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學叢書:李之勤卷》從李之勤先生不同時期撰寫的上百篇論文中精選40餘篇代表作,分為四個部分:1.西安周圍古驛道,是李先生用力最勤的研究領域,也是全書的核心部分。2.陝西史地叢稿,圍繞西安或古長安的重要問題展開研究考證,所涉及地名更改、棉桑興衰、名勝古蹟定位,雖系歷史問題,亦與當今政情和經濟文化發展、人民生活息息相關。3.唐朝宰相杜佑及其史學名著《通典》,是李先生數十年來一直關心的問題之一。《長安學叢書:李之勤卷》所收論文三篇,意在闡明杜佑進步的史學思想及其在歷史編纂學上的重要貢獻,糾正舊史對其政治活動的誣陷和偏見。4.涇陽王徵,是明末較早信仰基督教、熱心傳播西洋科學技術的學者和中級官員,對中西思想文化交流有重要貢獻。王徵著作甚豐,李先生所撰寫的兩篇文章,可供讀者了解王徵著譯的全貌。
基本介紹
- 書名:長安學叢書:李之勤卷
-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 頁數:399頁
- 開本:16
- 作者:趙建黎 李炳武
-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三秦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長安學叢書:李之勤卷》收錄了李之勤先生的學術著作的代表作。李之勤先生是西北大學歷史學著名教授,歷史地理學家。李之勤先生長期從事陝西歷史地理問題研究,尤其在陝西古道研究方面具有開創之力,其學術成就影響了後學的業務開拓,此外在軍事史研究和唐代杜佑的軍事著作和人物研究方面也寫了大量的文章,形成獨特的學術研究領域。
圖書目錄
序言
總論
前言
第一卷西安周圍古驛道
一、漫談古驛道的歷史地位與修建規律
二、柳宗元的《館驛使壁記》與唐長安城附近的驛道和驛館
三、元代陝西行省的驛道與驛站
四、關於秦嶺谷道與西安安危的議論——毛鳳枝《校注》前言
五、“散道”釋名與考地
六、既“回遠”又不甚“回遠”——論故道在川陝諸驛道中的特殊地位
七、青泥路與白水路
八、關於褒斜道的名實問題——秦漢褒斜道與唐宋褒斜道
九、唐敬宗寶曆年間裴度重修的斜谷道及其所置的驛館
十、唐代的文川道
十一、元明清連雲棧道創始於北魏回車道說質疑
十二、唐代的儻駱道和儻駱道上的幾個驛館
十三、儻駱古道的特點、線路走向和沿途要地
十四、歷史上的子午道
十五、再論子午道的線路和改線問題
十六、藍武道北段的七盤嶺和韓公堆
十七、窄坡當即絝坡——古代藍武道上“七盤十二絝”中的十二絝
十八、藍田縣的兩個石門與唐長安城附近的水陸聯運問題
十九、唐代的上津道
第二卷陝西史地叢稿
一、論“西安”一名的含義及其歷史淵源
二、“帝京長安”孕嘉名——略論西安市城、郊六區古代縣以上地名及其治所的得名緣由和命名規律
三、關於吳旗縣名的來由和更改過程的記述問題
四、長城還是長安城?——殿本《水經注》誤改古本一則
五、陝西寶雞釣魚颱風景名勝區的地名古今混淆問題
六、關於陝西省各縣駐地建置鎮的命名、更名問題
七、陝西種植棉花的開端
八、明代陝西植棉業的發展
九、清代前期陝西植棉業的發展
十、鴉片戰爭以後陝西植棉業的重要變化
十一、論華山險道的形成
十二、略論華陰西嶽廟的始建地點和時代
十三、《華山之神封金天王懿號冊》當為北宋以後之人所偽托——兼駁西嶽廟原建於黃神谷口後移於官道北說
十四、華山古代登山工具和與之有關的登山方式
十五、《資治通鑑》曲筆二則
十六、西安古代戶口數目評議
十七、北宋長安城的商稅收入及其在全國主要城市中的地位——兼論《文獻通考》關於北宋全國重要城市商稅收入的統計問題
十八、應當科學地對待《夢溪筆談》中有關石油的歷史記載
十九、農學名著《豳風廣義》的原刻重印本
二十、也談陝西“刀客”的起源
第三卷唐朝宰相杜佑及其名著《通典》
一、杜佑《通典》中的歷史進化論
二、略論杜佑《通典》與劉秩《政典》
三、《杜佑的從政生涯》前言
第四卷關學名家明末王徵著述簡介
一、明末陝西科學家王徵著譯考
二、《忠統日錄》——明末農民起義初期三原北城地主武裝活動資料彙編
總論
前言
第一卷西安周圍古驛道
一、漫談古驛道的歷史地位與修建規律
二、柳宗元的《館驛使壁記》與唐長安城附近的驛道和驛館
三、元代陝西行省的驛道與驛站
四、關於秦嶺谷道與西安安危的議論——毛鳳枝《校注》前言
五、“散道”釋名與考地
六、既“回遠”又不甚“回遠”——論故道在川陝諸驛道中的特殊地位
七、青泥路與白水路
八、關於褒斜道的名實問題——秦漢褒斜道與唐宋褒斜道
九、唐敬宗寶曆年間裴度重修的斜谷道及其所置的驛館
十、唐代的文川道
十一、元明清連雲棧道創始於北魏回車道說質疑
十二、唐代的儻駱道和儻駱道上的幾個驛館
十三、儻駱古道的特點、線路走向和沿途要地
十四、歷史上的子午道
十五、再論子午道的線路和改線問題
十六、藍武道北段的七盤嶺和韓公堆
十七、窄坡當即絝坡——古代藍武道上“七盤十二絝”中的十二絝
十八、藍田縣的兩個石門與唐長安城附近的水陸聯運問題
十九、唐代的上津道
第二卷陝西史地叢稿
一、論“西安”一名的含義及其歷史淵源
二、“帝京長安”孕嘉名——略論西安市城、郊六區古代縣以上地名及其治所的得名緣由和命名規律
三、關於吳旗縣名的來由和更改過程的記述問題
四、長城還是長安城?——殿本《水經注》誤改古本一則
五、陝西寶雞釣魚颱風景名勝區的地名古今混淆問題
六、關於陝西省各縣駐地建置鎮的命名、更名問題
七、陝西種植棉花的開端
八、明代陝西植棉業的發展
九、清代前期陝西植棉業的發展
十、鴉片戰爭以後陝西植棉業的重要變化
十一、論華山險道的形成
十二、略論華陰西嶽廟的始建地點和時代
十三、《華山之神封金天王懿號冊》當為北宋以後之人所偽托——兼駁西嶽廟原建於黃神谷口後移於官道北說
十四、華山古代登山工具和與之有關的登山方式
十五、《資治通鑑》曲筆二則
十六、西安古代戶口數目評議
十七、北宋長安城的商稅收入及其在全國主要城市中的地位——兼論《文獻通考》關於北宋全國重要城市商稅收入的統計問題
十八、應當科學地對待《夢溪筆談》中有關石油的歷史記載
十九、農學名著《豳風廣義》的原刻重印本
二十、也談陝西“刀客”的起源
第三卷唐朝宰相杜佑及其名著《通典》
一、杜佑《通典》中的歷史進化論
二、略論杜佑《通典》與劉秩《政典》
三、《杜佑的從政生涯》前言
第四卷關學名家明末王徵著述簡介
一、明末陝西科學家王徵著譯考
二、《忠統日錄》——明末農民起義初期三原北城地主武裝活動資料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