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長頜大口鰕虎魚為肉食性的小型魚類。遍布全世界,尤以熱帶為多,主要為海魚。特徵是具一個由腹鰭癒合而成的吸力不強的吸盤。有700種以上,絕大部分種類屬鰕虎魚科(Gobiidae),體型為典型的長形,有些無鱗,見於熱帶和溫帶沿海和岩礁間。特徵是具二背鰭;第一背鰭由幾根細弱的鰭棘組成;無側線(沿頭和體側的成行的小感覺器);尾鰭一般為圓形。多數體色鮮豔,有些鰕虎魚身體透明,如歐洲產的水晶鰕虎魚(Crystallogobius nilssoni),大多數鰕虎魚成魚長10厘米(4英寸)左右。菲律賓的倭鰕虎魚(Pandaka pygmaea)體長不足13毫米(3/8英寸),是最小的現存脊椎動物之一。
多數種類的鰕虎魚在其腹部有一對腹鰭,癒合起來會成為吸盤狀,藉此可以附著在岩石上面,而避免被水沖走。
鰕虎魚以其形狀獨特、善跳躍而為人們所喜愛,它的個體較小,體長僅40-80毫米。它有一個闊而大的口,一雙大眼睛,背上有兩個發達的背鰭,腹面的腹鰭前移到胸部,並左右癒合成吸盤。身體體色較暗,上有多條橫跨背部的黑色斑紋,並散布著許多黑色小斑點,體色極為美麗,樣子頗可愛。
生活習性
長頜大口鰕虎魚大部分為底棲魚,如東太平洋產的長齶泥鰕虎魚(Gillichthys mirabilis),鑽在泥沙中生活;有些還同其他動物同穴,如加利福尼亞的小型桃紅色的盲鰕虎魚(Typhlogobius californiensis)生活在某種鰕所挖的洞穴里。鰕虎魚與其他動物共處的另一個例子是小型海生具鮮藍色帶紋的霓紅鰕虎魚(Elecatinus oceanops),該屬中幾個種起“清潔工”的作用,啄食大魚體上的寄生蟲。鰕虎魚為卵生,有護卵習性,卵附著於貝殼、岩石或其他類似地點。
鰕虎魚的食物主要為水生昆蟲。
亞種分化
本亞目除鰕虎魚科外,還包括塘鱧科(Eleotridae,睡魚〔sleeper〕)和彈塗魚科(Periophthalmidae,彈塗魚〔mudskipper〕)。
分布範圍
鰕虎魚是除外雄鰕虎魚(Bathygobius soporator)洋以外而分布在全世界各水域中的魚類,通常分布於多礁或泥灘地帶的淺海區,也有生活在內陸的淤泥中。
人工飼養
飼養適宜水溫為18-26℃。一年即可達性成熟,繁殖期為4-5月,人工繁殖較困難。
鰕虎魚性情溫和,喜生活於清澈流動而底質為砂、礫石的水環境中。在水族箱中常在砂上或玻璃面上爬游,有時可以利用吸盤吸附於玻璃或石塊上靜止不動,極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