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文化

門文化

門是內外空間分隔的標誌,是邁入室內的第一關和咽喉,因此,又將一家一戶稱為“門戶”。人們歷來十分重視各種門的處理。民以食為天,以居為安。居住的要素少不了門,孔夫子的《論語·雍也》云:“誰能出不由門?”道理雖很簡單,卻包蘊豐富。門與人類同生同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門文化
  • 範疇:社會學
  • 相關著述:《論語·雍也》等
  • 門文化第一人有巢氏
歷史考證,身份地位,建築物的臉面,紅樓夢記載,民俗文化,標誌,安門天,芝麻開門,

歷史考證

門出現的確切時間,難以考證,也不必細細考究。不過,早在我們的祖先穴居於岩洞那個年代,門的雛形可能就產生了。大概是從人類一產生了人類意識,產生了家居意識,也就產生了門吧。山頂洞人住的山洞,在洞口擋些石塊、樹幹之類的東西以作屏障,不就是原始的人類之門嗎? 許多人不正是通過這扇門才看到了人類的童年嗎?
誰是最先步入華夏建築文化之門的第一人?上古神話的回答是:有巢氏。《韓非子·五蠹》描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大蛇。有聖人作,構木為巢,以避群害,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有巢氏。”大概自人類從樹上爬下來,自有巢氏在地上架木造屋棲身以後,便有了門。
《詩經·陳風》“衡門之下,可以棲遲”,這是一種十分簡陋的門。
《易經·繫辭》說:“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或言為避禽獸,或言以待風雨。
《玉篇》稱“人之所出人也”為門,而《博雅》則說:“門,守也。”看似矛盾的界定,其實是道出了門的作用至少有二:一是供人“出入”,二是“守”。守者,防也。防什麼?我想原始之門是為了防止野獸偷襲,且兼以禦寒;而現代之門,則有防同類的責任,就是防盜賊。
所以,《釋名》上曰“門,幕障衛也”,那是極準確而又精當的解釋。“綠衣監使守宮門,一閉上陽多少春。”門的另一層含義就是隱蔽深幽,掩飾內里。尋常百姓,即使兩口子發生口角,也要掩上房門,惟恐鄰里聽見,家醜外揚。更不用說,那些綺戶紅樓的朱門巨富,許多骯髒罪惡事,隱秘莫深。至於皇宮高牆之內,迷眼盪魂的笙樂翠袖,冷宮呻吟的血淚悲劇,對外人永遠都是千古之謎。

身份地位

中國古代建築在世界建築發展史中具有獨特的地位。它的特點除了房屋為木結構體系外,就是建築多以群體的形式出現,所以,建築的門就他們之間的區別,建築群體差別很大,情況多樣,大者可以是城市、宮殿,小者可以是四合院、天井院住宅,因而門的種類就非常多,有城門、宮門、殿門、廟門、院門、宅門之分,門是建築的出入門,所以位置很明顯,也比較有講究。古代代表一個家的家風(門風)資望(門望)等。它的形式和內容是門所反映,所記載的歷史與文化。門上的雕刻裝飾和色彩的處理,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現了古代的文化內涵,封建的禮制,倫理道德、理想追求等。形態上也顯示了各地區的各民族、各種宗教的特徵。
隨著社會發展和生產力的提高,門的製做水平也越來越高,其功能也從單一的“幕障衛”向多方面轉化、發展。有宅門、邑門、里門、閭門、巷門、坊門、市門、廟門、校門、廠門、寨門、衙門、獄門、宮門、府門、城門、國門……諸多名目。按門的位置,又可分為大門、二門、角門、耳門、側門、前門、後門、東門、西門、南門、北門等。依門的材料,有篾門、柴門、木門、石門、鐵門、磁石門、水晶門、玻璃門、鋁合金門、防盜門等。

建築物的臉面

門,是建築物的臉面,又是獨立的建築,如民居的滾脊門、里巷的閶門、寺廟的山門、都邑的城門。獨特的中國建築文化,因“門”而益發獨特。古人言“宅以門戶為冠帶”,道出了大門具有顯示形象的作用。在舊社會,門是富貴貧賤、盛衰榮枯的象徵。誰家越窮,誰家的門就越矮小。特別是在“村徑繞山松葉暗,柴門臨水稻花香”的偏僻山村,老百姓都扎柴為門,僅僅表示這裡有一戶人家罷了。只有那些富貴人家,才有講究:門樓高巍,門扇厚重,精雕細刻,重彩輝映。這樣既可與一般老百姓嚴格區分開來,又可以炫耀於長街,讓你還未走近門口,自覺矮了三分,先生幾分畏懼。

紅樓夢記載

《紅樓夢》里劉姥姥進榮國府,就是在大門前的石獅子旁站了好一陣兒,嚇得不敢進門,才溜到角門前,向門衛道了一聲“太爺們納福”。皇家的規矩更多,舊時天安門城樓的門,僅在皇帝登基、結婚時才打開,且中間大門只能皇帝走,文武百官側門出入。宮門上巨大的門釘,橫九縱九,九九八十一枚,如凸立的文字,濃縮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篇大文章。宅門上鬥神威武,雙雙把門,將遠古先民關於神話世界的暢想,經過漫長時光的千圖百繪,定稿為身披甲胃的模樣。鬥神名單一長串,從神荼和鬱壘,到秦瓊和尉遲恭,以及鐘馗、魏徵、姚期與馬武,還有關羽與關或周倉、焦贊與盂良……。門前石獅,何謂“十三太保”?“泰山石敢當”、“抱鼓石”,何得“以捍民居”的功能?俗言:“豬入門,百福臻”,逢年過節在門上貼上馱聚寶盆的肥豬拱門剪紙。辟邪呀,鎮宅呀,祈福呀,驅惡呀,迎祥呀,招財呀,門又做了古風今俗的展台。
有關門功用的民間傳說

民俗文化

門,還演繹出種種五彩斑斕的民俗文化:除夕門上貼春聯與“福”字,正月初一貼雞於門,破五“送窮出門”,上元節張燈祭門,清明門插柳,穀雨門貼符禁蠍,蠶月晝閉門,四月八嫁毛蟲,端午門懸艾菖,伏天城門磔狗,七月半門上掛麻谷,茱萸酒灑重陽門,冬至門上糯米圓……。
以今觀古,許多事情的確神乎其神,神得有些古怪。對門的種種功用產生了神秘感,再加上想像力,結果“萬物有靈”,這門、這戶被古人奉若神靈,祭之祀之。並沿著歲時,將這么多文化信息簪在門榍、門扇上,增添了一道又一道門前風景,給尋訪門文化的今人,留下韻味綿長的品味。

標誌

曾有人說:中國古典建築是門的藝術。其實,尋常百姓,門豈止是“藝術”,還認為關係到一家人的吉凶禍福。故將門置於修房造屋的首位。
門是有故事的
入必由之,出必由之。於是,歷史的風風雨雨門總要首當其衝。
初唐的李世民,不是導演過一出鮮血淋淋殺兄逼父的“玄武門之變”嗎?
明英宗在其兄景泰帝病重之機,奪取東華門而進宮,登上奉天殿,又做了天順皇帝,史稱“奪門之變”。

安門天

安門天“金鳳朵雲頒詔書”,能顯示帝王的威嚴氣象嗎?
“天子五門”,所鋪張的,絕不是帝王的排場。老百姓則盼“夜不閉戶”,太平盛世,社會安定,無盜無賊,清平世界,這是一代代中國人的美好理想。與此形成反差,是官府的封條大印在門扇上打叉叉。無論宮廷,或是皇城,都有前門和後門,公門和私門。矛盾的對立統一,構成了社會。前、後門,公、私門,高尚與正直,低卑與猥陋,天堂與地獄,貧窮與富有,官員與百姓,腐敗與清廉,都藉助“門”,登了台,亮了相。

芝麻開門

中國的門,也派生出“芝麻開門”的故事。中國的門,更創造出“禹鑿龍門”、“鯉魚跳龍門”和“七夕天門開”的神話傳說。前者反映了探索者的精神需求:後者表現了超越自我的渴望和對美好生活的企盼。中國的門,還創作出《轅門斬子》的戲劇,表現了楊家將對朝廷的忠臣。流傳最廣的是“八字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是對封建統治的無情揭露。中國的門,還編造出“鬼門關”的迷信,嚇唬愚昧的膽小鬼。
門總是引入注目的。門占盡了出入口的“區位”優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