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貓瓜

長貓瓜,拉丁名:Trichosanthes cucumeroides (Ser. ) Maxim. var. cavaleriei (Levl. ) W. J. Chang。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長貓瓜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葫蘆科
  • :栝樓屬
來源藥材基源:為木通科植物貓兒屎的根或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ecaisnea fargesii Franch.
採收和儲藏:根,四時均可採挖,洗耳恭聽淨,曬乾;果實,夏、秋季採收,曬乾。
原形態:貓兒屎 落葉港口木或小喬木,高2-7m。莖直立,堅實,分枝少,樹皮灰褐色,枝黃綠色至灰綠色,稍被白粉,枝具明顯的縱向棕褐色皮孔,髓部松泡,約占直徑的一半。冬芽倒卵形,長1-2cm,外面有兩枚平滑的鱗處。葉著生頂,互生;奇數羽狀複葉,長60-70;總葉柄長20cm,無托葉;小葉13-25處,倒卵形至卵狀橢圓形,長6-13cm,寬3-6cm,先端漸尖或尾狀漸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偏斜,上面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微被細柔毛,全緣,中脈在下面凸陷,在上面凹陷,側脈7-8對;小葉柄長1cm,基部略帶紫紅色。圓錐花序頂生,雜性異株,萼片6,兩面三刀輪列,長2-3cm,淡綠或黃綠色,披針形,花瓣缺;雄花有雄蕊6,合成單體,藥隔角狀突出,退化心皮殘存;雌花具6個不育雄蕊,心皮3,線狀長圓形。蓇葖果,微彎曲,長5-10cm,幼時綠色或黃綠色,成熟扣變藍色,果皮肉質,具白粉,富含白瓤。種子30-40,扁平,長圓形,長約1cm,黑色,有光澤。花期4-7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態環境:生於陰坡、灌叢、或溝邊,性喜陰濕。
資源分布:分布陝西、甘肅、湖南、雲南、廣西、貴州、江西、浙江、安徽、湖北、四川等地。
性味:甘辛;辛;性平 歸經歸肺;肝經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清肺止咳。
功能主治:主風濕痹痛;肛門濕爛;陰癢;肺癆咳嗽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浸酒。
外用:適量,煎水洗;或取濃汁搽患處。
各家論述
1.《貴州草藥》:清肺止咳,驅風除濕。
2.《陝西中草藥》:根及果實清熱解毒。
摘錄《中華本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