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海員俱樂部

長沙海員俱樂部

長沙海員俱樂部位於長沙市開福區通泰街街道吉福街社區湘江中路一段383號,座北朝南,始建於1954年,總占地面積為535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為1000平方米。該建築為三層磚混結構,飛檐,紅磚清水牆,外牆鋪有麻石子裝飾圖案,屋內樓梯扶手上嵌有雙環和紅五角星裝飾,為蘇式折衷主義建築的代表之作。據考證,上世紀50年代初期,湘江水運發達,為給海員、船工提供一個休息、娛樂場所,1954年,由海員工會、船主和航運局三方出資籌建遊藝大樓。1958年,又在遊藝大樓基礎上修建影劇院,共同構成了海員俱樂部,成為海員、船員的休閒娛樂場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沙海員俱樂部
  • 地點:長沙市開福區通泰街街道
  • 始建於:1954年
  • 總占地面積:為535平方米
俱樂部簡介,地理位置,年代、占地面積,簡介,現狀描述,整體結構,損毀原因,自然環境及人文環境,最新情況,

俱樂部簡介

地理位置

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通泰街街道吉福街社區湘江中路一段383號,西距湘江約30米。
長沙海員俱樂部

年代、占地面積

1954年,535平方米

簡介

海員俱樂部位於長沙市開福區通泰街街道吉福街社區湘江中路一段383號,座北朝南,始建於1954年,總占地面積為535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為1000平方米。該建築為三層磚混結構,飛檐,紅磚清水牆,外牆鋪有麻石子裝飾圖案,屋內樓梯扶手上嵌有雙環和紅五角星裝飾,為蘇式折衷主義建築的代表之作。據考證,上世紀50年代初期,湘江水運發達,為給海員、船工提供一個休息、娛樂場所,1954年,由海員工會、船主和航運局三方出資籌建遊藝大樓。1958年,又在遊藝大樓基礎上修建影劇院,共同構成了海員俱樂部,成為海員、船員的休閒娛樂場所。海員俱樂部1979年正式向市民開放,並成為長沙第一批對外開放的錄像廳、舞廳,上世紀80年代初期長沙唯一的管弦樂團所在地。
海員俱樂部是研究蘇聯建築風格的代表之作,是中蘇關係發展的實物資料,是“文化大革命”結束後,長沙人民精神生活從匱乏到豐富多彩的歷程的見證,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2005年海員俱樂部列入長沙市第二批近現代保護建築。

現狀描述

整體結構

整體布局保存較為完好,結構穩固,內部有一定程度改建。一層轉為乾貨市場,二層、三層為海員俱樂部辦公場所。

損毀原因

經受多年風雨侵蝕,木結構有腐蝕。經歷了文化大革命和改革開放的歷史變革,受市場經濟衝擊,不合理的生產生活活動,致使一層改為乾貨市場,內部有一定程度改建。缺少日常維護、年久失修,也是其損毀的重要因素。

自然環境及人文環境

海員俱樂部所在地地形為河谷地帶,水系發達,地處湘瀏盆地的湘江沿岸,西距湘江約30米,與嶽麓山隔江相望。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16.8-17.2度,年平均降水量為1422.4mm。 植被以常綠闊葉林為主,常見樹種有樟樹、梧桐等,土壤類型為以紅壤土為主。建築靠近公路綠化,種植有樟樹等樹木。
海員俱樂部地處長沙城區的鬧市區,位於開福區通泰街街道。所在的開福區人文魅力獨特,因千年古剎開福寺而得名,是“楚漢名城”和湖湘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建筑西、南均為低矮民房雜貨店,處於五一大道與湘江中路的交叉口,交通便利,人流量大。

最新情況

海員俱樂部2005年曾被列入長沙市第二批近現代保護建築,但在大拆大建的長沙市,最重遺憾的被拆毀。2009年下半年,長沙市市長張建飛親自批示,海員俱樂部準予拆除,新建長沙地標性建築。海員俱樂部承載了長沙半個世紀的歷史,其本身的文物文化價值巨大,如此毀棄,實在令人慨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