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機務段志(1911-2004)》是《長沙機務段志》編纂委員會編纂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長沙機務段志(1911-2004)
- 作者:《長沙機務段志》編纂委員會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中國鐵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年03月
- ISBN:7113063152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為全面客觀記述長沙機務段的歷史和現狀,立足當代,通貫古今。同時,考慮全書的完整性,即將本志上溯清宣統二年(1911年),下迄2004年底。 二、在體裁上,採用新方誌的寫法,以記敘表達方式,具體採用記、志、述、傳、表、圖、照片七體編纂,以第三人稱記述。
作品目錄
封面
長沙機務段志
長沙機務段段徽
《長沙機務段志》編纂委員會
《長沙機務段志》編輯辦公室
《長沙機務段志》審、定稿人員
圖片
長沙機務段歷年機車牽引區段示意圖
長沙機務段段場俯瞰圖
中國工人運動的先驅-王震
1998年8月13日,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倪豪梅(左三),在廣鐵(集團)、長鐵總公司領導陪同下,到長沙機務段檢查指導工人理論小組學習,並觀看百萬公里安全司機功臣榜。
2002年2月2日,鐵道部部長傅志寰(左四),在廣鐵(集團)公司、長鐵總公司領導陪同下,到長沙機務段檢查春運工作。
1999年1月26日,鐵道部副部長劉志軍(左二),在長鐵總公司總經理馮啟富(左三)陪同下,到長沙機務段檢查春運工作。
2003年8月30日,鐵道部部長劉志軍(左一)在廣鐵(集團)公司總經理吳俊光(左二)陪同下,添乘長機段DF4D型280號機車。
1994年8月,鐵道部政治部主任蔡慶華,到長沙機務段檢查指導工作,圖為蔡慶華(左五)與段領導班子成員合影。
2001年3月8日,鐵道部政治部主任王憲魁(右一),在廣鐵(集團)公司黨委書記江林洋(左一)陪同下,到長沙機務段檢查指導工作。
2002年5月23日,鐵道部副部長彭開宙(左二),在廣鐵(集團)公司總經理吳俊光等陪同下,到長沙機務段檢查指導工作。
2003年1月21日,鐵道部副部長王兆成(左二),到長沙機務段檢查春運工作。
2002年2月21日,鐵道部安全監察司司長丁圻鄂(左一),到長沙機務段檢查指導安全生產工作。
1997年7月16日,廣鐵(集團)公司黨委書記江林洋(左二),到長沙機務段檢查指導工作。
2001年10月19日,廣鐵(集團)公司總經理張正清(右一),到長沙機務段檢查指導工作。
2003年9月1日,廣鐵(集團)公司總經理吳俊光(左一),到長沙機務段檢查後勤管理工作。
2004年8月4日,廣鐵(集團)公司黨委書記李文新,到長沙機務段檢查指導黨支部“安全螢幕障”工程活動,圖為李文新(左一)在聽取段領導匯報工作。
2004年5月21日,長鐵總公司黨委書記張和光(中),到長沙機務段檢查指導黨支部“安全螢幕障”工程活動。
2002年11月25日,長鐵總公司總經理朱友文(左二),到長沙機務段檢查指導機車運用調度工作。
1958年9月,KD5型339號蒸汽機車包乘組被評為長沙市先進集體,圖為包乘組全體成員合影。
1961年8月,出席長沙機務段首屆職工代表大會的全體代表合影。
1961年11月18日,長沙機務段取得五百天無惡性以上事故暨調小機車二百天無一般事故的安全佳績,圖為參加慶功大會的幹部、職工合影。
圖為出席1961年先進生產者代表大會的全體代表合影。
1962年5月,長沙機務段SL3110蒸汽機車,被評為廣州鐵路局先進機車包乘組,圖為包乘組全體成員合影。
圖為1964年7月19日,出席中共長沙機務段第二次黨員代表大會的全體代表合影。
1980年11月11日,長沙機務段工會第四次代表大會成員合影。
1980年12月24日,中共長沙機務段第六次黨員代表大會成員合影。
2004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鐵道部授予長沙機務段“全國鐵路先進集體”稱號,圖為段長楊建軍、黨委書記李恪宜在接受獎牌時情景。
1995年11月15日,鐵道部授予長沙機務段“安全標準機務段”稱號,圖為長鐵總公司副總經理王彪代表鐵道部向段長陳建夫、黨委書記謝國政頒發獎牌時情景。
主要榮譽
PL型蒸汽機車(調車用),美國造,1-3-1軸式-004號。
ET6型蒸汽機車(調車用),英國造,0-8-0軸式-501號。
KF1型(中文型名“聯盟型”)蒸汽機車(貨運用),1933年由中國鐵道部路政司技術專員應尚才組織中國專家設計,由英國沃爾岡工廠中標製造,1936年交中國運用。4—8—4軸式-603號。
KD5(又名ム(ゐ)5)型339號蒸汽機車,調車用。
KD7(又名ム(ゐ)7)型蒸汽機車,長途客貨兼用,美國造,2—8—0軸式。
解放型(JF)蒸汽機車,中國仿造,客貨兼用。
勝利6型(SL6)蒸汽機車,中國仿造,客運用。
勝利3型(SL3)型蒸汽機車,日本造,客運用。
東風3(DF3)型
ND2型
ND3型
東風4B(DF4B)型
東風4D(DF4D)型
SS8型
SS7c型
SS9型(支配車)
20世紀20年代,新河車房蒸汽機車牽引工程列車。
1967年12月28日,韶山鐵路通車,SL6型744號蒸汽機車牽引韶1次旅客列車,從長沙站始發,抵達韶山車站,圖為機車包乘組成員等合影。
1972年11月15日,東風3(DF3)型1760、176l號內燃機車(雙機)牽引北京至廣州15次特快旅客列車,從長沙站開出。
2001年9月10日,SS8型196號電力機車牽引長沙至北京T2次特快旅客列車,從長沙站始發,圖為段領導與機班成員合影。
2001年9月10日武廣電化開通,圖為長沙機務段段長楊建軍、黨委書記李恪宜在機車出庫儀式上剪彩的情景。
列車運行在湘潭大橋上
列車到達韶山車站
列車運行在瀏陽河鐵橋上
列車交會在長沙車站北面區間緩解線立交橋
列車穿過焦柳線澧水之濱隧道群
列車穿越湘西武陵山脈
列車通過石長線長沙湘江大橋
1982年6月26日,長鐵分局在俱樂部召開職工大會,專題表彰京廣線突遇水患時,及時防止列車顛覆的長沙機務段兩機班,圖為分局及段領導與機班成員合影。
1997年1月15日,全路消滅旅客列車機破工作會議在長沙機務段召開,圖為出席會議的全體代表合影。
段領導迎接“百萬”司機陳路潔、曾東方、黎家凱、黃翠紅及其家屬。
1995年5月14日,豐臺機務段“毛澤東號”機車第九任司機長王志祥(前排右四)率包乘組成員來長沙機務段傳經送寶。圖為在歡迎“毛澤東號”包乘組會議上的情景。
“百萬”司機羅祥生檢查機車
鐵道部勞模、全路“十佳司機”齊柏林進行機車保養作業。
火車頭獎章獲得者黎懷亮在值乘中
工人們在檢修組裝內燃機車柴油機。
工程師蔣凌力提出ND2型內燃機車柴油機氣缸體磨損變形漏水故障處理及檢修工藝,獲鐵道部科技進步獎,圖為蔣凌力(左二)在技術攻關中。
2002年6月18日,首台SS8型134號電力機車中修開工典禮。
2004年4月19日,首台SS8型200號電力機車輕廠修開工典禮。
高級工程師奚正富(左一)研製開發的內燃機車感溫元件,獲國家專利92632號。
圖為監控所職工在檢修列車運行監控記錄裝置。
長沙機務段與廣局科研所共同研製的內燃機車調速器試驗台,先後獲得國家專利和美國國際發明與技術(產品)專利博覽會金獎。
機車軸溫監測裝置及試驗台
電子計算機中心
段工會技協研製的列車阻擋器
段工會技協研製的JSK-1機車限速地面控制器
機車庫內道岔微機聯鎖控制台
機車外皮清洗機
自動烤砂爐操作台
2002年8月,段領導班子研究工作。
生產經營責任制實施工作大會
圖為段領導在2001年度科技工作年會主席台上
2000年3月6日,召開貫徹實施ISO9000系列標準動員大會
升旗儀式
長沙機務段大門
長沙機務段運用機車整備東場
長沙機務段機車檢修作業西場
原段辦公樓
2003年6月10日,新建段辦公樓交付使用。
科技樓
原運轉值班樓
1998年1月9日,新建機車運用調度樓交付使用。
2000年3月1日,長機段新備班樓剪彩儀式。
綠色長廊
圖為2001年3月5日,段領導在學習雷鋒文藝匯演中表演小合唱時的情景。
圖為2001年6月29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暨總結表彰大會後,段領導接見全體演員時合影。
2004年9月29日,長沙機務段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五周年文藝演出,圖為參加演出的退休職工夕陽紅合唱團合影。
工人理論小組學習探討
拔河比賽
象棋比賽
廣播操比賽
籃球比賽
2003年9月“老人節”,退管辦組織退休職工遊覽湖南民俗村,圖為部分老同志在瀏陽河紅軍渡合影。
竹桿舞表演
1993年,長沙機務段職工馮永忠(男)與舞伴合作,獲得湖南省首屆體育舞蹈拉丁舞冠軍.
段長鄭元昌(後排右三)及工作人員與羅馬尼亞機車技術服務組(6人)合影。
1976年5月至1977年8月,設備檢修工長陳春旺(後排左一),被派往非洲坦尚尼亞援助鐵路建設,分配到首都-達累斯·薩拉姆材料總廠工作,圖為陳春旺與黑人朋友合影。
2004年11月,引進德國產U2000型不落輪镟床,圖為德方專家在長沙機務段安裝調試。
2004年11月4日,在上級領導陪同下,日本私營鐵路工會聯合會代表團一行五人,到長沙機務段了解鐵路事業的發展及鐵路提速工作,加強兩國鐵路工人和工會的相互了解與友誼。
陸漢民
梁恩格
李永麗
郭榮發
張文選
仲偉功(代)
張金庫
張祿
胡德先
閆勇仁
王桂榮
蘭歷生
楊孝禎
彭迪厚
鄭元昌
陳健夫
楊建軍
高仁傑
曾家新
張文選
張金庫
張祿
胡德先
閆勇仁
楊義雲
蘭歷生
彭迪厚
林根生
祝其芳
謝國政
李恪宜
長沙機務段段場平面圖
范子祥
李際堂
唐金根
黃福喜
胡正吾
熊榮孝
齊柏林
熊榮孝
鄧忠安
齊柏林
陳新雲
陳遠明
李振芳
黎懷亮
李東旭
陳健夫
劉明生
陳瑞艾
熊榮孝
吳少奇
劉五保
鄧忠安
黃時慶
王春富
文良甫
陳昌傑
楊好仔
潘桂林
謝慶桂
姚榮湘
陳偉生
齊柏林
張湘忠
萬勝梓
劉文武
劉慶雲
蔣上平
孟慶剛
劉岳標
陳明生
劉受坤
黃聲發
羅祥生
湯勝
齊先明
陳新雲
邵進安
鄒寶鑫
李少球
肖金德
高盛
胡純景
曹鼎偉
龔春伯
彭晉華
朱劍武
楊秀元
陳遠明
宋正奎
劉武漢
李啟峰
汪湘林
王長安
張治田
李振芳
蔣興明
湯穩根
陳潤芝
黎懷亮
陳國順
劉明生
匡傳法
肖維成
劉正平
蔣興成
毛沙寧
周該生
李東旭
尹光明
王躍才
周福
郭俊傑
寧利民
周志瑤
吳受明
李勇
趙秀成
張德輝
周炳懷
彭海春
陳三德
黃炳南
劉正明
葉開明
彭建新
汪和平
陳和平
雷曙林
易慶君
舒運奇
劉繼壽
韓貴林
鄭長生
寧雙柏
李健
陳雙喜
龍和平
楊學明
魏定山
黃文祥
黎家凱
陳路潔
黃翠紅
曾東方
劉智德
張勇
王長興
陳寶成
徐崇龍
張明君
鄭建明
沈建新
趙建軍
鄧顯足
劉叢華
易愛國
毛澤東故居
彭德懷故居
望城縣雷鋒紀念館
劉少奇故居
羅榮桓故居紀念館
賀龍故居
愛晚亭
嶽麓書院
桔子洲頭
岳陽樓
南嶽大廟
炎帝陵
桃花源
夾山寺
金鞭溪
千里相會
賀龍塑像
將軍岩
寶峰湖瀑布
神堂灣
黃龍洞
長機人勇當排頭兵
序
凡例
隸屬更迭
長沙機務段印(釒監)變換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篇 基本建設
第一章 清末及中華民國時期的建設
第一節 新河車房
第二節 始建的長沙機務段
第二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建設
第一節 重建的長沙機務段(老段)
第二節 現址的長沙機務段(新段)
第二篇 運輸生產
第一章 機車運用
第一節 機構及管理
第二節 機車配屬及技術參數
第三節 機車交路
第四節 乘務制度
第五節 機車保養
第六節 機車效率
第二章 機車整備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管理制度
第三節 整備任務
第三章 機車檢修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檢修任務
第三節 修程及周期
第四節 檢修管理
第五節 配件互換
第六節 工藝修車
第七節 檢修質量
第四章 機車驗收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管理制度
第三節 驗收標準
第四節 驗收任務
第五章 機務化驗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制度
第三節 任務
第四節 革新
第五節 儀器
第六節 軟水
第七節 化驗
第八節 化驗室搬遷
第六章 設備維修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設備狀況
第三節 設備管理
第四節 設備檢修
第五節 更新改造
第六節 工具
第三篇 企業管理
第一章 行政管理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體制
第三節 管理變革
第四節 外事工作
第二章 安全管理
第一節 行車安全
第二節 監控裝置
第三節 勞動安全
第三章 勞動人事管理
第一節 機構與制度
第二節 勞動管理
第三節 工資管理
第四節 獎勵津貼
第五節 檔案管理
第六節 班組建設
第四章 計、統管理
第一節 計畫管理
第二節 統計管理
第五章 財務管理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管理體制
第三節 固定資產管理
第四節 低值易耗品管理
第五節 流動資金管理
第六節 會計核算
第七節 班組核算
第八節 成本管理
第六章 物資管理
第一節 機構與料庫
第二節 物資計畫與供應
第三節 物資消耗與統計
第四節 物資管理與回收
第七章 技術管理
第一節 職能作用
第二節 專業技術分工
第三節 管理內容及制度
第四節 檢修工藝及裝備
第五節 加裝改造
第六節 機車熱力
第八章 科技開發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全面質量管理
第三節 技術革新
第四節 貫標工作
第五節 電子計算機套用
第六節 科技論文
第九章 環保能源管理
第一節 環保
第二節 能源
第十章 計量管理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制度
第三節 內容
第四節 任務
第四篇 後勤保障
第一章 保衛工作
第一節 治安保衛
第二節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第三節 專運
第四節 消防
第二章 多經和集經管理
第一節 多元經營
第二節 集體企業
第三章 計畫生育
第一節 計生管理
第二節 宣傳教育
第三節 計生指標
第四章 總務工作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服務內容
第五章 食堂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人員
第三節 重點服務
第四節 改善生活
第六章 退管工作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離退休人員
第三節 管理制度
第四節 活動場地
第五篇 職工教育
第一章 機構與職能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職能
第二章 教室與教具
第一節 教室
第二節 教具
第三章 教材
第一節 採用教材
第二節 自編教材
第三節 圖書資料室
第四章 培訓與考核
第一節 培訓
第二節 考核
第五章 改革與建制
第一節 改革
第二節 建制
第六篇 黨群工作
第一章 黨委
第一節 組織沿革
第二節 歷次黨員代表大會
第三節 組織建設
第四節 宣傳教育
第五節 武裝人防
第六節 關工委工作
第二章 紀委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紀檢任務
第三節 紀律教育
第四節 整章建制
第五節 案件查處
第六節 平反冤、假、錯案
第三章 歷次政治運動
第四章 工會
第一節 解放前的工人運動
第二節 重新建段後的工會組織
第三節 工會、職工代表大會
第四節 四項社會職能
第五節 四支隊伍建設
第六節 勞動競賽
第七節 勞保福利
第八節 宣傳、文體
第九節 職工之家
第十節 女工、家屬工作
第十一節 技協
第十二節 職工消費合作社
第五章 團委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團員代表大會
第三節 組織建設
第四節 思想教育
第五節 團的活動
第七篇 主要榮譽和人物簡介
第一章 集體榮譽
第二章 模範人物
第一節 勞動模範
第二節 先進典型
第三節 火車頭獎章獲得者
第四節 安全立功者
第八篇 訪談錄
一、王震的胞弟王余廉
二、長沙機務段首任專職黨支部書記劉玉俊
三、1960年重新建段後的首任段黨委書記高仁傑
四、長沙“文夕大火”中開出最後一趟列車的司機曹楷
五、長沙新河老農毛光前
附錄
一、參考資料索引
二、《續西行漫記》摘錄
三、段史最早的見證人之一
四、長沙“新河”來歷
五、中長鐵路
六、“三線”建設
七、鐵路術語、警句、俗話
八、擔任牽引區段沿線主要旅遊景點
九、長沙機務段部分幹部調出情況簡介
十、長沙機務段逝世人員名單
十一、離退休人員名單
十二、《長沙機務段志》評審會
十三、十年磨一劍
提供資料人員名單
後記
索引
著作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