥鳴,更覺空山寂寂。
公路對面就是古道路基,拾級而上,古道一下子伸進了茂密的竹林。竹林深幽,修竹萬桿,古道瞬間顯得秀氣雅致起來。
走出茂密的毛竹林,接著是一片茂密的水竹林。看到水竹林,可知附近就有村莊了。毛竹和水竹同為竹子,用處可大不相同,但他們跟農家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毛竹冬春季節萌生竹筍可做為食用外,毛竹也是農家製作畚箕、竹籃、斗笠、筷子、扁擔等等器具的原材料,毛竹用處之廣泛,在農家可謂是萬能的竹子。而水竹主要是做為當地傳統造紙的原材料。
同為竹子,不同用處,但如今都遭同樣的際遇,被人冷落在深山裡,無人問津,無序生長,繁茂成林,遮天蔽日,卻為古道添了情趣,成為古道美景。
這古道上的水竹林,真的很美。如果把毛竹和水竹的氣韻相比較,那毛竹就是古代的江南男子,青衫飄逸,骨子裡透著硬挺瀟灑的氣質,恰如一個橫吹竹笛的江南才子。
竹林古道的出口,光亮處看到一座民居。挺有意思,這古道的盡頭是一座民居,給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大坪頭村了。因村在一個大的山坪上而得名。如今這村里,渺無人煙。沿這座民居旁的古道上行,就是村莊的核心地帶。沿路都是廢棄的傳統造紙作坊,淹沒在荒草里。隨處可見殘垣斷壁,一片荒涼。

野果甜

尋著古道,繼續前行。山外有山,嶺外有嶺,把座座高峻的青山連在一起。古道一路向上,幾乎沒有平緩的段節;古道漫長,仿佛無限延伸,沒有盡頭。行走古道,才知山里人走出大山的那份艱難,更見山里人的堅毅,這是大山一樣的堅毅品格,有多少先賢是沿著高峻漫長的古道奔向更為廣闊的天地。
崇山峻岭間,茂密叢林中,路難走,但千萬不要錯過大自然捧出的珍奇,那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美食。秋冬季節,正是漫山野果成熟的時候。今天一路行來,一路野果吃滿嘴。
烏溜溜的“直林”就藏在“狼箕柴”里。“直林”學名叫“赤楠”,常綠灌木,枝葉如城市綠化帶種植的黃楊。因為主枝筆直,大的有四五米高,所以俗稱“直林”。這種野果有核,從紅紫到黑紫,食用外皮,到冬天經霜雪凍,更具甜味。
古道兩邊的草叢裡還有“酸酸”,這是一種灌木,卵形齒狀葉,枝頭嫩葉略紅。果實小而圓,成串生長,可以折枝放在嘴邊扯過來,讓多粒果實落入口中,這樣才有嚼頭,這種吃法有點像牛吃。味道酸酸的,讓人口舌生津,欲罷不能。還有一種跟“酸酸”很相似的野果,叫“和尚頭”,顏色烏黑,有核,因頭頂有花朵樣的結痂,像和尚頭頂的灸疤,而得名。
外形最美還是要算“米吸”,學名“金剛刺”。莖有刺,攀援樹木,成熟後的果實球形有核,果實顏色紅彤彤的,單柄支撐十餘粒簇生果實,結成一個球狀,像一個繡球,一條莖上連續掛著一個個紅彤彤的“繡球”,煞是好看。“米吸”吃多會澀口,我們方言叫“刺口”。
幾座民居在田園之上,就到門檻山村了。門檻山村,因一座山峰像門檻,山名就叫門檻山,村也就取其名。門檻山村,有6個自然村,村居散落四處,有的自然村只有幾座房子。當地人形容其散落之狀,說“走走還是門檻山,走走還是門檻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