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越桔

長白山越桔

長白山越桔,又名甸果、地果。杜鵑花科,常綠矮小灌木。多生於高山苔原帶、單葉互生,葉片倒卵形,花常1~3朵集生於去年生枝梢或葉腋處。花小,鐘狀,呈綠白色;漿果橢圓形或偏球形,藍紫色,有白霜。六月開花,七、八月結果。果可生食、釀酒或制果醬。葉可入藥,具清熱、收斂之功效。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長白山越桔
  • 拉丁學名:Vaccinium vitis-idaea Linn.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杜鵑花目
  • :杜鵑花科
  • :越桔屬
  • 分布區域:原產北美,卻廣泛分布在北半球從北極到熱帶高山地區。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植物藥用,適宜人群,

形態特徵

常綠矮小灌木,地下部分有細長匍匐的根狀莖,地上部分植株高10--30厘米。
纖細,直立或下部平臥,枝及幼枝被灰白色短柔毛。葉密生,葉片革質,橢圓形或倒卯形,長0.7—2厘米,寬0.4--0.8厘米,頂端圓,有凸尖或微凹缺,基部寬楔形,邊緣反卷,有淺波狀小鈍齒,表面無毛或沿中脈被微毛,背面具腺點狀伏生短毛,中脈、側脈在表面微下陷,在背面稍微突起,網脈在兩面不顯;葉柄短,長約1毫米,被微毛。 花序短總狀,生於去年生枝頂,長1一1.5厘米,稍下垂,有2—8朵花,序軸纖細,有微毛;苞片紅色,寬卵形,長約3毫米;小苞片2,卵形,長約1.5毫米;花梗長1毫米,被微毛;萼筒無毛,萼片4,寬三角形,長約1毫米;花冠白色或淡紅色,鐘狀,長約5毫米,4裂,裂至上部三分之—,裂片三角狀卵形,直立;雄蕊8,比花冠短,長約3毫米,花絲很短,有微毛,藥宅背部無距,藥管與 藥室近等長;花柱稍超出花冠。漿果球形,直徑5--10毫米,紫紅色。 花期6—7月,果期 8—9月。

生長環境

長白山越桔常見於落葉松林下、白樺林下、高山草原或水濕台地,海拔900—3200米,常成片生長。生於高山沼地、石南灌叢、針葉林、亞高山牧場和北極地區的凍 原,通常生於稍乾燥的生境,但也生於相當潮濕的泥炭土。

分布範圍

長白山越桔黑龍江、吉林、內蒙古、陝西、新疆。環北極分布,自北歐、中歐、蘇聯、北美至西格陵 蘭,在亞洲分布於東北部的蒙古、朝鮮、日本、蘇聯西伯利亞至遠東部分[堪察加、千島群島、薩哈林島(庫頁島)]。

主要價值

1、治療並改善夜盲症、老花眼、青光眼等各種眼病;
2、改善眼部微循環,保護視力,特別對近視、假性近視、弱視等眼部疾病有明顯效果;
3、加速視紫質(夜間視覺所必需的)重生,改善夜間視力;
4、可清除視網膜內有毒的化學物質;
5、舒解眼內壓,治療眼睛乾澀,防止發炎。

植物藥用

性味:苦、平,無毒。
成分:葉含熊果酚甙、烏蘇酸(三萜成分)、鞣質,果皮中含有一種紅色素。
功用:利尿,消炎,防腐。
[急性膀胱炎、尿路感染] 越桔葉6~9克,車前草12~15克,水煎去渣,一日2次分服。
[急性風濕性關節痛] 葉或果,每日9克,水煎去渣,一日2次分服。
越桔為杜鵑花科植物篤斯越桔VacciniumUliginosurmL. 的成熟果實,又名都柿。落葉灌木,成熟果實藍紫色或藍黑色,直徑7—13 毫米,重0.5 克左右,果肉淡綠色,半透明,皮薄,有獨特的果香味。生食可治貧血,還可用來制果酒、果漿、果糕、果露(濃縮)。
越桔每百克果肉含蛋白質0.15—0.42 克,脂肪0.53—2.0 克,糖3—6 克,果酸0.3—2.5 克,維生素C18—53 毫克,還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生物鹼。越桔具有利尿、解毒的功效。民間用於治療腎結石、毒性尿道炎、膀胱炎。

適宜人群

1、用眼過多的學生、考生、白領、電腦一族;
2、需保護視力,營養眼睛,緩解眼疲勞的人士;
3、有慢性眼病的人群(如:青光眼、白內障、夜盲症、乾眼病、各種眼部炎症、近視,眼睛分泌物過多等);
4、需要改善及加強視力的人群;
5、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適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