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陔村

長陔村沿河延伸呈長條狀,周圍群山環抱,外圍為高墩中間地勢較為平坦因此稱為長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長陔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土特產:火腿,山芋乾
  • 說明:周圍群山環抱
長陔片,禮教片,上村片,磻坑片,

長陔片

長陔自唐朝畢氏來此定居時得名,長陔村頭四條小河匯集一河,以西向東蜿蜒走向。由於沿溪而居,小溪穿村而過,長陔村內(目前屬禮教村)目前仍留下不少橋樑,村頭就有一座不知年代但保存仍完好的石拱橋,解放前建造的還有永厚橋、合慶橋、村心橋、文筆橋等,解放後還陸續建造了兩座水泥橋兩座石拱橋,方便了村內人們的來往。
長陔村長陔村

禮教片

禮教片是鄉政府所在地,歷史上長陔和禮教片分分合合,但以前的長陔片包括現在的長陔片和禮教片。原長陔包括上土屋和下土屋,即上半片為上土屋(後翻調為“上頭谷”現在的禮教片)、下半片為下土屋(後翻調為“下頭谷”現在的長陔),上土屋當時為畢氏二十八世一房與二房居住,下土屋則為三房居住,當時下土屋並不包括現在的項家與上村片,後於民國十年左右分為長陔堡、禮教堡,其中禮教堡包括了項家與自然村上村,民國時期為了便於統治縮小範圍,上半片為禮教片、下半片為長陔片,後與1958年左右高級社期間又分為長陔片、禮教片、上村片。

上村片

上村村即新村,文革時期取了個紅色名字新村大隊,下設新勝、新利、新紅、新旗四個生產隊。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後,新村名字又改回上村,四個生產隊就是現在的一、二、三、四隊,但現在新村的名字仍有人使用。

磻坑片

磻坑村位於長陔村與石門坑村之間,街源公路從村中橫穿而過,村民沿河而居,有一座水泥橋聯接兩岸。據今仍保存完好的《盛氏家譜》記載,盛氏來磻坑(當時稱磻溪)定居始祖滿公的祖父是南宋衛戍軍一長歲,於南宋景炎元年(一二七六年)無(蒙)軍渡江下攻占都城臨安(今杭州)前夕,準備逃到浙江清溪縣(今稱淳安)茶園鎮安身,獲知臨安已被元軍占領因故不能安身,又隨皇室南逃福建沿海漳州等地,又輾轉來到徽州歙南南源深山處,為了生存開荒種玉米、采野果維持一家人生活,王室被元軍追逼滅亡後,宋都被蒙軍占領,滿公祖父仍派兒孫們從南源到三十餘公里外的街口(水路碼頭直行為表現杭州)打探訊息,得知宋室不復存在,不久祖父、父親也相繼去世。在暫住南源時,常路過磻溪(今為磻坑),因見當地開闊、陽光好,幫就在父親去世後移居至此。從南宋末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至今已600餘年。盛氏來磻坑定居傳到如今已經22代,自始滿公起至五世排起兄弟四人,名仕榮、仕華、仕富、仕貴,除二房仕華移居淮安失去聯繫外,其餘三房至今仍在磻坑繁衍生息,另外除少數工、學、商、婚嫁等外遷外,少數娶親等移居至此,而真正在其它城市定居的只是近半個世紀,盛氏仍是磻坑最多的姓氏。清代以前屬歙縣24都,民國改保甲制,屬長埠鄉(長陔、長標和胡埠口)南坑保(南源、磻坑),1949年5月底仍屬南坑村,在1949年10月建國時才正式稱磻坑一直沿用至今。據家譜記載,盛氏在磻坑定居後,曾經元、明、清和民國數百年來,先後兩次建造盛氏總支祠兩次,從廳三次。總支祠匾為《敘倫堂》、上廳匾為《餘慶堂》、新廳匾為《敦睦堂》、下廳匾為《松年堂》。清光緒年間,第二次建造的總支祠,解放後改建為國小校,新廳也被改建成茶葉初制廠,因此也沒有遺留宗祠等古蹟。
長陔比較有名的土產為筍乾,火腿,山芋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