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民政志

長沙民政志

《長沙民政志》是長沙民政局民政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沙民政志
  • 作者:長沙民政局民政志編纂委員會
  • 類別:地方志
  • 編纂人員:青峰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在我古稀之年,能高興地看到《長沙民政志》這本內容豐富、圖文並茂的志書編纂出版,實為幸事。作為在建國初期,曾經擔任過長沙市第一屆民政局長的我來說,捧文讀章,感慨至深。值此,即興握筆,既抒衷懷,兼薦讀者。

作品目錄

封面
長沙民政志
題詞
圖片
長沙市民政局機關辦公樓
1987年9月,中央民政部部長崔乃夫(左二)視察市社會福利院
1990年5月,中殘聯主席鄧朴方(左二)在我市殘聯成立大會上講話
1987年5月,中央民政部副部長張德江(左一)視察旭華儀表廠盲人生產車間
“六一”兒童節,省、市領導劉夫生(二排右四)等和市兒童福利院殘疾兒童在一起
楊開慧烈士陵園
郭亮烈士墓
雷鋒烈士紀念館
“八一”建軍節,長沙市黨政領導郭俊秀、王克儉慰問長沙警備區官兵
軍隊離退休幹部開展體育活動
長沙兵站接送過往新兵
全國養豬模範,瀏陽縣退伍軍人謝萬坤
1993年7月,長沙縣槊梨地區遭水災,長沙警備區羅學平司令員率官兵前往救災
湖南革命陵園
市殯儀事業管理處殯儀館火化間
解放前的街頭流浪兒童
解放前的街頭棄嬰
解放前乞丐流落街頭
1950年長沙乞丐收容所收容情況
1950年,長沙乞丐收容所給收容的流浪兒童洗澡換衣
1983年7月,瀏陽縣遭特大水災,長沙市各界大力支援。圖為抗洪救災物資運往災區
市救災保險辦幹部赴災區察看災情現場
市社會福利院醫護人員熱情為老人診病
有“湖南阿丙”之稱的盲人作曲、演奏家唐鏡前
市社會福利院老人在文娛室愉快地下棋閱報
長沙市精神病醫院醫護人員指導精神病人進行體育康復醫療
盲人按摩醫生在街頭義務為民眾治病
榮獲國際第七屆夏季特奧會桌球金牌的市二社會福利院弱智人佟希(後排右一)
市第二社會福利院弱智人與駐地省武警學校官兵聯歡
市民獻愛心,踴躍購買福利獎券
棕編藝術能手、聾啞人吳伏秋的作品受到省市領導的讚揚
街道辦事處組織居民學習《居委會組織法》
城市新設路標之一
1990年5月,我市70餘名白內瘴患者手術復明後,觀看“光明杯”龍舟賽”
陸錦
楊極
張興
許祥(前右一)曲德成(前右二)吳雲(前左二)劉均(後右一)李振國(前左一)青峰(後右二)蘇克鈞(後左一)黃杰(後左二為原副局長)
長沙市民政志編纂委員會
撰史修志 彪炳千秋
說明
目錄
概述
第一章 優撫
第一節 擁軍優屬
第二節 撫恤優待
第三節 褒揚
第四節 陵園建設
第二章 支前支軍和復退人員安置
第一節 支援前線和過境接待
第二節 復員退伍軍人安置
第三節 離退休人員安置管理
第三章 救災與扶貧
第一節 水災救濟
第二節 旱災救濟
第三節 火災救濟
第四節 其他災害救濟
第五節 救災保險試點與互助儲金會
第六節 扶貧
第四章 社會救濟
第一節 生產自救
第二節 城市救濟
第三節 農村救濟
第四節 專項救濟
第五章 社會福利生產
第一節 城鎮貧民和烈軍屬榮復軍人生產
第二節 殘疾人社會保障性生產
第三節 區街、鄉鎮社會福利生產
第一節 慈善事業
第二節 市屬社會福利事業
第三節 區、縣社會福利事業與社區服務
第七章 基層政權建設
第一節 區、團、保甲組織
第二節 民主建政
第三節 市轄區人民政權
第四節 街道、鄉、鎮人民政權
第五節 民眾自治組織
第八章 婚姻登記管理
第一節 貫徹婚姻法
第二節 登記管理
第三節 婚姻清理
第九章 殯葬管理
第一節 機構與場地
第二節 宣傳教育與管理措施
第三節 火葬設施
第四節 殯葬職工
第十章 行政區劃
第一節 歷史演變
第二節 市區劃分
第三節 市區地域
第四節 市轄縣
第十一章 地名管理
第一節 地名機構
第二節 地名普查
第三節 地名錄、地名詞典和名勝詩詞編寫
第四節 地名管理和地名檔案
第十二章 社團登記與社會募捐
第一節 社會團體的登記管理
第二節 社會募捐
第十三章 收容改造
第一節 乞丐遊民改造
第二節 妓女改造
第三節 算命盲人教育與改造
第四節 收容遣送
第十四章 殘疾人社會團體
第一節 組織機構
第二節 教育培訓
第三節 康復與保障
第四節 文體活動
第十五章 機構與經費
第一節 市民政機構
第二節 區、縣民政機構
第三節 民政經費
附:僑務、民族事務、宗教團體
僑務
民族事務
宗教團體
大事記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