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亘烏魯木齊河古河道的西大橋,是連線新疆烏魯木齊市東西的交通樞紐。在距西大橋不遠處,有兩匹啃草飲水、仰天長嘯的馬的雕塑。歷經十幾年的風風雨雨,這個“長橋飲馬”的雕塑已經成為新疆烏魯木齊市的標誌性景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橋飲馬
- 地點:新疆烏魯木齊市西大橋旁
遠景清朝年間一景觀
據記載,清朝年間,從此流過的烏魯木齊河波浪滾滾,河的兩岸儘是一些土坯壘起的客棧,南來北往的商賈們便落腳於此。每等晚霞映紅西半天的時候,客商們在橋頭飲水的馬匹絡繹不絕,蔚為壯觀,遂成一景。
這種情況大概一直延續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但是,這充滿了詩意的景觀在另一方面卻記載了這座飲馬城市的原始與落後。
解放前,烏魯木齊的城市面積不到10平方公里,人口6萬多人,全市唯一的一座3層樓還是遠在上世紀修建的“鎮邊樓”,公共汽車只有3輛,鋼不產一寸,細布不產一尺……
解放以後,烏魯木齊河在大力整治下改變了河道,城市建設日新月異,這道歷史遺留下的風景線最終成為過去。
現今“長橋飲馬”立橋頭
1985年9月28日,一座展現城市文化背景並具有厚重城市文化底蘊的“長橋飲馬”,以雕塑的形式重現在西大橋東頭的街心花園。
當年是自治區成立30周年。為此,烏魯木齊市委、市政府決定在西大橋頭的街心花園處習才紙安放一座雕像,來反映烏魯木齊的發展和變化。
《新疆日報》報導,烏魯木齊市委、市政府從1984年就開始籌劃城市建設及城市雕塑工作,決定在我市設定五處城市雕塑。選定的位置是火車南站廣場、人民公園、北門花壇、北京路農機廠十字路口以及西大橋東橋頭環島處。
究竟安放一座什麼樣的雕像呢?參與設計的工作人拜精設員幾易其稿,決定選擇烏魯木齊“老八景”中的客商們三三兩兩牽著馬來到西大橋下的烏魯木齊河中飲馬洗塵的“長橋飲馬”作為原型。
馬皋介紹,作品的創作用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當時創作的工房選擇在原園林局家屬院內,工房有4米高,雕塑基本創作成型的時候,創作人員發現嘶鳴的那匹馬,馬頭昂起的高度受到了房高的限制,騎在馬脖子上雕刻馬頭的馬皋,常常一抬手就可以觸到房頂。“視覺上有些拉不開,這也是當捆提放時經驗不足造鴉廈淚匙成的。”馬皋說。
儘管如此,談起自己參與創作的這個作品,馬皋依舊很自豪:“你根本無法用雕塑語言的運用等標準來評判這個雕塑,用那些標準去評判,它可能不夠完美,但是它已經成了很多烏魯木齊人心中的一個標誌,成了紅山腳下不可或缺的建築。
新疆藝術學院美術工作室雕塑家迪里木拉提·吐爾遜說:“該雕塑在烏市城雕中亦屬上品,這是一項極具文化內涵的工程。”
變化為城市發展動遷
15年後的2000年8月25日,這兩匹馬就被牽走了。這次被牽走的原因同上次實景消失的原因一樣,那就是身邊這座城市的飛速發展。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期,為緩解巨大的交通壓力,烏魯木齊曾修建了許多城市環島。但是,環島在車流量大的情況下,反過來又成為交通的阻礙。
《人民日報》當時報導,西大橋一帶的車流量每小時超過4000輛,可能是15年前的七八辯去故倍,屢屢造成堵車,因此,改造“長橋飲馬”的環島已勢在必行。
報導說,馬被遷走的那幾天,許多市民專程趕來看望這兩匹馬。面對馬,人們在審視著眼前這座城市在15年間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座猶如凌空飛降的“長橋飲馬”,從來沒有回到過南山,一直矗立在西大橋旁邊,它彰顯出的多元兼容、開拓奮進的精神底蘊,正是這座城市的圖徽和象徵。
一座猶如凌空飛降的“長橋飲馬”,從來沒有回到過南山,一直矗立在西大橋旁邊,它彰顯出的多元兼容、開拓奮進的精神底蘊,正是這座城市的圖徽和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