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三號(中國研製第三代三級運載火箭系列)

長征三號(中國研製第三代三級運載火箭系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長征三號(代號:CZ-3)是20世紀70~80年代中國研製的一型三級液體運載火箭,為發射地球同步軌道通信衛星而研製。

長征三號以長征二號丙火箭為原型增加了氫氧第三級,1978年啟動研製;1984年1月29日首次發射因第三級故障衛星未入軌;1984年4月8日長征三號成功發射中國第一顆通信衛星東方紅二號;1990年4月7日長征三號成功將美國休斯公司亞洲1號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中國航天開始進入國際航天發射市場。

長征三號是中國火箭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該火箭首次採用了液氫和液氧作為第三級火箭推進劑,首次實現了火箭的多次啟動,首次將有效載荷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長征三號運載火箭的研製成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四個具有地球同步衛星發射能力的國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征三號
  • 外文名:Long March 3
  • 火箭類型:三級液體運載火箭
  • 火箭代號:CZ-3/LM-3
  • 前型/級長征二號
  • 次型/級長征四號
  • 系列型號:長征三號甲、乙、丙
  • 國家:中國
  • 設計單位: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 設計總師:謝光選/范士合  
  • 火箭全長:44.56米
  • 起飛質量:204噸
  • 運載能力: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1.45噸
  • 火箭現狀:已經退役
發展沿革,研製背景,研製歷程,技術特點,總體布局,箭體結構,制導系統,姿態控制,設計參數,飛行程式,任務描述,時序進程,系列型號,發射記錄,所獲榮譽,價值意義,公開展出,

發展沿革

研製背景

地球靜止軌道距地面3.6萬千米,掌握地球靜止軌道發射技術,發射同步定點通信衛星,是航天技術的新飛躍。
20世紀60~70年代,由於地球靜止軌道同步通信衛星具有的優越性,美國、蘇聯和歐洲競相發展大推力運載火箭發射通信衛星。1964年美國首先發射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隨後蘇聯也發射了大橢圓軌道通信衛星;1974年歐洲發射了第一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後,20世紀70年代中期,為了完善中國的通信系統建設,促進航天與電子技術的發展,中共中央決定實施衛星通信工程。

研製歷程

1975年3月,中國國務院批准作為衛星通信工程重要組成的長征三號火箭立項研製。
長征三號
長征三號運載火箭
1977年9月,研製通信衛星及其長征三號運載火箭(代號CZ-3)工程,被列為航天工業的三項重點之一。
1978年,長征三號啟動方案設計。
1980年,長征三號開始進入初步設計。
1984年1月29日,長征三號首次發射,因第三級二次啟動後未能正常工作,衛星沒有進入轉移軌道,僅進行了通信試驗。
1984年4月,長征三號發射中國第一顆通信衛星東方紅二號成功,標誌著中國首期衛星通信工程系統投入運營。
20世紀80年代中期,由於國家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原第一期衛星通信工程不能滿足衛星通信事業發展需要。
1986年2月,中共中央決定開展第二期衛星通信工程,同時為了投入國際衛星發射服務市場,提高長征火箭的競爭力,需要性能更好的新型火箭。因此,當月長征三號甲(CZ-3A)正式立項研製。
1990年4月7日,長征三號首次執行外星發射服務契約,成功發射了亞洲一號衛星,衛星入軌精確位置數據實際只偏差了9千米。
1994年2月8日,長征三號甲將兩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首次發射成功。
長征三號的系列型號有:長征三號甲(CZ-3A)、長征三號乙(CZ-3B)、長征三號丙(CZ-3C)。

技術特點

總體布局

長征三號(CZ-3)是一枚三級液體運載火箭,主要用於發射地球同步軌道(GTO)有效載荷,其GTO運載能力為1.45噸,全箭起飛質量204噸,全長44.56米,一、二子級直徑3.35米、三子級直徑2.25米,衛星整流罩最大直徑3.0米。一子級和二子級使用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作為推進劑,三子級則使用效能更高的液氫液氧
長征三號
長征三號運載火箭
長征三號全箭由一子級、二子級、三子級和衛星整流罩等箭體結構及箭上的推進系統、控制系統、遙測系統、外測安全系統、滑行段推進劑管理與姿態控制系統等組成。
長征三號一、二級之間的分離採用熱分離方式。三級和衛星星箭分離有兩種方式,可以採用反推火箭,也可以採用分離彈簧。發射國內衛星時,包帶解鎖後,安裝在三子級後短殼上的反推火箭點火,使三子級減速,實現分離。發射外國衛星時,套用戶要求,採用了分離彈簧。

箭體結構

一子級上部是裝有液體氧化劑箱,下部是裝有液體燃燒劑箱。一子級裝配發動機組由四台推力為75噸的液體發動機並聯而成。每台發動機的噴口可以在伺服機構的帶動下單向擺動以控制火箭飛行的姿態,最大的擺動角為10度。
長征三號(中國研製第三代三級運載火箭系列)
長征三號丙發射
二子級上部是裝有液體的氧化劑箱,下部是裝有液體燃燒劑箱。二子級裝配有75噸推力發動機,是由主發動機和帶四個小噴管、推力為4.8噸的遊動發動機組成的。主發動機噴管固定不動,遊動發動機噴管可作單向擺動,最大擺角60度,以控制箭體飛行姿態。
三子級上部是裝有液氫的燃燒劑箱,下部是裝有液氧的氧化劑箱。三子級氫氧發動機,具有二次啟動能力,由兩獨立的單管發動機並聯而成。
長征三號的衛星整流罩由端頭帽、前錐段、圓柱段和倒錐段組成。端頭帽由玻璃鋼纖維材料製成,具有良好的無線電透波性。前錐段和圓柱段是由金屬蜂窩材料製成,倒錐段由化銑合金材料製成。如果需要,無線電透波視窗和操作視窗可以在柱段和前錐段上開口。長征三號整流罩長6.540米,最大外直徑3.0米,其靜包絡最大直徑為2.7米。
長征三號可以採用標準機械接口。衛星的下端框與火箭的有效載荷支架的上端框對接,通過包帶來鎖緊。

制導系統

長征三號的制導和控制系統由制導系統和姿態控制系統組成。
制導系統採用平台-計算機方案,其任務是發出各級關機(起動)指令,並在二、三級飛行期間進行法向、橫嚮導引計算,將結果輸往姿態控制系統。
長征三號(中國研製第三代三級運載火箭系列)
長征三號運載火箭
火箭的正常關機出現故障時,採用下列保護措施:第一級用耗盡關機;第二級採用判別X向加速度計輸出脈衝個數進行關機;第三級第一飛行段採用定時關機;第三級第二飛行段採用判別Y向加速度計脈衝個數進行關機;末速修正段採用定時關機。

姿態控制

長征三號的姿態控制系統採用平台速率陀螺網路、搖擺發動機控制方案,由三軸穩定平台、速率陀螺、變換放大器、開關放大器和伺服機構等組成。在第三級第一次工作段和第二次工作段由伺服機構帶動發動機搖擺,實現姿態控制,而在滑行段則由開關放大器控制無水肼噴管的工作,實現姿態控制。

設計參數

長征三號參考數據
參數
一子級
二子級
三子級
推進劑
N2O4/UDMH
N2O4/UDMH
LOX/LH2
發動機型號
YF-21B
YF-24D
YF-73
推力(千牛)
2962
742.04(主機)
46.09(遊動發動機)
44.43
發動機比沖(牛*秒/千克)
2550
2922.4(主機)
2761.6(遊動發動機)
4119
箭體直徑
3.35米
3.35米
2.25米
箭體長度
20.588米
7.520米
9.689米
整流罩直徑
3.0米
整流罩長度
6.540米
火箭全長
44.56米
起飛質量
204噸
長征三號(中國研製第三代三級運載火箭系列)
長征三號運載火箭

飛行程式

任務描述

長征三號將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在執行GTO發射任務時,長征三號的一、二子級首先將衛星和三子級的組合體送入一個圓形的停泊軌道;然後三子級進行滑行段飛行;隨後,三子級發動機再次點火將組合體送入目標GTO軌道;最後,三子級和衛星分離。

時序進程

長征三號飛行程式
時間(秒)
程式
時間(秒
程式
T+0.00
起飛
T+935.70
滑行段結束,三子級第二次點火
T+8.00
程式轉彎
T+1253.71
三子級第二次關機,末速修正開始
T+127.89
一子級/二子級分離
T+1261.71
末速修正結束,調姿段開始
T+259.25
整流罩分離
T+1291.71
星/箭進入轉移軌道,起旋火箭點火
T+263.25
二子級/三子級分離
T+1292.21
起旋火箭關機
T+688.88
三子級第一次關機,滑行段開始
T+1292.71
星/箭分離

系列型號

長征三號系列型號
型號
概況
長征三號(中國研製第三代三級運載火箭系列)
長征三號甲
長征三號甲(CZ-3A)是在長征三號成功之後研製的大型三級火箭,其各方面的技術性能比長征三號都有較大幅度的提高。長征三號甲火箭的一、二級與長征三號的一、二級相同,三級則是新研製的大推力的液氫/液氧發動機,推力比長征三號運載火箭大兩倍多。火箭全長52.5米,芯級最大直徑3.35米,運載能力地球同步轉移軌道2.6噸,主要用於發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
長征三號(中國研製第三代三級運載火箭系列)
長征三號乙
長征三號乙(CZ-3B),是三級液體捆綁式運載火箭,用長征三號甲火箭為芯級,捆綁四台液體助推器。火箭全長54.838米,芯級最大直徑8.45米,運載能力在地球同步轉移軌道時為5噸。火箭主要用於發射地球同步衛星,可單星或多星發射。該火箭為中國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最大的商用運載火箭。
長征三號(中國研製第三代三級運載火箭系列)
長征三號丙
長征三號丙(CZ-3C)是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在研製長征三號乙的同時,研製的另外一種型號運載火箭。長征三號丙採用長征三號甲火箭作為芯級,捆綁了兩個助推器,其他部分基本與長三乙相同,其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運載能力為3.7噸。

發射記錄

火箭發射前要進行各種測試和操作,包括在技術中心的四次總檢查、火箭由技術中心轉運到發射中心、火箭各子級在發射中心起豎對接、在發射中心的四次總檢查、衛星/火箭聯合操作、火箭加注、以及最後發射倒計時,等等。
長征三號發射記錄
序號
發射時間
運載火箭
有效載荷
衛星軌道
備註
1
1984.1.29
CZ-3Y1
東方紅二號通信衛星
地球同步
轉移軌道
(GTO)
失敗①
2
1984.4.8
CZ-3Y2
東方紅二號通信衛星
成功
3
1986.2.1
CZ-3Y3
東方紅二號甲通信衛星
成功
4
1988.3.7
CZ-3Y4
中星1號(東方紅二號甲)
成功
5
1988.12.22
CZ-3Y5
中星2號(東方紅二號甲)
成功
6
1990.2.4
CZ-3Y6
中星3號(東方紅二號甲)
成功
7
1990.4.7
CZ-3Y7
亞洲一號
成功
8
1991.12.28
CZ-3Y9
中星4號(東方紅二號甲)
失敗②
9
1994.7.21
CZ-3Y8
亞太一號
成功
10
1996.7.3
CZ-3Y10
亞太一號A
成功
11
1996.8.18
CZ-3Y14
中星7號
失敗③
12
1997.6.10
CZ-3Y11
風雲二號A(02星)
成功
13
2000.6.25
CZ-3Y12
風雲二號B(03星)
成功④
14
2024.2.29日
長征三號乙
衛星網際網路高軌衛星01星

成功
注①:長征三號三級發動機的燃氣發生器富氧燃燒,第二次起動後約5秒推力突然下降,衛星未進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長征三號(中國研製第三代三級運載火箭系列)
長征三號甲發射風雲一號衛星
注②:長征三號Y9火箭在三級發動機第二次啟動後出現發控氣路泄露情況。
注③:長征三號Y14火箭飛行時,三級發動機第二次工作261.806秒後推力大幅下降,比預計時間提前48.519秒關機,衛星未能進入預定軌道。故障過程和機理如下:三級發動機第二次啟動時,在燃氣發生器氫頭腔發生固氧爆燃,所產生的壓力衝擊峰使氫副腔活門的波紋管組件破壞,導致發控氣路大漏;發控氣路壓力下降至3.6MPa時,氫副控活門先於氧副控活門緩緩地關閉,使燃氣發生器混合比升高,燃氣溫度上升,導致渦輪進氣管燒穿,發動機推力迅速下降。
注④:長征三號(CZ-3Y13)火箭因為美國限制對中國的衛星出口而未發射,後存放在展覽館。長征三號火箭已經退役。

所獲榮譽

2007年6月,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授予“金牌火箭”稱號。

價值意義

長征三號的發射費用在世界各國中是最低的,每發火箭的發射費約3500萬美元(1993~1994年價格)。長征三號的研製成功,表明中國火箭技術的提高,是中國火箭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長征三號首次採用了液氫和液氧作為火箭推進劑,首次實現了火箭的多次啟動,首次將有效載荷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中國航天》 評
長征三號(中國研製第三代三級運載火箭系列)
長征三號丙
長征三號系列火箭作為一種有前途的商用運載火箭,還必須不斷完善可靠性設計,嚴格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不斷提高火箭的可靠性和發射成功率。該系列火箭具有良好的發展潛力,對現有設計稍加最佳化與減重處理就可以提高運載能力250千克,使長征三號乙的標準GTO運載能力達到5.3噸。如果再將其芯一級加長1.5米,助推器相應加長0.7米,則可使其標準GTO運載能力提高到5.6噸;也可將現有的助推器增加兩個或將現有4個助推器加長一倍,其餘部分不作改變,則可以形成標準GTO運載能力達6.5~7.0噸的重型運載火箭;更長遠的構想可以加大箭體直逕到5.0米左右,全部更換成無毒無污染的液體推進劑,組成低軌道運載能力達24噸左右的一級半新型火箭,再加上現有長征三號甲的三子級(直徑從3.0米增大到5.0米),則可構成標準GTO運載能力約14噸的二級半新的重型運載火箭,國際競爭能力將顯著增強。(《中國工程科學》評
長征三號作為中國第三代運載火箭,在第二代基礎上持續開展可靠性增長和技術改進,採用系統級冗餘數字控制系統,增加了三子級,任務適應能力大大提高。為滿足載人航天任務需求增加故檢逃逸系統而研製載人火箭,大幅度提升任務可靠性,並且簡化發射場測發流程,提高使用維護性能。(《宇航總體技術》 評
長征三號(中國研製第三代三級運載火箭系列)
長征三號乙發射

公開展出

2022年9月15日至21日,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將在北京科學中心舉行,在“光年深處”深空探索主題展上,一批珍貴的太空飛行器實物將展出。其中,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殘骸將一同登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