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功能構造
門枕石一般都是長條形的,一頭在門外,一頭在門內,中間一道凹槽供安置門的下檻,門內部分上面有一凹穴,標準的學名叫海窩,供門軸轉動之用。一般情況下,門內的部分稍短,門外的部分相對較長。
台灣地區
分類
門枕石為何雕刻成石鼓狀,文獻上沒有明確記載。流傳在民間最多的一種說法是和堯舜有關。堯舜時期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信息傳達通暢。門枕石之所以雕成石鼓形狀,就是取“堯設諫鼓,舜立謗木”之據,引申為歡迎來人之意。這類門枕石常用花葉托抱,又稱抱鼓石。用抱鼓石作門枕,在我看來還有以下優點:一是內斂而不張揚,二是可以顯示主人豐富的內涵及家庭的書卷氣,三是友善平和。
門枕石的雕工一般都比較精美。抱鼓石的門枕石,它分上下兩部分,下面是須彌座,上面是石鼓。須彌座由上下枋、束腰和底下的圭角組成。座上對角鋪著一塊雕有花飾的方形布墊,講究的還在座上用仰覆蓮花瓣雕飾,座面的墊布上有一個鼓托,形如一張厚墊,中央凹下承托上面的圓鼓,兩頭反卷如小鼓,俗稱小鼓。上面的圓鼓形象逼真,中間鼓肚外突,鼓皮釘在圓鼓上的釘頭都表現得很清楚。
第三種就是石座門枕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