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根馬先蒿

長根馬先蒿

長根馬先蒿(學名:Pedicularis dolichorrhiza)為玄參科馬先蒿屬的植物。分布在俄羅斯、克什米爾、帕米爾阿拉套以及中國大陸新疆等地,生長於海拔1,900米至4,600米的地區。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主要價值,生物生態特徵,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升,高者可達1米左右,低者則僅20厘米,乾時不變黑,稍有毛。
根頸粗短,生有膜質鱗片,向下發出成叢的長根,多者達10餘條,粗細不等,多少肉質而紡錘形,長者可達15厘米,粗者徑達5毫米,細者幾為絲狀。
莖單條或二三條,圓筒形而中空,粗者徑達6毫米,略有條紋,直立,不分枝,有成行的白色短毛,在花序中較密。
葉互生,基生者成叢,至果期中多枯死,極大,其大者連柄長達45厘米,一般僅10餘厘米,柄長者達27厘米,一般較短,葉片狹披針形,羽狀全裂,長者達25厘米,寬達6厘米,一般較小很多,裂片多者達25對,披針形,羽狀深裂,長可達3厘米,寬達15毫米,有胼胝質凸頭的鋸齒,莖葉向上漸小而柄漸短,成為苞片。
花序長穗狀而疏,長亦可達20厘米以上;苞片下部者葉狀,上部者三裂,中裂披針形有鋸齒,側裂很小而齒狀;萼有疏長毛,鐘形,前方稍稍開裂,膜質,長達13毫米,主脈5條,其伸入左右兩側方的2個萼齒中者互相靠近,沿主脈兩旁有斜伸的極短支脈,但主脈間 則膜質而無網結,齒5枚,極短,其左右兩方的齒兩兩相併成1大齒狀,齒端錐形,有緣毛。
花冠黃色,管長13-16毫米,盔直立部分長6毫米,向上校粗並向前鐮狀弓曲成為含有雄蕊的部分,長達8毫米,寬4-5毫米,端漸尖,作斜截形而成長3毫米明顯的短喙,端2裂,裂片作齒狀;下唇約與盔等長,無緣毛,有褶襞兩條,通向花喉,內面基部有毛,前方3裂,裂片多少倒卵形,側裂偏斜,大於中裂1倍,緣均有齧痕狀齒;花絲著生處有疏毛,前方1對有毛。蒴果長10-11毫米,大者長達15毫米,熟時黑色。前端狹而多少偏彎向前,具有凸尖;種子長卵形,有種阜,外面有明顯的網紋。

生長環境

長根馬先蒿為中生植物。生長在陰坡的黑土地上,喜潮濕,不耐乾旱,要求土壤肥沃鬆散,通氣性良好。生長發育快,再生性略差。4月中、下旬返青,花期7月。

主要價值

長相馬先篙為中等飼用價值牧草。春季返青早,生長發育快,莖葉茂盛,草質好,生活力強,生育時間長,提供給牲畜放牧的青綠飼料時間長。青綠時羊、牛較喜食,馬不喜吃;枯黃後葉片易掉落,保留的殘株牲畜仍採食。
在營養物質含量中,開花期粗蛋白質和粗脂肪含量中等,礦物質含量較高。

生物生態特徵

長根馬先蒿生長在天山北坡海拔1500m左右的中山帶。是山地草甸草原植被中的伴生種。所處的草地類型以雜類草為主,優勢種主要是塊根糙蘇(Phlomistubero-sa)、草原老鸚草(Ceran-iumPratense)、無芒雀麥(Bromusinermis)、早熟未(Poasp.),伴生種主要有毛穗異燕麥(Helictotrichon Pubescens)、大藥賴草(Leymuskarelinii)、頓河紅豆草(onobrychstanaitca)、黃花苜蓿(Medicagofalcata)、森林草莓(Frgariavesca)、紫花鳶尾(Irisruthenica)、委陵菜(Potentillasp.)等30種左右,草層高50-70cm,總蓋度80%-90%,於草產量1800-2400kg/ha。這種草地類型往往是作為割草場利用。
長根馬先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