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垣七尚書傳

長垣七尚書傳

《長垣七尚書傳》是2012年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冠營。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長垣七尚書傳
  • 創作年代:2012年8月
  • 作者:高冠營
  • 類別:歷史人物傳記
  • 出版社:中國文化出版社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滿朝文武半江西,小小長垣七尚書”,這是一個流行於縣內的美麗傳說。但是,如果問起七尚書的豐功偉業,能談上來的並不多,大部分人恐怕連名字也難說全。就是最權威的地方史書—長垣縣誌,無論是現存的明清、民國間的六種舊志,還是建國以後新修的版本,僅僅是寥寥幾百字或千餘言,且均為援引《明史》而已。
長垣七尚書傳
於是作者艱難的蒐集資料,編寫了七尚書傳記。有關李化龍的民間傳說很多,有人說李化龍祖上是洪洞遷民;有人說李化龍出身貧苦家庭;更令人可笑的是,有人說李化龍在山東東明長大,在那裡啟蒙……我從李香泉老師的原始記錄上發現,李化龍的祖居之地為山西陵川縣東瑤泉村。我親臨陵川縣考察,得到了確切的證據,並且推斷其為唐高宗李淵的四十七代孫。隨後,從李書莊先生處得到了保存在開封的《李氏族譜》,獲得了重大發現,徹底地否認了風行於民間的各種傳說。在寫李化龍傳記時,又參閱了國內最新的研究成果,可以說“李化龍傳”是目前國內最權威、最全面、資料最翔實的傳說。
七尚書中除了胡睿、胡錠生活在明朝中葉,其餘的五位均在萬曆、泰昌、天啟和崇禎年間。
李化龍為文武全才,他是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和文學家。他治嵩、撫遼、平播、開泇,立下了掀天揭地之功。特別是平定播州之亂,是萬曆年間著名“三大征”之一。為維護多民族國家的統一作出了傑出貢獻;崔景榮為人正直,剛正不阿,為官清廉,有傑出的治國才能;王永光不為浮雲所遮,四起五落,一心報國。他不依附於各種黨爭,在官場從容應對,遊刃有餘;胡睿博學多聞,通敏有大才,居官無廢事;胡錠才華橫溢,果決剛毅;王家楨知識淵博,口若懸河,英勇忠烈;許宗禮則誠信篤實,默默無言……他們傳遞著長垣人的品性,體現著偉大的長垣精神——厚德睿智、自強進取。
明朝是長垣人才最為薈萃的時期,以七尚書為代表的精英群體,使長垣的名字響徹神州大地。由此而形成了著名的尚書文化。

作者簡介

高冠營,1974年生。省內知名的防腐保溫業高級工程師,上海同業煤化集團駐河南辦事處常務副總。
他從十八歲開始學習防腐保溫的專業知識,先後在省化工廳、北京、上海等高等院校進行防腐保溫的專業的深造。2003年通過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工程系列高評審評定的防腐保溫專業高級工程師。先後任濮陽防腐保溫專業公司項目經理、濮陽豫能電建防腐公司直屬第二公司經理,中原豫安建設工程公司第八公司經理。
高冠營為武邱鄉紅門村人。紅門村歷史文化底蘊豐厚,為遠近聞名的歷史文化名村。紅門原叫高莊。相傳在明朝建文二年(公元1340年),朱棣(永樂皇帝)經白溝河一役大敗南軍。南郡潰逃至紅門一帶,隨後被朱棣大軍團團包圍。南軍元帥李景隆急中生智,連夜在軍營上方掛出“洪武皇帝之門”的橫幅,朱棣見狀急忙率領大軍跪拜而去。後來此地以洪門名之,因避洪武皇帝的“洪”字,改之為紅門。
高冠營從小受歷史文化的浸潤,對歷史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他酷愛讀史,業餘收集整理有關歷史文化的傳說、典籍和故事。他對明朝七尚書的豐功偉業十分崇拜,從始至終策劃、參與了本書的編寫工作,為本書的出版提供了經濟保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