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島木帆船製造技藝,中國山東省煙臺市長島縣傳統技藝,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長島木帆船製造技藝
- 主題詞:長島,木帆船製造,傳統技藝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技藝
- 認證時間:2009年
- 認證批次:第二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山東省煙臺市長島縣
- 所屬國家:中國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主要價值,
簡介
長島縣的木帆船製造,源於縣城北部的砣磯島,該島土質磽薄,淡水奇缺,歷來以漁業為主。先祖自明末清初,相繼進島定居,以趕海、釣魚為生或以“家門”(近海)漁場生產為主。為出遠洋,漁民便自行設計建造大風船出海作業,至今大風船已伴隨島民們走過了350多年的歷程。至清末民初,隨著漁場拓寬,漁具更新,木帆船製造匠人發展到十幾人,建造的大風船達300多隻,成為風帆時代海上的“一支勁旅”
歷史淵源
歷史上長島大風船還立過大功。據《長島縣誌》記載:在戰爭年代,不少大風船支前參戰,成為“功臣船”。1949年,砣磯島部分大風船參加了解放長山島戰役。1950年,長島組織了23隻大風船參加支援解放舟山群島的支前活動,為我軍渡海作戰立下功勞。2003年至2005年,長島排造了兩隻仿古大風船,長21.8米的“漁家樂1號”和長15.8米的“漁家樂9號”,供遊客海上觀光,成為北方獨有的兩隻仿古帆船。
基本內容
木帆船,就是木質結構的船,主要有桅、帆、舵、槳、櫓、碇及繩索等。木帆船唯一的助航設備就是一個小羅盤。木帆船主要是靠藉助風力來前進,船上雖然有“櫓”,但主要作用是調整方向。因為一切只能靠風,所以順風時,船就比較好走,速度也較快。偏順風時,則需要調整帆的方向。而逆風時,就比較麻煩了,船隻就得根據潮水流向走S形了。因為要靠風,木帆船出行比較麻煩。風太大了,不能出海;風小,又走不動。船模工藝,大到桅舵、板材、樑柱、小到鉚釘、滑輪、鉤環,明暗部件一視同仁,縫槽方圓一絲不苟。對松木、硬木、鋼、鐵等材料因需施材。一隻船模不僅數百個部件均有名稱,而且保留了許多船上的傳統習俗,從下料、刨銑、打磨,到組合、裝潢,每一道工序,都要精益求精。一隻船模就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一部歷史教科書,生動地再現了風帆時代闖海人的聰明與才智。
基本特徵
長島木帆船系純手工操作,沒有固定的圖紙,全靠工匠心中的尺寸和技藝(當時技術不外傳)。長島木帆船之所以是平底,是因為該海域水淺,有很多暗沙丘,平底不會擱淺,漲潮後船可以浮上海面正常航行。船遇大風大浪時,船體即使傾斜40度仍能正常航行。遇到故障時,船還可直接搶灘到岸上維修。這一獨特的造船技藝,使大風船具有平穩、抗風、載重量大、續航功能強等顯著優勢。長島木帆船製作技藝,是航海業發展的產物。他的基本性能。獨具特色。是其他造船工藝不具有的。這種精湛技藝,特異的工序。技術含量高,能展示長島從獨木舟--筏子—木帆船—鋼殼船的時代特色,是航海者歷史征程上的活檔案,海洋文化的寶貴遺產。對忠實記錄風帆時代的闖海史實,均有資質、教化和存史的作用。
主要價值
長島木帆船製造技藝,是幾百年來長島人闖海斗浪的實踐結晶,是航海者歷史征程上的活檔案,也是中國海洋文化的寶貴遺產,在各個歷史時期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珍貴的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長島的古帆船製造技藝,在海洋民俗文化中獨樹一幟,在各個歷史時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成為海洋科技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能使大風船從歷史的技藝中走出來,為後人了解並傳承這段珍貴的歷史文化,提供了實物見證和現實物體,對研究我國航海史再現漁家生產與生活景象有著重要的價值,可以成為漁民宣傳推介漁家文化的一種有效載體。在風帆時代已經成為歷史的今天,挖掘、搶救、保護這一海洋科技文化遺產,對於繼承前人不屈不撓的床闖海傳統,彰顯同舟共濟的團隊精神,豐富沿海城市、漁村的文化生活,構建和諧社會,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