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

長春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原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自1987年以來,先後招收了兩屆函普大專班、五屆地理專科班,2000年設立地理科學(師範類)本科專業,2003年設立地理信息系統(非師範類)本科專業,2013年設立專科專業工程測量(非師範類),2014年設立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非師範類)本科專業。目前有在籍學生490人。地理科學學院有三十多年的發展歷史,目前有地理科學(師範類)、地理信息科學(非師範類)和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非師範類)三個本科專業,有工程測量技術(非師範類)一個專科專業。

基本介紹

  • 辦公樓:長春師範大學文科實驗樓
  • 師資隊伍:41人
教學規模,師資隊伍,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特色優勢,合作交流,學院領導,

教學規模

學院設有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自然地理學、套用地學、地理課程與教學論、工程測量技術五個教研室和一個地理基礎教學實驗中心,實驗教學中心下設土壤生態實驗室、環境學實驗室、氣象氣候實驗室、自然地理陳列室、城鄉規劃實驗室、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室Ⅰ、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室Ⅱ、地圖與遙感實驗室、測繪工程實驗室、定量遙感實驗室十個實驗室,擁有一個標準配置的地理專業教室。實驗室總面積1110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約2165.5萬元,總計1000餘台套。

師資隊伍

地理科學學院,現有教職工41人,其中專任教師34人,具有教授職稱5人,副教授職稱13人,博士19人,在讀博士4人,碩士17人。學院教師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項,其中在研項目6項,主持省級項目37項。

學科建設

人才培養

一、本科生教學
(一)專業介紹
地理科學專業(師範類)
本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地理學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具有較強的教師基本技能和良好的野外實踐能力,能夠從事基礎教育工作的師資人才,同時為社會培養本專業相關套用型人才。課程設定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域地理和地理教學方法等,同時也有長途和短途的野外實習等實踐課程。
地理信息科學專業(非師範類)
本專業培養具備地理信息系統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在城市、區域、資源、環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礎設施和規劃管理等領域從事與地理信息科學有關的套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地理信息科學套用型人才。該專業注重實踐技能訓練,課程設定包括地理類、計算機類和地理信息科學類等。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非師範類)
本專業面向城鄉設計部門、管理部門和房地產開發建設單位,培養從事城鄉規劃方面的設計、管理、開發、決策、諮詢等相關技術工作,尤其在城鄉各類型景觀設計和房地產開發,中小城鎮和村鎮規劃,新農村建設等中觀區域規劃方面的套用型人才。主要課程有人文地理學、城市規劃原理、城鄉生態與環境保護、城市總體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景觀設計、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等。另外還有城鄉認知、校園測量、景觀素描、城市規劃設計等系列實踐課程。
工程測量技術專業(非師範類專科)
本專業培養具有現代工程測量、地形測量、控制測量、地籍與房產測量、數位化成圖、航空與遙感測量等理論與技能,能進行GPS數據採集、空間精密定位,能利用計算機進行科學數據處理和工程製圖,從事現代測繪生產、管理的套用型人才。課程設定包括工程測量學、控制測量學、誤差理論與分析、航空攝影測量學等理論與實踐課程。該專業就業面向能源、交通、電力、國土等部門。
(二)培養方案
1、地理科學專業
(1)培養目標
培養地理科學基礎理論紮實、基本知識全面、基本技能熟練、教育理念先進,教學能力適應現代地理教學發展需要,能在基礎教育中從事地理教學、教育教學研究以及其他教育工作,也能在相關科研機構、企事業部門從事科研、管理、規劃與開發的高素質套用型人才。
(2)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地理科學及地理教育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地理學實驗和實習實踐技能基本訓練,掌握利用地理科學相關理論和實驗技術進行地理教育和地理科學研究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①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意識;
②掌握地理科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掌握地理科學的基本思維方法和基本實驗技能,了解地理科學發展和地理基礎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具有廣博的知識和開闊的視野;
③能獨立使用現代化教育手段,具有良好的表達和溝通能力,熟練地使用國語與規範字,並能有效地運用至少一門外語進行溝通與交流;
④擁有健康意識,掌握科學的增進身心健康的手段與方法,具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勝任野外考察,善於團隊合作;
⑤具有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手段和方法獲取信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總結歸納,提出問題和分析解決問題,特別是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社會工作能力、創新創業能力和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
(3)主要課程
①主幹學科
地理學、教育學
②核心課程
地質與地貌學、天文學基礎、氣候與水文學、土壤與生物地理學、測量與地圖學、人文地理學、經濟地理學、遙感與全球定位系統、中國地理、世界地理、地理信息系統。
(4)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①主要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
短途地理野外實習、部門地理野外實習、綜合地理野外實習、教育實習、畢業論文
②主要專業實驗
地質與地貌學實驗、氣候與水文學實訓、土壤與生物地理學實驗、環境學概論實驗、測量與地圖學實驗、遙感與全球定位系統實驗、地理信息系統實驗。
(5)學制
標準學制4年,學習期限為3-6年。
(6)畢業學分與授予學位
學生修讀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全部課程,達到174學分,符合學校畢業要求者,準予畢業,頒發畢業證書。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及《長春師範大學本科學分制學士學位授予條例及實施細則》規定者,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2、地理信息科學專業
(1)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地理學基礎知識,掌握地理信息系統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接受嚴格科學思維的訓練和良好的專業技能訓練,在城市、區域、資源、環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礎設施和規劃管理等領域從事與地理信息系統有關的套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地理信息系統高素質套用型人才。
(2)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地信息科學專業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空間分析方法與套用軟體、遙感圖像處理與信息提取的基本訓練,掌握空間數據處理、分析、套用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①具有愛崗敬業、奮發有為、艱苦奮鬥、遵紀守法、團結合作的品質;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
②具有數學、計算機科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
③具有地圖學、遙感學和地理信息系統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實驗技能,以及地理信息系統技術開發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套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方面的科學思維並得到相應的科學實驗訓練;
④了解相鄰專業如地理科學、城鄉區域規劃與管理、測繪工程等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了解地理信息系統的理論前沿、套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以及地理信息系統產業發展狀況;
⑤具有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能獨立地運用一門外語進行相關專業資料的查詢與翻譯;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進行專業設計,參與專業實踐工作的能力。
(3)主要課程
①主幹學科
地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遙感
②核心課程
地理信息系統系統、遙感導論、空間定位技術、資料庫技術、空間數據結構、地理信息系統二次開發、地理信息系統二次開發、地理信息系統設計與套用
(4)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①主要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
部門地理野外實習、地圖判讀與修測野外實習、空間數據處理實踐、專業見習、專業實習、畢業論文
②主要專業實驗
測量與地圖學實訓、地理信息系統基礎實訓、地理信息系統設計與套用實驗
(5)學制
標準學制4年,學習期限為3-6年。
(6)畢業學分與授予學位
學生修讀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全部課程,達到170學分,符合學校畢業要求者,準予畢業,頒發畢業證書。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及《長春師範大學本科學分制學士學位授予條例及實施細則》規定者,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3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
(1)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地理學基礎知識,掌握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接受嚴格科學思維的訓練和良好的專業技能訓練,立足區域發展、城鄉規劃領域,能夠在區域經濟發展、城鄉規劃、旅遊規劃、景觀規劃等方面從事調研分析、人文地理研究、規劃設計、管理諮詢等高素質套用型人才。
(2)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並掌握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①具備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修養,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具備豐富的人文科學素養,具備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
②了解人文地理學的理論與前沿發展、套用前景,了解區域發展、城鄉規劃等有關國家政策和法規,了解城鄉規劃管理的理論前沿、套用前景和最新發展;
③掌握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人文地理、城鄉規劃的研究和套用技術,具有較熟練的規劃設計製圖、GIS技術等操作能力,掌握資料調查與收集、文獻檢索的基本方法,具有分析、歸納、整理相關數據的能力和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
④掌握一門外語和計算機套用技能,達到規定的等級;
⑤接受良好的科學思維和科學方法的基本訓練,具有創新意識、協同攻關能力,具有較強的調查研究與決策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口頭與文字表達能力,具有較強的溝通能力、環境適應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3)主要課程
①主幹學科
地理學、規劃類
②核心課程
城市地理學、區域分析與規劃、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社會調查方法、城鄉規劃管理與法規、3S技術導論。
(4)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①主要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
在四年的學習中,始終貫穿著大量的實踐性教學與專業實習,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是指課內課外多項專業類實習實踐環節,包括城鄉認知實習、部門地理野外實習、城鄉規劃實習、專業實習以及畢業論文(設計)等。
②主要專業實驗
課程實踐教學環節設有多種類型實驗教學環節,有計算機輔助設計、美術手繪、社會調查方法、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3S技術導論、城市總體規劃、區域分析與規劃等課程的實訓實踐環節。
(5)學制
標準學制 4 年,學習期限為3-6年。
(6)畢業學分與授予學位
學生修讀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全部課程,達到 170 學分,符合學校畢業要求者,準予畢業,頒發畢業證書。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及《長春師範大學本科學分制學士學位授予條例及實施細則》規定者,授予 理學 學士學位。
4、工程測量技術專業
(1)培養目標
培養具備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掌握現代工程測量技術的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具有良好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掌握地形圖測繪、地籍測量、工程測量等崗位所必須的文化知識、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具有計算機套用能力、識圖能力、地形圖測繪能力、地籍測量能力、工程測量能力、專業製圖能力、測繪項目管理能力,從事工程測量生產和管理的高等級套用型人才。
(2)培養要求
①掌握空間精密定位及測量數據處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地形測量、控制測量、工程測量、地籍與房產測量、數位化成圖、GPS的專業知識;
②具備從事各種比例尺地形圖測繪、工程測量、地籍與房產測量等測繪工作的能力;
③能夠從事控制測量、控制網進行嚴密平差、GPS有關數據採集和軟體套用、數位化測圖及計算機成圖等工作;
④熟悉各種測繪政策和法規。具備工程測量技術專業深入深造的能力。
(3)學制
學制3年。
(4)畢業學分
學生修讀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全部課程,達到117學分,符合畢業要求者,準予畢業,頒發畢業證書。
(三)導師制
2015年,地理科學學院在大一新生中開展導師制管理制度。這一新制度克服了大學輔導員師生配比少帶來的一系列問題,由專任教師協助輔導員從事學生管理工作,每名教師人均指導8-10名學生/年級。工作內容包括學生就讀大學期間的思想動態、學習規劃、實習實踐、論文指導、考研諮詢、就業指導等方面。管理過程中藉助多種手段,如定期討論會、電子郵件、QQ群、微信群等,通過多種渠道使得教師和學生在日常教學生活中保持密切聯繫,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專業的認知,同時也幫助學生科學地規劃四年的學習時光。
二、研究生教學
專業介紹
1.課程與教學論(地理)專業學位研究生
學制與學分:
基本學制為3年,最長5年。實行學分制,學分至少修滿36學分。
研究方向:
地理課程與教學論屬於教育學中課程與教學論的分支學科,它是以現代教育科學和地理科學的理論為指導,對地理學科教育的理論、方法進行研究,培養具有現代地理學科教育理論和實踐技能,從事地理教育、管理和研究的高級人才。地理課程與教學論主要是認識地理課程與教學現象,揭示地理課程與教學規律及指導地理教學實踐。
本專業學術學位旨在以現代教育科學和地理科學的理論為指導,通過對地理教育基礎理論和地理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進行研究,培養面向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系統掌握課程與教學論基本理論和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具有較強的地理教學和教育科研能力的中學和大學地理教育研究人才。
2.地理學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
學制與學分:
基本學制為3年,最長5年。實行學分制,學分至少修滿33學分。
研究方向:
自然地理學:研究自然地理各個組成要素以及綜合體的地理特徵,分析岩石圈、水圈、大氣圈、土壤圈、生物圈等自然地理成分的特徵、結構、成因、動態和發展規律;揭示各自然地理成分物質和能量的循環與轉化的動態過程;認識自然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進行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的評價,包括綜合自然地理、生物地理、土壤地理、氣候變化與區域回響和第四紀環境等基本內容,為區域開發提供科學依據。
人文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專業研究人文事物和現象的時空演變規律,主要包括區域產業發展與旅遊開發規劃、村鎮與國土空間規劃、區域協調發展等研究內容,培養城市與區域及相關領域的教學、規劃和研究等方面的專業人才。
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地理信息系統數據、技術和模型的集成研究及套用,區域地理資源環境研究的遙感和地理信息套用技術支持,以及可見光遙感、微波遙感的理論和套用研究。
環境資源學:研究大氣、水、土壤和生物等生態環境的特點和變化規律,以及由此推演出來的資源利用開發等問題。為生態環境的保護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提供必備的基礎,為資源環境領域的研究以及相應管理提供專門人才。
生物地理學: 生物地理學是研究生物在時間和空間上分布的一門學科。即生物群落及其組成成分,它們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情況及形成原因。研究生物的地理分布以及和它相關的各種問題的科學。為生物多樣化保護、生物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培養高素質的科學人才。
三、教學建設
精品課程
省級精品課——經濟地理學
省級優秀課——中國地理
省級優秀課——世界地理
校級精品課——地理信息系統基礎
校級精品課——遙感與全球定位系統
校級優秀課——自然地理學
註:至2019年,學院擁有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單位1個,自然地理學校級科研創新團隊1個

科學研究

近五年中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項,省部級項目53項,市級項目7項,橫向科研項目8項;獲得省部級科研獎勵10項,發表SCI、EI、CSSCI檢索論文31篇;近五年公開發表學術論104篇:組建有“退化土壤演化及過程改良”和“偏振光遙感”兩個校級科研創新團隊:在旅遊規劃工件中承擔了較多橫向科研項目。

特色優勢

1、自然地理學
以土壤地理學、生態地理學作為主要研究領域。建立沙化土壤長效的、經濟的生物改良技術,篩選出促進植物生長的微生物菌劑以及對退化土壤修復效果較好的土壤改良劑組合,進行東北黑土改良和修復實踐,提高了退化土壤的改良及土壤肥力增強的效率。通過水生和土壤動物的區域自然結構的動態研究,推演生態地理格局演化。實現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地協調發展提供理論與數據支撐。承擔自然科學基金5項,獲省級科研獎勵4項。
2、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
以定量遙感、系統建模與套用研究為研究領域。通過對地面目標三維信息獲取的技術與方法研究,為定量遙感提供新的途徑。首次通過實驗數據證明了後向相干理論,為顆粒介質的輻射傳輸理論研究提供了科學依據。對偏振光遙感的平台進行設計和構造,獲得了國家專利。利用RS、GIS技術建立實用的農業規劃模型,推動吉林省智慧農業發展。研究確定農業生產要素的綜合影響機理,設計農業規劃模型,用於吉林省農業規劃推動了吉林省智慧農業的快速發展。科研優勢突出,基礎研究和套用研究並重。
3、人文地理學
以區域地理學、旅遊地理學為研究領域。該方向以為人地關係協調發展為主線,以吉林省區域經濟建設為目標,探討工業園區空間發展及布局模式,進行吉林省“十三五”生態產業發展規劃研究;深入研究區域內城鎮體系的發展建設、特色小城鎮產業及空間布局、區域旅遊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等相關內容;從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與特色城鎮培育等方面探索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區域回響機制、路徑與模式。優勢表現為立足吉林振興,對城鄉發展做了廣泛的研究,為供給側結構調整提供政策參考。
4、環境資源學
以自然資源學、環境保護作為主要研究領域。利用環境資源學原理研究沉積物-水界面耦合過程和生物擾動效應,探討水環境結構關係和生物資源補充機制,取得的成果已成功套用到新農村建設中,在省內外具有較好聲譽。對環境影響下的植物代謝作用和能量轉換以及有機體適應環境因子改變的能力進行深入研究,如植物促生菌緩解脅迫地方的研究在國內獨樹一幟,已從燕麥根部分離出2種抗鹽鹼菌株,實現農業生產套用。優勢集中體現在套用性強,推動吉林省農業發展。
5、生物地理學
以生物地學過程為研究領域。通過對土壤動物、土壤微生物種類、多樣性及對土壤環境的指示作用,結合土壤理化性質的變化,土壤腐殖質的形成過程、地表植被的動態變化,揭示地上與地下生態系統間的相互影響關係;以翼手目動物為研究對象,綜合運用地理學、生態學、遺傳與進化的理論和方法,開展翼手目分類與進化生物學研究。在揭示蝙蝠聲信號地理分歧、形態地理進化和遺傳分歧現狀及驅動力方面取得了系列創新性成果,開展蝙蝠回聲定位聲波信號的功能地理進化研究,開拓蝙蝠行為進化領域新方向。

合作交流

2012年5月21日至6月5日,應長春師範大學邀請,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奧提根分院地球與環境科學系主任David F. Scott教授來地理科學學院(原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進行學術交流活動,本次交流活動主題為:感知自然,熱愛地理。
在訪問期間,學院組織安排了多項學術交流活動,其中為學生做了六次學術報告,八次教師研討交流,主要介紹了國外先進的森林水文和土壤保護的研究、GIS在森林水文學的套用等。Scott教授細緻深入的講解和豐富的內容實例演示引起了廣大師生的極大興趣,參加報告的師生紛紛與Scott教授開展了現場交流,Scott教授耐心地回答了現場提出的問題,師生都表示自己受益頗豐。
Scott教授參觀了地理科學學院,對我院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定及實驗管理進行了探討並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在張宏波院長(前院長)等陪同下參加了學生的淨月潭實習和吊水壺實習,考察了長白山自然保護區。

學院領導

黨總支書記:
孫志剛
辦公地點:
文科實驗樓109室
分工職責:
負責黨務、黨風廉政建設、綜合治理、工會工作
學院院長:
費龍
辦公地點:
文科實驗樓415室
分工職責:
負責學院行政工作、分管學科建設
學院副院長:
梁品文
辦公地點:
文科實驗樓403室
分工職責:
負責科研管理、研究生教育、資料室管理
黨總支副書記:
鄭直
辦公地點:
文科實驗樓111室
分工職責:
負責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學院副院長:
董姝娜
辦公地點:
文科實驗樓403室
分工職責:
負責本科生教學管理、教學研究管理、專業建設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