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吻鰩

長吻鰩

長吻鰩(學名:Raja rhina)是鰩科、鰩屬魚類。最大總長度為140厘米,平均總長度為60-90厘米。雄性通常比雌性小得多。身體扁平。椎間盤(身體)的前緣強烈凹入。胸鰭寬闊。口鼻部僵硬,長且尖銳,嘴朝下。牙列由排列在對角線排小齒。每個牙齒都是板狀的,具有很小的尖角。五個鰓裂狹縫位於腹側,氣孔較大,在背面的眼睛後面。較小的背鰭間隔緊密,位於尾巴上。骨盆鰭深切成兩個裂片。尾鰭減少到尾巴上的低脊,並且沒有肛門鰭。背面為深棕色,每個胸鰭的底部都有一個黑點。每個眼點都有淡淡的中心和框線。眼點後面可能也有一個光點。腹面為藍色,灰黑色或淺棕色。尾巴上有大約20個尖的中背刺。一到兩個背中背棘位於眼後,在眼眶內緣周圍有一排不連續的刺。鱗片形狀似乳突,很小。口鼻部和胸鰭前緣的腹側表面上有一些鱗片。

長吻鰩常見於海底,深度在25-675米之間。作為底棲動物,它通常部分或全部埋入沙土和淤泥底部,只露出眼睛。以小型魚類和無脊椎動物為食,包括甲殼類動物、蠕蟲和軟體動物。長吻鰩僅分布於北緯28-61°的東太平洋,包括白令海的納瓦林峽谷和阿拉斯加南部的烏納拉斯卡島到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的塞德羅斯島。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近種區別,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主要價值,

動物學史

1880年,喬丹與吉爾伯特(Jordan&Gilbert)最初將長吻鰩描述並命名為Raia rhina,後來改為有效學名Raja rhina。屬名Raja源自拉丁語“raja”,意為溜冰鞋;種名rhina源自希臘語“rhinos”,意為鼻子。

形態特徵

長吻鰩的最大總長度為140厘米,平均總長度為60-90厘米。雄性通常比雌性小得多。身體扁平,從胸鰭或頭部看不清楚。椎間盤(身體)的前緣強烈凹入。胸鰭寬闊。口鼻部僵硬,長且尖銳,嘴朝下。牙列由排列在對角線排小齒。每個牙齒都是板狀的,具有很小的尖角。五個鰓裂狹縫位於腹側,氣孔較大,在背面的眼睛後面。較小的背鰭間隔緊密,位於尾巴上。骨盆鰭深切成兩個裂片。尾鰭減少到尾巴上的低脊,並且沒有肛門鰭。
長吻鰩的背面為深棕色,每個胸鰭的底部都有一個黑點。每個眼點都有淡淡的中心和框線。眼點後面可能也有一個光點。腹面為藍色,灰黑色或淺棕色。尾巴上有大約20個尖的中背刺。一到兩個背中背棘位於眼後,在眼眶內緣周圍有一排不連續的刺。鱗片形狀似乳突,很小。口鼻部和胸鰭前緣的腹側表面上有一些鱗片。

近種區別

長吻鰩的外觀與北美鰩(Raja inornata)類似。但是,北美鰩的特徵在於其圓形的鰭鰭尖端,並且是一種淺水物種,在深度超過12.2 米的水中很少發生。
稀棘深海鰩(Bathyraja abyssicola)有時也與長吻鰩混淆。稀棘深海鰩的鼻子也很長,但它的鼻子比長鼻刀的鼻子要厚。稀棘深海鰩也沒有眼眶刺。
外觀上與長吻鰩類似的另一種鰩魚是雙斑鰩Raja binoculata)。與長吻鰩相比,雙斑鰩的口鼻部不太明顯,胸鰭的前緣凹度較小。著色圖案也有所不同,雙斑鰩的胸鰭上有大的黑斑,缺少淡淡的中心,而長鼻滑冰鞋的斑鰭上有淡淡的中心和邊界。

生活習性

長吻鰩常見於海底,深度在25-675米之間。作為底棲動物,它通常部分或全部埋入沙土和淤泥底部,只露出眼睛。長吻鰩體色用來將其與底部基質偽裝在一起。為了移動,長吻鰩以優美的橫掃動作擺動胸鰭,看上去是飛翔而不是在水中遊動。
長吻鰩以小型魚類和無脊椎動物為食,包括甲殼類動物、蠕蟲和軟體動物。長吻鰩通過猛擊獵物的頂部來捕食,把它困在海底。
儘管長吻鰩被認為對人類無害,但由於它身上和尾巴上有刺,所以必須小心處理。潛水員通常能夠接近長吻鰩,但是如果近距離接觸或受到騷擾,長吻鰩會遊走。

分布範圍

  • 海域範圍
長吻鰩僅分布於北緯28-61°的東太平洋,包括白令海的納瓦林峽谷和阿拉斯加南部的烏納拉斯卡島到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的塞德羅斯島。
  • 國家地區
存在:加拿大(育空、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州、下加利福尼亞州蘇爾)、美國(華盛頓、加利福尼亞、阿拉斯加、俄勒岡州)。
存在不確定:墨西哥(索諾拉島、錫那羅亞州)。
長吻鰩
長吻鰩分布圖

繁殖方式

雄性在體長為61-74厘米處發育成熟,雌性在體長為70-100厘米處發育成熟。長吻鰩是卵生的。彈性鰓類動物體內受精,雄性將一個鉤環插入雌性泄殖腔中,以傳遞精子。受精後,雌性形成一個堅硬的、可滲透的卵殼,包圍卵子。
經過幾個月的時間後,雌性把卵沉積在海底。卵盒是長方形的,每個角落都有鉤狀的角,長約10厘米,寬約6厘米。胚胎在卵黃提供的營養下繼續發育。幾個月後當卵黃耗盡時,胚胎就離開了卵殼。孵化後,幼魚的外觀(大小除外)與成魚相似。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08年 ver 3.1)——無危(LC)。
種群現狀:雖然長吻鰩在美國加利福尼亞海岸的降落量正在增加,但很難評估這對長吻鰩種群數量有何影響。長吻鰩成熟較晚,生長速度慢,繁殖率低。所有這些因素都使得長吻鰩很容易受到過度捕撈的影響,因此,有必要對其種群進行密切監測。在加州以外的其他地區,由於著陸次數減少,長吻鰩似乎已被過度捕撈,種群數量在減少。

主要價值

長吻鰩在商業漁業中的重要性不高。偶爾作為副漁獲物而被捕獲,主要是由加利福尼亞北部和中部海域的底拖網漁船捕獲的。儘管長吻鰩的肉不被高度重視,供人類食用。從歷史上看,與其他商業性漁業相比,鰩魚漁業在經濟上的重要性很小。在1990年代,加州海岸鰩魚的數量增加了近十倍。部分原因是拖網漁業的收入增加,通過銷售鰩魚和被當作副漁獲物的魚來補充其收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