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興紫筍茶

長興紫筍茶

長興紫筍茶,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長興紫筍茶亦稱湖州紫筍、長興紫筍,產於浙江省長興縣,早在1200多年前已負盛名,自唐代廣德年間(76年前後)至明洪武八年間(375年)被列為貢茶。紫筍茶制茶工藝精湛,茶芽細嫩,色澤帶紫,其形如筍,故此得名為紫筍茶。

2010年09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長興紫筍茶”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興紫筍茶
  • 產地名稱: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
  • 品質特點:形似蘭花,色澤嫩綠,鮮爽甘醇
  • 地理標誌: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農業部公告第1459號
  • 批准時間:2010年09月13日
產品特點,外在感官,內在品質,產地環境,地理位置,土壤地貌,水文情況,氣候情況,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

產品特點

外在感官

長興紫筍茶間植於竹林之中,葉芽粗壯似筍,精心加工後,具備:條直索緊鋒銳,透綠帶翠顯毫,梗壯芽肥葉厚,規格整齊勻稱的外在感官特徵。經專家組評定,一致認為:長興紫筍茶乾茶形似蘭花,色澤嫩綠;香氣清高持久,滋味鮮爽甘醇,湯色清澈明亮,葉底嫩勻成朵;品質優異,風格獨特。
長興紫筍茶長興紫筍茶

內在品質

長興紫筍茶茶性溫和、茶味甘醇;茶香雋久、茶質本真;湯色清澈、明淨光亮;芽葉成朵、狀若蘭花;內含豐富、營養優佳的品質特性。乾茶水分≤6.5%,水浸出物≥36.0%,粗纖維含量≤14.0%,總灰分≤6.5%。執行NY/T784—2004《紫筍茶》農業部農業行業標準。長興紫筍茶的獨特內含成分:茶多酚16.5%,兒茶素總量14.05%,胺基酸4.3%,咖啡鹼2.8%,黃酮0.6%,總糖4.4%,粗纖維8%。

產地環境

地理位置

長興縣東至李家巷鎮的青草塢村、南至和平鎮的周塢山村、西至泗安鎮的五豐村、北到夾浦鎮的父子嶺村,地理坐標為北緯30°43′—31°11′,東經119°33′—120°06′。全縣國土面積1430平方千米。

土壤地貌

長興縣地貌類型多樣化,屬南京凹陷與江南古陸的邊緣地帶,屬天目山余脈,海拔高度在5—600米之間,最高山峰為互通山,海拔577.2米。土壤類型以砂岩風化物為主的黃泥砂土和由棕紅壤亞類母質發育而來的亞棕黃筋泥土,質地為中壤土—砂壤土;耕層厚度30—40厘米;耕層含礫率為10—15%之間;pH值在4.5—6.5之間,偏酸性。有機質含量達40毫克/千克,磷素在5—10毫克/千克,鉀素在50—60毫克/千克。長興紫筍茶茶樹種植於長興縣西南、西北的低山高丘地區,適宜茶樹生長,最適生長海拔高度為100—500米。

水文情況

長興位於浙江省的最北端,地處蘇、浙、皖三省結合部,東臨太湖,屬於太湖流域,主要河港有龍溪港、泗安港、長興港、合溪新港,它們與和平水庫、泗安水庫、二界嶺水庫、合溪水庫等相連,與太湖相通,構成全縣水系網。

氣候情況

長興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①光照充足、溫光協調:年均日照時數1810.3小時,歷年平均日照百分率為41%,光照分配較均勻。
②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歷年平均氣溫15.6℃,氣溫年際間變幅在±0.5—0.7℃之間,年際氣溫極差為1.2℃,年均無霜期237天,但晝夜溫差明顯。歷年月際間的氣溫變化幅度要比年氣溫波動大得多,其中以1月份氣溫年際變差最大。
③長興毗鄰太湖,水氣充沛,相對濕度大,達78.7%,非常適宜優質茶葉的生長。
④降水充沛、雨熱同季:年均降水量1309毫米,年平均雨日為144天,占全年天數的39.6%。其中3—9月是全年降水集中期,占年雨量的75%以上。降水季節分布特點: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春季多於秋季。由於境內地形的不同,降水地理分布也存在著明顯差異。長興環境優美,大氣質量達到國家一級標準,是紫筍茶的優生地。
長興紫筍茶長興紫筍茶

歷史淵源

長興紫筍茶歷史源遠流長,久負盛名,是中國茶文化發祥地之一。早在1200多年前的唐代,茶聖陸羽在長興顧渚山茶區多次考察研究,發現此茶“芳香甘冽,冠於他境,可薦於上”,並以“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芽者次”載入《茶經》,取名“紫筍”,推薦給皇帝。
紫筍茶被列為貢品始於唐朝廣德年間(763—764年),據《新唐書》等史料記載,唐代貢茶分布較廣,包括五道十七州部,而顧渚紫筍茶最為著名,乃貴為貢茶之上品。由於紫筍茶品質超群,深受帝王喜愛,有詩云“瓊漿玉露不可及,紫筍一到喜若狂”。因此,貢茶數額連年劇增,到唐武宗會昌年間(841—846年)貢額達1.84萬斤之多。被後人稱謂中國貢茶之最,中國名茶之源。而且朝廷命將貢額勒石立碑,定名為“顧渚貢焙”。
長興顧渚山區是唐代茶聖陸羽從事茶事活動的重要場所之一,在這裡他撰寫了《顧渚山記》和世界第一部茶學專著《茶經》。歷代文人墨客,如顏真卿、白居易、皎然、杜牧、張文規、陸龜蒙、皮日休、劉禹錫、陸游、蘇軾等,常來品茗吟詩,抒發情懷,留下不少著述、詩篇和石刻,尚留存在顧渚一帶唐朝以來的摩崖石刻、石碑和古蹟還有三組九處之多,這在全國均屬罕見,是中國茶文化的珍貴遺產。
1979年,經多方努力、多年研製,長興縣試製並恢復了長興紫筍茶加工的傳承工藝。
2000年,長興縣編制了DB33/T294—2000《長興紫筍茶》浙江省級地方標準。
2003年,長興縣出台了“510”工程發展規劃。
2004年,長興縣《紫筍茶》標準被批准為農業部農業行業標準,標準號為NY/T784—2004,是浙江省首個地方名茶部頒行業標準。
2007年,長興縣出台了“七大農業產業發展規劃”。
2009年,長興縣增加為“九大農作物發展規劃”。對發展紫筍茶等特產生產出台了相應的扶持政策,從2004年開始,全縣已在茶產業上共投入補助資金3200餘萬元。

生產情況

2003年,長興紫筍茶種植面積達3.77萬畝,生產總值達0.72億元
2009年,長興紫筍茶種植面積達8.43萬畝,生產總值達4.2億元。
2010年,長興紫筍茶保護區茶園面積6600公頃,產量1000噸。
長興紫筍茶長興紫筍茶

產品榮譽

長興萬畝紫筍茶種植基地被浙江省列為“浙江省優質高效農業示範基地”。
2005年,長興縣被評為全國“茶產業政府貢獻獎”。
2010年09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長興紫筍茶”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018年8月,長興紫筍茶在中國·銀川茶產業博覽會暨浙江綠茶(銀川)博覽會上獲浙江綠茶博覽會金獎。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長興縣水口鄉、夾浦鎮、小浦鎮、煤山鎮、白峴鄉、龍山街道、雉城鎮、林城鎮、泗安鎮、二界嶺鄉、吳山鄉、和平鎮、李家巷鎮、洪橋鎮及國營場站等地的天目山余脈山區,轄15個鄉鎮92個村(場)。東經119°33′—120°06′,北緯30°43′—31°11′。

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選擇與特殊內容規定
長興紫筍茶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包括水口鄉、夾浦鎮、小浦鎮、煤山鎮、白峴鄉、龍山街道、雉城鎮、林城鎮、泗安鎮、二界嶺鄉、吳山鄉、和平鎮、李家巷鎮、洪橋鎮及國營場站等15個鄉鎮,保護區地處天目山余脈,具備太湖獨特的江南風韻,位於青山綠水之間,常年溪水潺潺,空氣清新,山清水秀、生態優越。同時受太湖水體調節,氣候濕潤,日照充足,無霜期長,四季宜人,非常適宜茶葉的生長。優越的生態氣候環境條件,造就了長興紫筍茶的優異品質。產地環境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境技術》(NY/T391—2000)的要求。
(2)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
選擇適合本地種植環境條件、適宜長興紫筍茶加工工藝的優質品種,主要種植品種為鳩坑群體種、鳩坑、白葉一號、龍井43、浙農系列等中小葉茶樹良種,符合DB33/294.1—2000《長興紫筍茶第1部分:苗木》的規定。
(3)生產過程管理,包括農業投入品方面的特殊使用規定
紫筍茶生產過程必須執行《紫筍茶》部頒行業標準和《長興縣紫筍茶生產技術規程》。同時為了確保紫筍茶的特殊品質、特色,更需要注意以下幾個生產環節:
①茶園增施有機肥:有機肥以腐熟的餅肥、欄肥為主,結合春茶采後修剪、中耕鬆土時深施肥料。
②病蟲草害防治: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原則,採用農業、物理、生物防治方法,降低害蟲草危害指數;也可根據害蟲種類,選用綠色食品許可使用的高效低毒無殘留農藥。
③初冬時節,當茶葉停止生長後,對茶園用石硫合劑進行封園處理,降低病蟲越冬殘留密度,提高茶樹抗逆能力。農藥使用必須符合NY/T393—2000《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的規定。
(4)產品收穫及產後處理的規定
當茶葉長到紫筍茶長至一芽一葉初展時,及時進行開採。茶葉採摘要選擇在天氣晴朗的早上,鮮葉必需要用竹製器具盛裝,就地加工,加工企業必須具備QS認證,加工人員要經過紫筍茶生產加工技術培訓,持證上崗,原料進入車間後要實行分級、攤青,按照標準要求進行攤青、殺青、理條、烘乾等紫筍茶加工工藝流程。紫筍茶產品採摘加工必須符合DB33/T294.3—2000《長興紫筍茶第3部分:鮮葉與加工》的規定。
按分級標準進行分別加工而成的紫筍茶毛茶,再次按DB33/T294.4—2000《長興紫筍茶第4部分:商品茶》的要求進行分級、包裝、入庫、銷售,進入流通市場。
(5)生產記錄要求
長興紫筍茶生產的全過程,都準確、清晰、工整、完全地建立生產記錄檔案,全面記載生產情況,並妥善保存,以備查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