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朝鮮族民俗村位於中國東北吉林長白縣馬鹿溝鎮(原果園村),長白朝鮮族民俗村距縣城 以東3.5公里。長白朝鮮族民俗村地處長白山南麓,鴨綠江源頭,長白朝鮮族民俗村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兩江道惠山市隔江相望,長白朝鮮族民俗村是沿江旅遊公路通往長白山天池的必經之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長白朝鮮民俗村
- 行政區類別:東北吉林長白縣馬鹿溝鎮
- 所屬地區:中國華北
- 民族:朝鮮族
簡介,民俗村內景點介紹,
簡介
2005年4月,為加強民族團結,改善少數民族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傳承朝鮮族文化,開發民俗旅遊項目,推進旅遊產業發展,對馬鹿溝鎮果園村進行全面規劃與開發,使其成為帶動地方農村經濟發展的長白朝鮮族小康示範村。長白朝鮮族民俗村其建築主體充分體現了朝鮮族的傳統習俗和風格,使朝鮮族文化、長白山文化、鴨綠江文化與鄉村環境、田園風光和城鎮生活有機結合;在產業發展上,長白朝鮮族民俗村以旅遊開發為主、生態特色農業為輔。長白朝鮮族民俗村建築工程包括民居工程、農村社會福利中心、民俗陳列館、高麗館等;園藝工程包括牌樓、景壁、奇石園、水系、廣場、文化牆、雕塑小品等。長白朝鮮族民俗村共設六個分區,即:民俗展覽區、康體娛樂區、人文景觀區、餐飲購物區、民居服務區、綠色生態區,是集休閒、觀展、娛樂、餐飲、購物和度假於一體的綜合民俗旅遊場所。
民俗村內景點介紹
牌樓
牌樓總長49米,寬1.5米,高5.3米,立柱12根。樓頂為仿古青瓦覆蓋,樓體設計為玄武岩砌築,是小康村的標誌性建築。整體設計壯觀厚重,體現了長白各族人民勤勞勇敢、熱情好客、樂觀向上的淳樸民風和博大情懷。牌匾上“長白朝鮮族小康村”八個大字由國家民委主任李德洙親筆題寫。
喜鵲橋
喜鵲橋+水車
朝鮮族視喜鵲為吉祥之物,自古以來以喜鵲迎賓,能為來賓帶來喜氣和祥瑞。此橋迎門而建,寓意喜氣盈門,故取名喜鵲橋
水車
大小兩座水車分列歷史長河南北,全部為木質結構。朝鮮族人民喜食大米,水車是灌溉水稻的生產工具。旋轉的水車象徵著時來運轉、福壽綿長;叮咚的水流象徵著五穀豐登、豐衣足食。寓意朝鮮族人民勤勞、樸實、善良、助人為樂的高尚品質。
文化牆
位於廣場東側,高3米,長20米,採用鴨綠江的鵝卵石、天然大理石和名列中國五大纂刻名石之一的長白玉砌築而成,代表了長白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資源。
士帽亭
以朝鮮族男子在舉行成年禮(冠禮)後所戴的帽子為原型,寓意長大成人,可以參加勞動或者守護家園,並受到成年人的待遇。文化休閒廣場東西各有兩處,每處都有各自不同的寓意:第一亭寓意勤勞智慧,所刻文字大意是“淌汗珠,開荒地,以智慧建設文明,名聲廣為流傳,招徠八方客”;第二亭寓意五穀豐登,所刻文字大意是“綠水青山明淨,精氣陶醉旅客,五穀豐登百果纍纍,高昂風月聲,武陵桃源是否在此”;第三亭寓意崇尚禮儀,所刻文字大意是“從古老開始崇尚禮儀,淳厚的風習世代相傳,燦爛的文化不可比擬”;第四亭寓意奉養父母,所刻文字大意是“奉養父母應是至誠,洗漱在雞鳴,天天侍側奉養沒身不衰”。
斗笠亭
亭子的取名有兩種含義。其一,果園村依山傍水,村落背後所依的大山名為“斗笠峰”,因此取名斗笠峰下的“斗笠亭”;其二,朝鮮歷史上有一位著名詩人,名叫“金笠”,常年在朝鮮半島四處流浪,好打抱不平,創作的作品內容大都取於現實生活,風格以諷刺社會醜惡現象為主,言語犀利,有大量作品至今流傳,是一位浪漫諷刺詩人。此亭的取名源於他的服飾,金笠常年流浪的典型服飾就是戴著斗笠,人送雅號“金斗笠”。因此,此亭取名也是為了紀念這位著名的朝鮮族浪漫諷刺詩人。
銅牛
由純銅鑄造,總重量500公斤。銅牛昂起的頭顱象徵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艱苦奮鬥、吃苦耐勞、堅韌不拔、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堅挺的脊背激勵著各族人民勇於創新、不斷發展的進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