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山地苔原帶植被氣候變化回響與監測研究》是依託東北師範大學,由吳正方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白山山地苔原帶植被氣候變化回響與監測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吳正方
- 依託單位:東北師範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長白山苔原帶是我國典型的山地苔原景觀。開展長白山苔原植被氣候變化回響研究並進行野外定位監測,不僅能夠豐富我國山地生態系統氣候變化回響研究,同時也具有全球意義。項目在已有的長白山苔原帶野外監測研究基礎上,以地表水熱平衡為主線,通過植物群落調查和分類、小氣候觀測、模擬增溫實驗、地面植被光譜觀測、土壤養分分析等實驗,開展植被分布、群落結構、生產力與氣候的耦合關係研究;利用遙感數據和常規氣候數據,研究氣候變化對苔原帶植被格局演變、群落結構和生產力變化的影響過程;利用多源數據構建長白山苔原帶植被-土壤-氣候耦合模型,研究不同氣候變化情景下長白山苔原帶植被生態系統的全球氣候變化回響,在長期監測研究基礎上探索苔原帶植被的未來變化趨勢。本項目將為我國高山植被帶景觀變化與氣候變化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視角,並為長白山苔原帶生態保護提供科學依據。
結題摘要
長白山高山苔原帶是我國最為典型的高山苔原景觀。在氣候變暖的背景下,長白山苔原帶植被格局變化比較明顯,尤其是小葉章等草本植物上侵的現象。因此,開展長白山苔原植被氣候變化回響研究並進行野外定位監測,不僅能夠豐富我國山地生態系統氣候變化回響研究,同時也具有全球意義。本研究在已有的長白山苔原帶野外監測研究基礎上,以地表水熱平衡為主線,通過植物群落調查和分類、小氣候觀測、模擬增溫和氮沉降實驗、地面植被光譜觀測、土壤養分分析等實驗,開展植被分布、群落結構、植被與氣候的耦合關係研究;利用遙感數據和常規氣候數據,研究氣候變化對苔原帶植被格局演變、群落結構和生產力變化的影響過程;利用多源數據構建長白山苔原帶植被-土壤-氣候耦合模型,研究不同氣候變化情景下長白山苔原帶植被生態系統的全球氣候變化回響,在長期監測研究基礎上探索苔原帶植被的未來變化趨勢。本研究局部結果表明,苔原帶典型的物種篤斯越桔和寬葉仙女木的地位已經被大白花地榆、小白花地榆及小葉章所取代。西坡苔原帶物種豐富度和多樣性隨海拔呈現出先增加再減少的趨勢,呈單峰型態。根據 TWINSPAN 分類並結合實際調查的情況將西坡苔原帶 75 個樣方分成 7 種植物群落(群叢),通過 CCA 排序分析發現水熱是決定植物群落空間分布的主導因子,土壤養分在決定苔原帶植物群落空間分布上也起一定的作用。水熱及土壤粘粒是決定苔原植物群落空間分布的主導因子。草本入侵苔原後,苔原局地氣候局地氣候將呈現降溫變乾的趨勢。隨著未來氣候的繼續變暖,草本植物群落的適宜分布面積將增加,海拔繼續升高。本項目將為我國高山植被帶景觀變化與氣候變化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視角,並為長白山苔原帶生態保護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