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概況
學校設有5個二級學院,2個直屬系,1個直屬科研所,4個直屬研究院(中心);有17個本科專業,8個專科專業和3個新高職專業。
學校是全國首批獲得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院校之一,現有5個學科培養博士生,其中機率論與數理統計、橋樑與隧道工程、道路與鐵道工程等3個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有18個學科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
學校占地720畝,建築面積約32萬平方米,固定資產3億多元,儀器設備總值7300萬元,圖書館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藏書70餘萬冊,是全國首批進入INTERNET網和教育科研網的院校之一。
學校有教職工1737人,其中教師800餘人,教授、副教授300餘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博士生導師16人,國家級及部省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5人。他們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波蘭科學院外籍院士、岩土力學工程專家劉寶琛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橋樑專家曾慶元教授,國際戴維遜獎獲得者、數學家侯振挺教授等一批學術水平高、治學嚴謹的知名學者。
學校有學生9332人,其中全日制普教本科學生6229人,博士、碩士研究生297人,成人教育函授、夜大本專科學生2806人。四十多年來,學校培養了各類畢業生3萬多人。
教育教學
學校擁有鐵道部重點學科2個,湖南省重點專業4個。1978年以來,共承擔科研項目1700多項,其中有國家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863”項目和國際合作項目等。通過國家、部、省等各級鑑定(評審)的科技成果200多項。獲部省以上獎勵130多項,其中國際獎、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共23項。在土木工程、交通運輸、機械製造、信息技術、數學和外語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優勢和明顯的特色:
土木工程方面:有2個博士點和7個碩士點,有以2位院士為主要帶頭人的、有較強實力的學科梯隊,有鐵道工程、橋樑與隧道工程、岩土工程和防災工程等領域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一等獎、三等獎和國家自然科學四等獎的一批國家重大重點項目。
交通運輸方面:高速列車研究中心承擔了我國高速列車外型設計和列車撞擊動力學的研究,其成果被鑑定為國際先進水平,擁有國內最先進的實驗裝置,成為鐵道部高速列車空氣動力學的研究基地;在鐵路機車車輛、自動控制、運輸管理等領域取得一批重要成果,解決了鐵路運輸方面一系列重大問題。
數學方面:以數學家侯振挺教授為學科帶頭人並集中了一批優秀中青年人才,在馬爾可夫過程的研究等方面不斷取得重大成果,兩次獲國際“戴維遜”獎,並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其“最小非負解法”在國際上被譽為“侯氏定理”。
信息技術方面:以青年教授李義兵博士為帶頭人的研究小組,在納米電子材料方面的研究成果被美國、義大利科學院院士稱為“李-方法”,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獲得霍英東基金研究類二等獎;在計算機控制技術方面,成功地解決了浮法玻璃線上自動檢測等問題,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三等獎,“863”國際合作項目“GIMS”套用示範工程的研究等一批項目正在進行。
機械製造方面:成功研製出我國第一台數控螺旋錐齒輪銑齒機,成為近年我國數控工具機產品六大技術跨越之一。
外語方面:在英語語言文學和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的研究方面形成了一定特色,其成果多次獲得國家和省社科研究方面的獎勵,是鐵道部和湖南省外語學術研究和交流及人才培訓的重要基地。
回響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評價的要求,學校自加壓力,主動請纓,於1997年正式啟動“本科教學工作評價達優建設工程”,積極開展面向21世紀的教學改革,全面加強教學建設和教學管理,帶動學校各項工作的全面發展。1999年12月,學校作為全國第一所本科教學工作隨機性水平評價的高校接受教育部專家組的檢查,獲得“優秀”。
學校從1978年開始聘請外籍專家,先後有120多位外國專家、學者來校任教或短期講學,先後與美國、法國、德國、英國、比利時、澳大利亞等國多所大學建立合作關係,具有外國留學生招生權。學校是湖南省第一所成立董事會的高校,現有董事單位78個,與社會的橫向聯繫密切。校辦產業有以科技型企業為主體的各類實體20多個,年產值8000萬元。
師資力量
現有在編專任教師2637人,其中中科院院士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5人;教授
及其他正高職稱人員1158人,副教授及其他副高職稱人員2314人;博士生導師485名。現有“長江學者獎
勵計畫”特聘、講座教授18人,“芙蓉學者計畫”特聘教授13人,全國“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2人,
18人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3人,14人列入“國家教育部跨世紀
人才培養計畫”,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獲得者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