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角大窗魚是體型較小的盔甲魚類化石,屬於華南魚目大窗魚亞科中的大窗魚屬,與華南魚目成員一起可能代表著盔甲魚類的最後一次輻射演化。長角大窗魚具有細長的吻突和發育的角,最引人注目的特徵是頭甲背面被一對卵圓形孔狀的構造洞穿,就像頭頂開了兩扇天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角大窗魚
- 拉丁學名:Macrothyraspis longicornis
- 分類位置: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盔甲魚亞綱-華南魚目-大窗魚亞科-大窗魚屬
- 產地:雲南省廣南縣楊柳井鄉、文山縣古木鎮紙廠
- 時代:早泥盆世布拉格期,距今約4.1億年前
- 地層:下泥盆統布拉格階坡松沖組
- 命名人與命名年代:潘江,1992年
命名由來,化石的發現,形態特徵,系統分類,科學意義,
命名由來
長角大窗魚(Macrothyraspis longicornis)的屬名“大窗”源自這類魚在頭甲背部發育的一對獨特卵圓形構造,這對構造被潘江(1992)首次命名為“窗”;種名“長角”指示長角大窗魚具有一對細長的角。
化石的發現
1992年,古魚類學家潘江先生在雲南省廣南縣楊柳井鄉進行勘察時意外發現了五塊盔甲魚類新屬種的化石。在隨後的研究里,潘江先生將其中一塊頭甲被一對孔狀構造洞穿、具窄長吻突與角的盔甲魚正式命名為長角大窗魚,並首次將這對孔狀構造命名為“窗”。
之後長達十年期間,長角大窗魚只有潘江在1992年記述的這一塊正型標本。直至2002年,趙文金等人對滇東南文山縣古木地區、早泥盆世布拉格期坡松沖組下部新發掘的盔甲魚類化石進行歸類分析時,發現了第二塊長角大窗魚的化石。長角大窗魚的化石的新發現對於研究長角大窗魚的構造起了很大的幫助。2002年的新標本與之前僅存的正型標本相比而言保存也更為完整。
形態特徵
頭甲呈三角形,長大於寬,(不包括吻突)長約 25-30mm,具細而長的吻突和角。角側展,位前移,以致頭甲具顯著的角後區;頭甲後緣突伸為短的中背棘;中背孔大,心臟形;眶孔側位, 中等大小;松果孔封閉;側窗縱長卵圓形,面積大,長約為頭甲中長(不含吻突)的 2/5, 側窗自身寬約為長的 3/5;側線系統不甚發育,眶上管甚短、倒“八”字形、不於後端匯合,眶上管之前、中背孔側面存在一對橫向短管,背聯絡管出現於兩側窗的空隙間;紋飾粒狀突起,細小、密集、分布均勻。
系統分類
長角大窗魚屬於盔甲魚亞綱華南魚目大窗魚亞科大窗魚屬,大窗魚屬為體形較小的盔甲魚類。頭甲呈前窄後寬的三角形,縱長大於橫寬。頭甲頂部可見細長的吻突,兩側可見同樣窄長的角,這對角向側方延伸;中背孔較大,呈心形;眶孔側位,中等大小;松果孔封閉;鰓區具一對大的卵圓形背窗,面積大;側線系統不甚發育,眶上管甚短並不於後端匯合;眶上管之前、中背孔側面存在一對橫向短管,背聯絡管出現於兩側窗的空隙間;頭甲紋飾為粒狀突起,細小密集並分布均勻。
大窗魚亞科最初是Pan (1992)依大窗魚屬建立的大窗魚科,但 Zhu 和 Gai (2006)認為大窗魚科乃是嵌套在華南魚科內的一個單系類群,故將大窗魚科降為亞科,並取消 Pan(1992)依據窗的存在而建立的大窗魚亞綱和大窗魚目。該亞科可以定義為頭甲背側具有背窗或側背窗構造的華南魚類,目前包含4屬5種。除了長角大窗魚所在的大窗魚屬外,還包括中華四川魚屬(Sinoszechuanaspis)(Pan et Wang,1975)、箐門魚屬(Qingmenaspis)(Pan et Wang,1981)以及王冠魚屬Stephaspis(Gai et Zhu,2007)。
科學意義
長角大窗魚並非首次發現盔甲魚類的窗的化石,潘江和王士濤在1981年記述箐門魚時就發現了該構造,並暫時將其解釋為背鰓孔。長角大窗魚化石的發現,讓潘江等(1992)對上述構造重新進行了系統描述,正式將其定名為窗(fenestra),並建立了大窗魚屬。而關於窗這一裝置的功能,因尚沒有可靠的證據支撐,各家對此的看法不相一致,目前擁有的只是一些模糊認知。
潘江認為這些無頜類的魚在生活時,窗的背面可能被皮膚覆蓋,這些窗可能既不具有骨甲魚類側區的功能,也不具有鰓孔或噴水孔的功能。而劉玉海則認為側窗在形態和功能上,可能相當於骨甲魚類的側區,其功能在於感覺。2017年,蓋志琨、朱敏在《無頜類演化史和中國化石記錄》一書中,認為華南魚類的窗和吻突可能都具有一種通訊的功能,以彌補華南魚在視覺通訊的不足。在參照現生生物的構造後,他們認為盔甲魚類的窗,可能跟骨甲魚類的側區一樣,是一種電通訊的方式,即盔甲魚魚類的窗可能是一種發電裝置,能在自身周圍形成一個微弱的均勻電場。一旦有敵害前來冒犯,這種電場的均勻性就會被打破,它們就可以通過身上的感覺器官感受到周圍的這種變化,使自己能及時地避開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