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脂擬鱨

長脂擬鱨

長脂擬鱨生物學分類歸屬於Animalia:動物界 - Chordata:脊索動物門 - Osteichthyes:硬骨魚綱 - Siluriformes:鮎形目 - Bagridae:鱨科 - Pseudobagrus:擬鱨屬,分布 西江、淡水河等水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長脂擬鱨
  • 拉丁學名:Pseudobagrus adiposalis
  • :Chordata脊索動物門
  • :Osteichthyes硬骨魚綱
  • :SILURIFORMES鮎形目
  • :Bagridae鱨科
  • :Pseudobagrus擬鱨屬
  • :adiposalis
  • 分布區域:國內西江, 福州, 台灣淡水河等水系
  • 模式產地台灣淡水河
識別特徵,地理分布,廣西分布區,營養價值,

識別特徵

背鰭條I—6—乾;臀鰭條i1一v—16——17;胸鰭條I—7—8;腹鰭條i—50鰓耙12——5。游離脊椎骨43-44。體長為體高的4.7—7.1倍,為頭長的4.3—6.1倍,為尾柄長的4.5—5.6倍,為前背長的3.1-4倍。頭長為吻長的2.5—3.2倍,為眼徑的4.6—6倍,為眼間距的3.3—4.2倍,為頭寬的1.4一1.7倍,為口裂寬的1.8—4.4倍,為尾柄高的2.1—28倍。尾柄長為層柄高的1.7—2.6倍。體細長,背鰭前略呈柱狀,後部略側扁,尾柄高大於頭長的1/3。頭小且縱肩,頭背被厚皮;上枕骨棘不裸露,尖端接近項背骨。吻圓鈍、略寬。上頜突出。口下位,幾呈橫裂狀。唇厚,在口角處形成發達的唇褶。上、下頜及齶骨具絨毛狀細齒,形成齒帶。眼小,側上位,位於頭的前半部。前後鼻孔相隔較遠,前鼻孔近吻端,後鼻孔位於眼前上方。鼻須後伸達服中央,頜須後伸過眼後緣;(亥頁)須均短於頜須,外側(亥頁)須較長於內例(亥頁)須。鰓孔大。鰓蓋膜不與鰓峽相連。背鰭短小,骨質硬刺前後緣光滑或僅後絛具齒痕,起點距吻端大於距脂鰭起點。脂鰭基與臀鰭基等長,基部位於背結後端至尾鰭中央。臀鰭起點後於脂鰭起點垂直下方,距尾鰭基大於距胸鰭基後端。胸鰭下側位,硬刺前線光滑,後緣有鋸齒,長於背鰭硬刺,鰭條後伸不及腹鰭基。腹鰭起點位於背鰭基後端垂直下方之後,距胸鰭基後端大於距臀鰭起點,鰭條後伸不達(雄魚)或達(雌魚)臀鰭。肛門距臀鰭起點較距腹鰭基後端為近。尾鰭微內凹,上葉略長。
長脂擬鱨
合併圖冊

地理分布

分布 西江、淡水河等水系。

廣西分布區

營養價值

長脂擬鱨平均含肉率為53.99%。肌肉鮮樣中蛋白質含量較高,達18.58%;脂肪含量較低,為0.62%。肌肉干樣中17種胺基酸(色氨酸未測定)的含量為85.81%。其中必需胺基酸含量為39.41%,占胺基酸總量的45.96%,並以亮氨酸、賴氨酸含量最高。必需氮基酸指數較高,達75.23。4種鮮味胺基酸含量高達33.92%,並占胺基酸總量的39.52%。第一限制胺基酸為苯丙氨酸+酪氨酸,第二限制胺基酸為甲硫氨酸+半胱氨酸和纈氨酸。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