镼

漢唐時婦人的無袖短衣,或肩有袖至臂臑而止。通常為錦繡製作。後世多見於道教壁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镼
  • 拼音:jué   qū   jié   
  •  外筆畫:8,
  • 筆順編號:121115451352252
  • 相關衣服半臂背子唐衣
基本釋義,古籍解釋,

基本釋義

镼 拼音:jué  qū  jié
外筆畫:8,總筆畫:15 ; 繁體部首:長,部外筆畫:8,總筆畫:16
五筆86&98:DNBM 倉頡:SISUU
筆順編號:121115451352252 四角號碼:7777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957C
基本字義
● 镼
jié ㄐㄧㄝˊ
◎ 古同“䘿”,婦人半臂服(短衣無袖,或肩有袖至臂臑而止)。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正字通》渠勿切,音屈。《後漢·光武紀》諸於繡镼。《注》字書無镼字,續漢書作䘿,音其物反。揚雄方言曰:襜褕,其短者,自關而西謂之䘪䘿。郭注,俗名䘿掖。據此卽是諸於上加繡䘿,如今之半臂也。《廣記》韓晉公見少年單練𩭪。《酉陽雜俎》作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