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刺溞雌性體長1.20—3.08毫米。體長卵形,側扁。體色呈黃、紅、棕、淺綠或深灰,半透明或全透明。殼瓣背側的脊稜不伸到頭部,背、腹兩緣的後端部分以及較長的殼刺上都有小棘。頭長,腹側內凹或平直。無頭盔。殼弧發達,後端彎曲成一鈍角。吻長而頗尖。第一觸角短,不超出吻尖。角丘較長而略平坦。第二觸角亦短,其游泳剛毛的末端離開殼刺基部較遠。後腹部的背緣近乎平直,具9—15個肛刺。尾爪細長,內側無櫛狀刺列,僅列生一長行細毛,細毛列始自爪基直達末端,有時會因中間隔裂而分為三短列。雄性體長1.00—1.78毫米。殼瓣前腹角密生長剛毛。吻短而鈍。第一觸角稍微彎曲,粗細均勻,靠近末端的前側有一根細觸毛,末背角為一根長剛毛,末腹角為一束嗅毛。第一胸肢具鉤及長鞭。後腹部具7—8個肛刺。腹突退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長刺溞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 綱:甲殼綱
- 目:枝角目
- 科:溞科
- 屬:溞屬
- 種:長刺溞
基本介紹,簡介,習性,特徵,分布,
基本介紹
中文名: | |
中文拼音: | ChángCìSāo |
分類等級: | 種 |
概述: | |
原始屬名 | |
模式標本產地 | |
模式標本保存地 | |
國家保護級別 | 不祥 |
CITES公約級別 | 未定 |
IUCN紅色名錄等級 | 未予評估(NE) |
紅皮書等級 | 未定 |
中國特有 | 是 |
簡介
大型溞雌體長2.20~6.00毫米。體呈寬卵形,後半部比前半部略狹。黃色或淡紅色,稍透明。殼刺較短,有時幾乎完全消失。殼面有菱形花紋頭部寬而低,頭頂圓鈍,無盔。吻部稍凸出。殼弧發達,在殼弧的背前方,各側都有兩條短的縱行褶紋。盲囊1對,長而彎。複眼不大,位於頭頂。單眼小,位於第一觸角的正上方。第一觸角短而粗;角丘尚膨大。第二觸角向後伸展時,游泳剛毛的末端不能達到殼瓣的後緣。觸角基肢以及內、外肢均被有細毛。
習性
習居于澄清的小型水域中,也常出現於大、中型湖泊、水庫和江河中。
特徵
體呈成卵形,比同屬上述的幾種更為側扁。黃、紅、棕、淺綠或深灰色。半透明或全透明。殼瓣背側的脊棱不伸展到頭部。背腹兩緣弧曲度大致勻稱。殼刺大多較長。殼紋與蚤狀澄的相似而較粗。頭部形狀變化較大,一般比蚤狀漫的高,其長度可達體長的30%左右。無頭盔殼弧發達,後端彎曲成一鈍角。吻長而頗尖,稍徼向後彎曲。複眼靠近頭頂,大小因個體不同而稍有差異。單眼很小,總有清晰的色素。第一觸角短,嗅毛末端不超過吻尖角丘較大而略平坦。第二觸角較短,向後伸展時,游泳剛毛末端遠離殼刺基部。後腹部向後逐漸趨窄。沿肛門的內側不像蚤狀滏那樣微凸,反而稍內凹或近乎平直。肛刺通常為9~15個,偶而也可達20個。愈近尾爪的肛刺愈大。尾爪細長,有時外方有兩個缺刻,凹面無櫛刺列,僅列生一長行細小的剛毛,這行剛毛自爪基開始直達末端,有時會因中間隔裂而分為3短列。腹突4個。一般均無細毛,間或有十分稀疏的細毛,前3個發達,最後一個退化。第一個顯然比第二個長。這兩個腹突基部不全分離,都指向前方卵鞍形狀與蚤狀滏的相似,但較長雄體長1.00~1.78毫米。長橢圓形。背緣平直,腹緣內凹。殼刺特別長,斜指背方。頭頂圓而凸起。頭後半部背側弓起,使頭部斜向前方。複眼很大,充滿頭的前半部。吻短而鈍。第—觸角稍微彎曲,各部位粗細大致相同。靠近末端的前側有1根細小的觸毛,末背角有1根稍長的剛毛,末腹角有1束嗅毛,約9根。前者比後者略長。第胸肢有鉤和長鞭毛。後腹部較狹,背緣徵凹,肛刺7~8個。腹突退化,約3個,無細毛。輸精管開口於尾爪之間。本種雄體雖與蚤狀漫的相似,但本種的殼瓣狹長;頭頂突起;殼刺長;第一觸角的末背角的剛毛短;腹突多;尾爪無櫛刺。習居于澄清的小型水域中,也常出現於湖泊、水庫與江河中。除淡水外,還分布於鹹淡水湖泊。生殖周期隨水域環境因子不同而變化。在小型水域中為多周期生殖。在大型水域的沿岸區為單周期生殖。夏季進行兩性生殖,種群在3、4月開始出現,10月、11月消失。在敞水區則為單周期(兩性生殖在秋季)或雙周期(兩性生殖在晚春和秋季)生殖,種群終年可見。在江蘇太湖本種每年進行兩次兩性生殖,雄滛先後在4月以及10月或11月出現。但在我國東北,第一次兩性生殖的雄澄卻在6月間出現。夏卵每胎數量不多,通常為12~16個,有時達到30個。
分布
河北、福建、台灣、江蘇、安徽、湖南、湖北、四川、山東、遼寧、吉林、黑龍江、雲南、內蒙古、山西、甘肅、青海、西藏、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