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頭光尾鯊

長頭光尾鯊

長頭光尾鯊,學名:Apristurus longicephalus (Nakaya,1975),為?>貓鯊科光尾鯊屬的一種鯊魚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長頭光尾鯊
  • 拉丁學名:Apristurus longicephalus (Nakaya,1975)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軟骨魚綱
  • 亞綱:板鰓亞綱
  • :真鯊目
  • :貓鯊科
  • :光尾鯊屬
  • :長頭光尾鯊
概述,分布範圍,形態特徵,經濟利用,棲地生態,

概述

編號:
5113
拉丁目名:
CARCHARHINIFORMES
拉丁亞目:
Scyliorhinoidei
中文亞目:
貓鯊亞目
拉丁科名:
Scyliorhinidae
中文屬名:
光尾鯊屬
拉丁屬名:
Apristurus
拉丁種名:
longicephalus
定名人:
Nakaya
年代:
1975
中文名:
長頭光尾鯊
原始文獻:
Mem. Fac. Fish. Hokkaido Univ., 23(1):32, figs. 15, 16.
模式產地:
日本高知
國內分布:
南海, 東海
國外分布:
日本高知
資料來源:
東海深海魚類:31.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塞昔爾群島、台灣、菲律賓、日本及澳洲等。台灣分布於東北部海域。

形態特徵

軀體延長,前部縱扁,後部側扁;體柔軟。吻長,寬而扁,約為眶間隔的2倍;口前吻長大於口寬。眼中大,背位,眼徑約為眶間隔的1/2倍,下眼瞼上部分化成瞬褶。前鼻瓣三角形突起。口較寬,弧形;唇褶發達;齒細小密列,上下頜齒同型,具3-5齒尖,上頜齒數36-44,下頜齒數31-44。噴水孔中大,位於眼后角。背鰭2個,狹小,兩背鰭間距大於第二背鰭基底;第一背鰭稍小於第二背鰭,起點位於腹鰭基底末端稍前;第二背鰭起點與臀鰭基底中部相對;胸鰭寬大,前緣與後緣圓凸,外緣長小於吻長;臀鰭基底長,距尾鰭比距腹鰭近;尾鰭長但窄,尾椎軸低平,上葉發達;尾鰭下葉前部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與後部間有一缺刻,後部低平而與上葉相連。體一致為灰黑色,腹面較淡,各鰭緣和鰓孔均黑色。體長可達60公分。
長頭光尾鯊

經濟利用

主要為底拖網捕獲,一般以下雜魚處理。

棲地生態

深海底棲性魚類,深度深度約在680-900公尺之水層。行動緩慢,以小魚、甲殼綱及烏賊等為食。卵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