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鰭笛鯛(Symphorus spilurus)又稱麗皇,帆鰭笛鯛,為鱸形目,笛鯛科,長鰭笛鯛屬一種熱帶地區近岸生活於珊瑚礁區的海水魚類。長鰭笛鯛在印太海域分布廣泛,西太平洋分布於琉球群島至新克里多尼亞及大堡礁,包括紐幾內亞、蘇拉威西島,阿德默勒爾第群島、帛琉、湯加及菲律賓;東印度洋分布於羅雷淺灘至澳大利亞西部;國內分布於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等海域及廣東沿海。長鰭笛鯛幼年時期色彩美麗,擁有獨特的背鰭,可作為觀賞魚。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長鰭笛鯛
- 拉丁學名:Symphorus spilurus
- 別稱:麗皇,帆鰭笛鯛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輻鰭魚綱
- 亞綱:新鰭亞綱
- 目:鱸形目
- 科:笛鯛科
- 屬:長鰭笛鯛屬
- 種:長鰭笛鯛
- 英文名稱:Sailfin snapper
分,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種群分布,品種簡介,飼養方法,注意事項,
分
拉丁科名: | Lutjanidae |
中文屬名: | 長鰭笛鯛屬 |
拉丁屬名: | Symphorus |
拉丁種名: | spilurus |
定名人: | Gunther |
年代: | 1874 |
中文名: | 長鰭笛鯛 |
原始文獻: | Fische der Sudsee, 1:61, pl.67 |
生境: | 珊瑚礁附近 |
國內分布: | 西沙群島, 南沙群島等海域及廣東沿海 |
國外分布: | 中國至印度尼西亞及菲律賓海域 |
資料來源: | 南海諸島海域魚類志:191-192. |
形態特徵
體呈長橢圓形,側扁而高。吻長。眼小;眼前有一深槽。口中大;下頜突出於上頜;上頜骨末端延伸至眼中部的下方。上下頜骨具帶狀齒,外列齒擴大,前方數齒呈犭齒狀;鋤骨、齶骨及舌面均無齒。前鰓蓋骨具鱗,後緣具鋸齒。鰓耙數16-19,呈瘤狀突起。體被中大櫛鱗;背鰭及臀鰭上多少被鱗;側線完全,鱗列數52-55。背鰭硬棘X,較軟條短;軟條15-16,呈高立的叄角形,幼魚時,3-6軟條延長如絲狀;臀鰭硬棘III,軟條9,與背鰭軟條部相對;胸鰭略短於頭長;尾鰭凹形。體及各鰭呈紅色,腹面較淡;體側具多條藍色縱帶;背鰭軟條部、臀鰭軟條部及尾鰭散布藍色小點。依據 Nelson(1994)將其置於笛鯛(Lutjanidae)科中的曳絲笛鯛亞科(Paradicicthyinae)。本屬全世界僅一屬一種。
生活習性
主要棲息於沿岸淺水域至水深50公尺之礁石區。獨自遊動或聚集小群。主要以魚類為食
種群分布
分布於中國至印度尼西亞及菲律賓海域以及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等海域及廣東沿海等,多見於珊瑚礁附近。
品種簡介
麗皇也叫帆鰭笛鯛,因為其背鰭末端可以生長出飄逸的長絲,而成為了最馳名的笛鯛,也使其價格在本類別里名列前矛。麗皇的捕獲量並不大,主要引進於印尼。實際上這種魚成年後顏色會非常暗淡,背鰭的長絲也不是很明顯,只有750px以下的幼體才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飼養方法
麗皇非常喜歡吃軟體動物和甲殼動物,在飼養中它們可能連你的清潔蝦都會吃掉,故此,不適合飼養在礁岩生態水族箱中。為了保持它們那飄逸的長絲,你必須控制好水質,當硝酸鹽高過150ppm後,它們的絲很容易折斷,而且不再長出。需要給這種魚提供一些岩石作為隱蔽場所,它們在被飼養在沒有掩飾物的水族箱中時,會很緊迫。雖然增加飼養數量可以緩解這種壓力,但目前很難成群地購買到這種價格不菲的魚類。
注意事項
一些愛好者喜歡將它們魚海水神仙魚飼養在一起,這是很合理的搭配,但要注意神仙魚可能會欺負個體太小的麗皇,最好保證引進個體在375px以上。體長小於125px的魚很容易被250px的麗皇當點心吃掉,而且麗皇生長很快,不久就能成為水族箱中的捕食高手,因此,最好混養375px以上的觀賞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