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講壇,2003年12月10日首創於中國蘭州,在高校的第一場講座是《修身與公益》。 人文公益教育平台,學術思想發布平台,知行啟發互動平台,矢志促進人文教育資源的生成發展和交流共享。
中國至少有2000多所高校的人文教育資源貧乏,現場講座交流稀缺,學生精神啟發受限。長城講壇為緩解這一教育失衡問題而延伸拓展。
2013年,長城講壇在北京設立統籌總部,尋求社會各方助力,延攬“長城講壇主講人”,面向全國展開推廣,以惠及更多院校學生。
2018年,長城講壇設立“長城講學金”,支持長城講壇持續講學,並推出“對講”模式。未來將開展中外講學與人文交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城講壇
- 創建時間:2003年12月10
- 第一場講座:《修身與公益》
長城講壇背景,長城講壇介紹,〔主題基調〕,〔價值宗旨〕,〔公益使命〕,〔人文願景〕,〔主題歌曲〕,“順便講學”,長城講壇創立,長城講壇寄語,長城講壇回應,長城講壇信函,
長城講壇背景
截至2017年5月31日,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有2631所(含獨立學院265所),211高校112所(含39所985高校),不同院校教育資源分布懸殊,差距明顯。
中國教育資源校際地域間的不平衡,既體現在物質上,也體現在精神上。不少重點院校一天可能會有好幾場人文講座供學生選擇,而大量普通院校一年時間裡也舉辦不了幾場有分量的講座。
重點院校每年邀請名師大家所做講座帶給學生的思想啟迪和精神充實,普通院校很難企及。每所學校都不容忽視或輕視,普通院校里同樣有成千上萬雙渴望成長的眼睛。全國政協委員、央視主持人白岩松表示,北大公告欄上每周張貼的講座和活動數量,可能是一些地方普通高校幾年的量,大學建設不能光提“雙一流”,還需要關注非名校發展。
長城講壇介紹
〔主題基調〕
人文化成,知行啟發。
〔價值宗旨〕
展現中華人文場景,培養文化自覺自信,落實社會公益講學,促進教育平衡發展。
〔公益使命〕
人文公益教育平台,學術思想發布平台,知行啟發互動平台,矢志促進人文教育資源的生成發展和交流共享:1.發掘邀請社會各界優秀人士親臨各類院校講學助教,2.推動重點院校與普通院校間人文教育資源流通共享,3.為眾多普通院校學生奉獻更多高品質現場人文講座。
〔人文願景〕
讓每一塊磚石都有力量,讓每一顆心靈都有希望,讓每一種言行都有擔當。
〔主題歌曲〕
【長城講壇主題歌】仰觀朝夕天地,距浮躁最遠,讓思想以高昂的唱腔,響徹長城內外。俯拾秦磚漢瓦,離文明最 近,讓行動以執著的腳印,遍布大江南北。一磚一石砌長城啊,一舉一動知行要並進;一點一滴匯大海啊,一草一木薪火永相傳。
“順便講學”
順便是指乘著做某事的方便做另外一件事,並非不鄭重,並非不真誠,並非不專注,是擠時間做事,是習慣性兼顧,是低成本公益。順便講學是身體力行的師範,是習以為常的擔當,是力所能及的奉獻。
對話講學是悠久的文化傳統和哲思方式。長城講壇“順便講學”公益項目倡導受邀到重點院校講學的學者名師,或者休假旅遊訪友以及參加政務商務活動的學者名師,抽空到普通院校順便講學,和青年學生現場交流,啟迪生命,分享智慧。這也是助學,這也是支教。
長城是地域平衡線,也是文化會聚線。“長城是中華民族精神象徵,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更好地發揮長城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獨特作用。”
長城講壇是“人文知行”的傳播平台和獨特載體,是長城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長城講壇以文化教育公益傳播載體為品牌定位,以中國萬里長城為文化品牌意象,承載歷經2000多年的人文積澱和精神氣象。長城講壇的人文立意和公益定位有利於活化人文精神資源,傳遞生命人格感召,促進教育資源共享,拓展教育教學時空。
長城講壇的一紙請貼,是20多歲的青年學子手捧一份飽含2000多年歷史人文情感的赤忱虔誠。溫家寶總理2009年2月2日在英國劍橋大學具有500年歷史的“瑞德講壇”發表演講時說:“對於志在有為的年輕人,一場有意義的演講可以改變他們的一生。所以今天我的演講,就是用真心話,做心與心的交流。”
朝夕天地,一心一意!
長城講壇創立
李博藝,益名“黑板”,為文教而生。長城講壇創始推廣者,生活教育實證研究者,社會公益積極行思者。中國長城學會會員。2000年底自空軍某部隊退役。2001年開始從事社會公益工作,創辦未聞學堂和5481社團實體。2002年在北京一耽學堂學習工作。2003年考入大學開始教育公益實踐,創辦朝夕學社和長城講壇,長期深入各地高校,致力於學生社團與生活教育的實證研究。2009年在甘肅蘭州創辦朝夕學堂,立意做文明社區的居家學堂。2012年6月,李博藝入職北京21世紀教育研究院工作。2014年9月,李博藝入職浙江敦和慈善基金會北京辦公室工作。
長城講壇寄語
長城講壇開篇語:《長城不是一堵牆》
文/趙青 博弈
有人把長城比作一條巨大的拉鏈:當它打開時,就會把兩邊的人分割開;當它拉上時,就會把兩邊的人連線在一起。
長城始終是矛盾的混合體。它是戰爭的產物,但其最初的願望是為了抵禦侵略,求得和平;它為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之間設立了邊界,但雙方物質交換的需要使不少關口、城堡成了繁榮的馬市、互市,成為文化交流融合的平台;它似乎是歷史上保守民族為自己的文明而畫的圈牢,但這並不妨礙今天它成為代表中國這個偉大國家開放性的國際符號……
從實際起到的作用而言,長城始終沒有成為用以阻隔、分裂的牆體。所以從今天的角度看來,
長城的本質涵義不在於割裂,而更在於凝聚、包容和連線。長城不是一堵牆,而是一條紐帶和線索。它連線著農耕和遊牧,連線著戰爭和和平,連線著貧困和富足,連線著保守和開放,連線著時間和空間,連線著歷史和現 在,連線著神聖和平凡,連線著藍天和黃土,連線著朝霞和夕陽,連線著思想和行動……
對長城實體的關注,不應是今天我們對長城惟一的解讀。關於長城的命題,其實還有很多很多……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圖騰,親近長城便是接近根脈。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賦予長城新鮮的意義,並以自己的方式在心中無限延伸它。
長城不是一堵牆。是人,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承、創造和擔當,才使得每塊磚石飽含了見證千年日月風雨的生命能量和意志品格。
長城是一尊生命體。生命的故事都有靈魂,每塊磚石都是其強大生命的鮮活組成部分。
人不倒,長城不倒!
長城講壇回應
問:為什麼一定要製作長城模型的木製講壇?
答:長城是中華意象。2003年12月10日,第一個可摺疊的木製長城講壇完工,從那時起,長城講壇不只是四個字,更要呈現生動的文化場景,這是儀式感、表達力和傳播性的重要部分。中華傳統文化的特質之一就是“場景意象”,在漫長的日子裡,人們生活勞作的情景演變成了一個又一個漢字,象形表意,一個漢字就是一幅畫面、一個場景。
問:在網路時代長城講壇現場講座有意義嗎?
答:在網路時代,人們獲取信息便捷無比,人與人不用見面就能實現溝通交流,但隱形疏離,信任降低。就像上網永遠代替不了上街,微博也代替不了人與人見面。鮮活的人見到鮮活的人,真誠的人照面真誠的人。越是網路時代,越是要創造人與人面對面的機會平台,現場感最真實。長城講壇矢志於此,以現場講座成就交流,見證言行。
問:長城講壇會不會舉辦嘉賓密集的論壇活動?
答:長城講壇主推定期和不定期的現場交流式主題講座,以及長城講壇移動課程。每次主題活動受邀到場嘉賓一到兩位,輕易不組織嘉賓陣容強大的論壇活動。因為論壇活動的組織成本高,而且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眾多嘉賓發言時間一般比較短,難以充分表達從容探討,人不能盡其能,時不能盡其用,造成資源過度集中的擁堵浪費局面。
問:長城講壇與免費午餐等公益項目有何不同?
答:民間發起推動的免費午餐,政府主導實施的營養午餐,面向偏遠地區貧困中小學生。還有對高校貧困生的大面積現金資助,都是物質性公益項目。長城講壇是精神性公益,為眾多講座匱乏的院校奉獻更多高品質現場講座。一個人缺少食品衣物與缺乏思想交流和精神啟發,同樣需要得到足夠重視。
長城講壇信函
長城講壇致李嵐清首長的書信
尊敬的首長:
山嵐清雅,心境清明。有一項文化教育公益事業,非您領導不足以光大推廣。冒昧致信,心切意誠。
這項事業叫長城講壇,矢志促進人文教育資源的生成發展和交流共享,其價值宗旨是:展現中華人文場景,培養文化自覺自信,落實社會公益講學,促進教育平衡發展。
2003年12月10日晚,長城講壇有一個微不足道的開始,在高校的第一場講座題為《修身與公益》。十年來長城講壇多在西北高校組織公益講學,多年蹉跎,未成氣候。長城講壇還沒有真正開始其公益使命的廣泛踐履。
尊敬的首長,恭請您擔以長城講壇發起人之名實,賦予長城講壇最為重要的人文內涵和精神能量,全面開啟長城講壇的提升延伸之路。
長城講壇是長遠的文化教育工程,是思想性和精神性公益事業。長城講壇面對的問題是普通院校與重點院校的資源差距,具體到日常人文講座層面,大量普通院校的人文教育資源貧乏,現場講座交流稀缺,學生精神啟發受限。
中國現有高等院校2442所之多,211高校112所(含39所985高校),學校間資源懸殊確實是難以完全解決的問題。不少重點院校一天可能會有好幾場人文講座供學生選擇,而大量普通院校一年時間裡也舉辦不了幾場有分量的講座。重點院校每年邀請名師大家所做講座帶給學生的思想啟迪和精神充實,普通院校很難企及。
偏遠貧困地方的小學生需要營養午餐,普通一般院校的大學生需要思想晚宴。資助個體完成大學學業很重要,提升群體人文精神素養也重要。普通院校里同樣有成千上萬雙渴望成長的眼睛,每所學校都不容忽視或輕視。長城講壇將為有效緩解這一教育失衡問題而延伸。
長城講壇決意建立公益講學與人文交流在全國院校間的統籌接洽網路,實現校際以及中外師資講學長效互動,實現長城講壇簽約主講人走到哪兒講到哪兒,以更多現場親炙助力青年學生成長。
長城講壇有意在北京大學(或清華大學)設立統籌總部,在3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特定院校設立統籌中心,廣延主講嘉賓,學生參與承辦,全國聯動對接。長城講壇所到之處,就是一個機制和渠道延伸到哪裡,就是一種精神和信念傳遞到哪裡。
自2012年以來,參考美國TED的劇院式現場分享會在中國各地火紅起來,面向社會,聽講者眾。這表明網際網路時代人們對現場感的一種體驗回歸,也更加堅定了長城講壇的文教公益之信念。
尊敬的首長,您曾長期擔任黨和國家領導人,分管全國教育工作10多年時間,成績斐然,厥功至偉。2003年退休以後,您開啟了人生的又一個春天,成立復旦管理學獎勵基金會,潛心研究音樂繪畫和書法篆刻,親臨各地院校講學100多場,您的人文情懷、精神魅力和專業水準折服啟迪了無數聽眾。
尊敬的首長,您真心實意,率先垂範,身體力行,以講勸學,以講啟智,以講立人。您的講學精神就是長城講壇的講學精神,您的教育情懷就是長城講壇的教育情懷。一磚一石砌長城,文化教育築千秋。萬里長城是中華民族的公共名片,長城講壇是文化教育的公益平台。在您的領導推動和精神感召下,長城講壇一定可以興盛綿延,惠及久遠。
尊敬的首長,您為弘一大師刻制“事必盡善”印章,誠然如此,人若盡心盡力,事必盡善盡美。懇請您為“長城講壇”篆刻印章,以石言志,鑄就非凡;懇請您為“長城講壇”譜寫歌曲,以歌詠懷,玉成宏願。
春夏秋冬,敬祝安康。
行注目禮!
長城講壇李博藝 敬呈
2014年3月1日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