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沙共產主義小組
- 創建時間:1920年9月
1922年5月20日,蘇俄在華工作全權代表利金在給共產國際執委會遠東部報告中,最早把中共早期組織統稱為“共產主義小組”。在全國許多出版的黨史論著中都已經不再使用“共產主義小組”的名稱,而改用“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名稱來統稱中共...
1920年9月,毛澤東與何叔衡在長沙建立湖南共產主義小組。次年7月,他和何叔衡作為湖南代表出席中共一大,10月10日,他們在長沙建立中共湖南支部,毛澤東為書記。不久,又組建中共湘區委員會,也任書記。1923年4月,他離開長沙,到上海、廣州等地...
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是中國革命知識分子研究馬克思學說的公開團體,是一個帶有學術研究性質的組織。以研究馬克思主義和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為宗旨,以共產主義小組為核心,共產主義小組經常以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的名義進行革命活動。團體簡介 1920年3月...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代表有:李達、李漢俊(代表上海共產主義小組),張國燾、劉仁靜(代表北京共產主義小組),毛澤東、何叔衡(代表長沙共產主義小組),董必武、陳潭秋(代表武漢共產主義小組),王盡美...
但當時中國共產黨的隊伍狀況並不符合這一條件,只有北京、上海、武漢、長沙、濟南等幾個地方成立了共產主義小組,“那時共產黨員一共不過幾十人。因此決定不組織正式的中央。為了和當時存在的個別支部發生聯繫,建立黨的中央局”。在這種...
民國八年(己未,公元1919年),長沙派送大批五四青年赴法勤工儉學,長沙也是共產主義小組的成立地之一。毛澤東、何叔衡、任弼時、蔡和森、向警予等一批中共早期領導人都在長沙讀書或者從事政治活動。民國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毛澤東發動...
11月25日,致信羅章龍,提出新民學會,“要變為主義的結合才好。主義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趨赴”。11月,同何叔衡等組織長沙共產主義小組。12月1日,致信給蔡和森、蕭子升和其他 在法國勤工儉學的...
7月23日至8月初,同何叔衡作為長沙共產主義小組的代表出席在上海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8月,回長沙,任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湖南分部主任。與何叔衡創辦湖南自修大學。 10月10日,建立中共湖南支部,任書記。 冬,同楊開慧...
“擔任記錄的毛澤東開口的時候並不多。他只做過一次發言,介紹長沙共產主義小組的情況。”毛澤東之孫毛新宇說。會議是在白色恐怖中舉行的。7月30日,會場突然遭到巡捕的偵察,不得不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小船上繼續。中國革命的航船,...
何叔衡(1876年-1935年),原名啟睿,字玉衡,號琥璜,湖南寧鄉人,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1918年畢業於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曾與毛澤東等組織成立新民學會,並共同發起成立長沙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出席中共一大,後任...
三、中國共產黨的締造者之一 1.確立馬克思主義的信仰 2.創建長沙共產主義小組和社會主義青年團 3.出席中共“一大”第四章 領導湖南工人運動 第五章 在國民革命的共流中 第六章 “農民運動的王”第七章 獨立自主開闢革命新道路 第八...
推薦劉少奇、任弼時、肖勁光等加入俄羅斯研究會,又以該會名義介紹羅亦農、任弼時等到上海共產主義小組舉辦的外國語補習學校學習。他參加了長沙共產主義小組的工作,是毛澤東在湖南建黨的發起人之一,介紹劉少奇等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支持...
李大釗、陳獨秀與共產國際的代表威金斯基多次交談後,決定立即組建上海的共產黨組織。1920年8月22日,在陳獨秀的主持下,中國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在上海誕生。接著,在北京、湖南、武漢、廣東、山東相繼成立了共產主義小組。北京共產主義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