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春晚二首

《長安春晚二首》是唐代文學家溫庭筠創作的一組七言絕句。這兩首詩都是寫長安晚春景象,第一首寫出了長安春光明媚的濃妝特點;第二首寫出了長安煙雨濛濛的淡妝特色。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長安春晚二首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溫庭筠
作品原文,注釋,作品鑑賞,歷史評價,文學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長安春晚二首
【其一】
曲江春半日遲遲⑴,正是王孫悵望時。
杏花落盡不歸去⑵,江上東風吹柳絲。
【其二】
四方無事太平年,萬象鮮明禁火前⑶。
九重細雨惹春色⑷,輕染龍池楊柳煙⑸。

注釋

⑴曲江:長安(今陝西西安省)城內遊覽勝地。日遲遲:陽光溫暖,光線充足。
⑵“杏花”句:唐朝時長安有杏園,為皇帝賜宴新科進士之處。
⑶禁火:指清明節前一兩日的寒食節,當天禁火,吃冷飯,男女又有在此日去郊外踏青的習俗。
⑷九重:通常指代天、皇宮、皇帝,亦可解釋為多層次。劉學鍇先生言此“九重”兼指天與皇恩。
⑸龍池:在長安城內,曾是唐玄宗登基前的一口井,後成池,唐中宗時有人見此處有黃龍出沒,因此得名。在今西安市興慶公園內。

作品鑑賞

歷史評價

劉學鍇:兩首均寫長安晚春景象。第一首“王孫悵望”、“杏花落盡”,似暗寓己之落第未歸,悵望舊鄉。第二首則贊時世太平,萬象鮮明,並以九重細雨輕染春色柳煙暗寓皇帝恩澤滋潤萬物,透露出對前途的希望。二首風格流麗,輕倩多姿,類似作者《楊柳枝》諸作。

文學賞析

第一首,寫濃妝的長安:春光明媚,萬象更新。正該是神氣勃發之時,而“王孫”卻獨自悵望,無論是為杏花落盡,還是為科場落第,或是為別的什麼原因,總之是有些愁緒的。而這原本蘊藏在心中的絲絲愁緒,卻猶如柳絲般被陣陣春風喚醒,牽惹得“王孫”不得不迎風悵望。
第二首,寫淡妝的長安:煙雨濛濛,景色迷人。
這兩首詩可與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比較理解。蘇軾詩《飲湖上初晴後雨》其二: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兩相對照看,蘇軾詩把晴天的西湖比作濃妝的西子(西施),把雨天的西湖比作淡妝的西子;而溫庭筠這兩首詩寫的則是長安的晴天和雨天,若把長安也比做美人的話,那么這兩首詩所詠的也正是美人的濃妝與淡妝兩面。

作者簡介

溫庭筠,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故有“溫八叉”“溫八吟”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詩詞兼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艷精緻。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並稱“溫韋”。現存詩三百多首,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