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集中學是一所公辦學校,位於長豐縣杜集鄉,創建於1968年。學校占地面積20000平方米,現有建築面積3398平方米,體育場地約3200平方米,服務半徑約5公里,覆蓋人口約30000人。學校現有學生838人,教職工51人。其中35周歲以下教師24人,占總人數66%,具備本科學歷37人,占總人數72%,專科學歷10人,中學高級教師8人,中學一級教師19人。2008年獲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優秀組織獎。校園集體舞比賽三等獎,兩位學生打破全縣田徑比賽單項記錄,體現我校在體育教學方面的優勢。2009年我校在中招工作中成績突出,獲長豐縣中職招生工作三等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豐縣杜集中學
- 外文名:DuJi Middle School,Changfeng
- 創辦時間:1969年
- 類別:公辦國中
- 現任校長:程龍良
- 在校人數:838人
辦學歷史,辦學條件,辦學規模,硬體設施,師資力量,辦學成果,文化傳統,教育理念,學校管理,地理位置,
辦學歷史
長豐縣杜集中學是一所公辦學校,創建於1969年,坐落於長豐縣東部風景秀美的杜集鳥島南隅。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學校占地面積20000平方米,現有建築面積3398平方米,體育場地約3200平方米,服務半徑約5公里,覆蓋人口約30000人。現有在校學生838人。
硬體設施
在學校特色管理之外,我們也大力進行校園風貌的改造與最佳化。2008年我校爭取上級支持,新落成一棟三層綜合大樓。改善教師辦公和學生接受現代信息教育的環境。新添了多媒體教室、微機教室、實驗室、儀器室、舞蹈教室、畫室等,成為了學校科學與藝術的樂園。2010年在校舍安全加固工程中,我校原有的老教學樓得到充分加固維修,整修後面貌一新,班級布局合理、教學秩序井然。我校的又一棟四層新教學大樓落成。設施更加完善、合理,即將投入使用。將來要作為學校的中心大樓進行使用,提升學校辦學品味。
師資力量
學校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現有教職工51人。其中35周歲以下教師24人,占總人數66%,具備本科學歷37人,占總人數72%,專科學歷10人,中學高級教師8人,中學一級教師19人。
辦學成果
學校近年來在以程龍良校長為核心的領導班子帶領下,積極開展各項工作,大膽奮進、努力創新。堅持走一條農村特色化中學的辦學道路。立足校情,突出特色、穩步前進、爭創優秀。2007年獲長豐縣國中學科成績綜合評估進步獎。由原來的後進躋身前列,比前幾年突飛猛進十幾位名次。2008年獲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優秀組織獎。校園集體舞比賽三等獎,兩位學生打破全縣田徑比賽單項記錄,體現我校在體育教學方面的優勢。2009年我校在中招工作中成績突出,獲長豐縣中職招生工作三等獎。同年在全縣舉行的中學生藝術展演活動比賽中,學校獲二等獎。還有多名學生獲獎,為學校爭光添彩。2010年我校再獲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優秀組織獎,體育成績喜人。 10月份在縣局組織的廣玉蘭杯詩文誦讀比賽中榮獲二等獎。
文化傳統
教育理念
學校本著“以人為本,全面發展,探究創新,科研興校”的教育理念,培養人才,塑造人才。根據農村辦學實際情況,摸索出一條農村辦學新路。我校針對農村教育的實際,始終樹立“使學生健康成長,讓教師快樂工作,樹知名品牌學校”的辦學理念,緊緊圍繞“興科研、鑄名師、立名校,走特色辦學之路,創人文化、和諧化、生態化校園”這一辦學方向,謹尊“做真人、學真知、求真理”的校訓,以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特色素質教育,關注學生終身發展,著眼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全面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學校管理
學校常規工作管理井井有條,出台了各項規章制度。學校實行指紋簽到,做到日日有記錄、月月有反饋。學校教師也嚴格遵守考勤制度,做到克己敬業。教育教學制度完善,查堂、查班、值班、教研教改,業務檢查常抓不懈。績效考核真實可信,真正突出成績功效。全校教職工能在學校制度範圍內狠抓教育教學,安排工作生活,努力奉獻、默默耕耘,為學校的長遠發展做出貢獻。
在教師管理和培訓方面。學校也下大力氣真抓實幹。以師德建設為基礎,學校圍繞“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做人民滿意的教師”這一主題,以榜樣教育、自我教育、自我修煉為主導,激勵教師,愛崗敬業,熱愛學生、為人師表,使教師的思想適應素質教育和課改要求,全面提升我校教師的師德水平,努力建設一支政治思想強、工作作風正、教學業務精、綜合素質高的教師隊伍,從而塑造人民教師良好形象。在教育教研方面,組織教師參加教研、聽評課,校本培訓和繼續教育相結合。教師們無論在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方面都有了很大進步。通過三年多的努力,我校教師隊伍素質不斷提高,一支師德高尚、學養深厚、具有較高教學水平的可持續發展的骨幹教師隊伍已初步形成。學校現有長豐縣教學能手5名,合肥市學術、學科帶頭人2名,合肥市優秀教師2名,優秀教育工作者1名,長豐縣優秀教師1名。長豐縣優秀班主任5名。理化學科教研組被評為合肥市先進教研組。教師撰寫的教育教學論文、案例有多篇在市、縣獲獎。教師輔導學生參加的徵文、演講、美術、音樂等方面也有多人獲獎。全校上下團結一心,共謀發展。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可喜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