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4月4日,日軍以第一O八師團為主力,出動兵力3萬餘人,分九路向我晉樂南抗日根據地分進合擊,企圖消滅我八路軍主力,史稱“第一次九路圍攻”。
基本介紹
- 名稱:長樂急襲戰
- 地點: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
- 時間:1938年4月16日
- 參戰方:八路軍 日軍
- 結果:八路軍獲勝
- 參戰方兵力:日軍 3萬餘人
- 傷亡情況:日軍 4000餘人
- 主要指揮官:朱德,彭德懷
起因,經過,影響,
起因
4月13日,敵一O八師團第一一七聯隊進攻榆社,後因榆社已成一座空城,敵又受我軍第三八六旅頑強截擊,於15日倉皇竄回武鄉。我軍第一二九師主力尾隨敵軍至武鄉,伺機殲敵。是日黃昏,敵軍棄武鄉城東竄,我軍立即緊緊抓住這個戰機,決心以突襲手段,將這股日軍主力殲滅於濁漳河河谷。
經過
當夜,第一二九師以第七七二團、第六八九團為左縱隊,以第七七一團為右縱隊,分別沿濁漳河南北兩岸對敵實行平行追擊,第七六九團為後繼部隊、第七七一團兩路縱隊在武鄉長樂村河谷將敵後繼部隊截住。我軍迅速占領兩岸高地,槍彈、炮彈、手榴急風暴風暴雨般飛向敵軍行列,敵軍頓時人仰馬翻,死傷遍地,車輛、輜重沿河堆積。隨後八路軍戰士以排山倒海之勢衝下高地,與展開白刃搏鬥,日軍被截為數段,如一條垂死長蛇,被困在長樂河谷地帶。
已過長樂村敵之主力聞訊大驚,為解救其被困部隊,急忙1000集中餘人,向八路軍左翼縱隊發動猛攻。第一二九師師部即令第七七二團十連擔任阻擊,該連與10倍之敵,激戰4小時,打退了敵人的無數次衝鋒,終因眾寡懸殊,終於奪回了失去的陣地。15時,日軍組織第一O五聯隊千餘人由苦米地旅團長自帶領,從武鄉蟠龍向長樂村增援,我軍一二九師第七七二團、第六八九團同敵人進行了英勇的衝鋒與反衝鋒,給敵人以重創。激戰至17時,敵又從遼縣方向急調1000多人前來增援。根據當時情況,已不能全殲敵人,為鞏固即得勝利,第一二九師決定以第七六九團、第六八九團各一部形成游擊網,襲擾與迷惑敵人,其餘主力主動撤出戰鬥。長樂之戰我軍共斃傷日軍2200餘人,繳獲步槍百餘枝和一批軍用物資。第七七二團團長順成煥同志在撤退時不幸中彈,光榮犧牲,年僅25歲。
影響
長樂之戰,是劉鄧首長採用急襲戰術置敵於死地的光輝戰例。劉伯承曾稱讚說“決心迅速正確,夾擊與追擊配合得當,撤消時戰術靈活機動。”這次戰鬥是粉碎“九路軐攻”時具有決定意義的一仗,至此日軍九路圍攻宣告失敗,八路軍雄踞太行的局面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