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能源結構最佳化路徑

長三角能源結構最佳化路徑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方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三角能源結構最佳化路徑
  • 方法:最佳化能源消費結構
  • 淘汰原因:長三角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
  • 思路:高端化、高新化
戰略意義,實施措施,

戰略意義

節能減排、建設低碳社會對長三角發展來說是一種發展戰略,要實踐這種戰略,需要機制設計,需要建立長效機制。要著力深化體制改革,勇於推進體制機制創新。長三角只有堅持集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才能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結合長三角能源的區情,應該大力發展以高效潔煤、煤炭液化為主,多元化發展的高效清潔能源戰略,最佳化能源結構,支持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實施措施

一、建立鼓勵開發利用優質能源機制,最佳化能源消費結構
長三角地區目前規模工業生產用能大部分為煤炭,水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優質能源的生產和消費比重都過低,尤其風能、核能的開發和利用,還處在初始階段。在長三角未來的能源消費格局中,決定不同形式能源的套用及發展前景的決定因素有兩點,一是能源使用過程中的內外部成本,二是後繼儲量以及是否可再生。因此,需要能源結構調整與最佳化。堅持以煤為基礎、多元發展,形成煤炭為主體,電力為中心,油氣、新能源全面發展的能源結構。為了提高能源消費的利用效率,必須做到:
一要控制煤炭消費量,減少原煤直接燃燒的數量,推廣各種經濟有效的煤炭潔淨技術,加快潔淨煤技術的套用,減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二要提高優質能源使用比例,推廣使用天然氣、液化天然氣、水電等清潔能源,以促使長三角能源產品換代升級;通過投資新能源以及提高能源效率以降低排放。
三要逐步減少原煤直接使用,提高煤炭用於發電的比重,發展煤炭氣化和液化,提高轉換效率。引導企業和居民合理用電。
發展核電是長三角能源有序、健康發展的當務之急和戰略選擇。要積極大力發展清潔優質能源,如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充分開發和利用較豐富的風能、太陽能、沼氣等清潔能源,積極推進浙江和江蘇核能建設,從而使能源消費結構有一個大的改變。
二、建立淘汰落後產能機制
長三角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也帶來了環境保護和資源特別是能源供應的壓力。這種狀況與經濟結構不合理、增長方式粗放直接相關。產業結構偏重,能耗基數高是長三角節能減排面臨的難題。不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資源支撐不住,環境容納不下,社會承受不起,經濟發展難以為繼。因此,長三角要建立和完善產業結構調整機制及高能耗產品、設備和工藝淘汰機制。
要建立淘汰落後生產能力機制。要明確工作責任,層層分解目標責任,充分發揮相關部門和行業協會的作用。落實電力、鋼鐵、水泥、煤炭、造紙等行業淘汰落後生產能力計畫,對列入淘汰落後產能名單而不按期淘汰的企業,由地方政府主管部門依法予以關停。建立長效機制,完善地方性、區域性地方性法規和政策體系,建立有效的淘汰落後激勵和約束機制、工作聯動機制和管理長效機制,對淘汰落後產能給予激勵和獎懲,對淘汰落後產能的行業和部門加大財政支持力度,以此來促進新型工業化的快速發展。
三、建立產業結構最佳化機制
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離不開產業結構的合理化。為有效遏制高耗能行業的過快增長,長三角地區要按照“產業規模化、高端化、高新化”總體思路,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一要合理調整產業布局,加快制定系統的產業布局規劃。引導各地區大力發展技術先進、資源利用率高、環境損害小、有利於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新能源領域重點發展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環保領域著力發展環保技術與裝備、環境服務產業等。按照循環經濟要求對開發區和重化工業集中地區進行規劃、建設和改造,最佳化高耗能項目的產業布局,形成資源高效循環利用的產業鏈,努力提高資源產出效率。
二要最佳化產業結構,嚴把高耗能行業準入關。目前,部分高耗能行業增長依然較快。必須建立產業結構最佳化機制,進一步推動產業最佳化升級。堅決實施建設項目能耗審核制度,切實提高高耗能產業市場準入條件。新增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必須嚴格遵守合理用能標準和節能設計規範,通過控制投資規模與調整投資結構,注重新增產能的能效水平,強化資源節約、環境保護“三同時”。
三要淘汰大批落後的電力、煉鐵、煉鋼、建材、電解鋁產能。通過淘汰一批落後企業,轉移一批勞動密集型企業,提升一批優勢企業,培育一批潛力企業,推動企業組織結構調整,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十一五”的頭兩年,江蘇省累計關閉了2713家污染嚴重的“小化工”;關停小火電機組105.9萬千瓦,淘汰落後鋼鐵產能286.2萬噸,分別完成“十一五”淘汰目標的35.3%和26.0%。
四要加強產業結構最佳化的相關立法工作,推進節能減排法制建設。蘇浙滬兩省一市按照服務業發展的規律和產業發展的真實需求,從政策上對服務業擴張進行各種扶持。江蘇省政府先後出台《江蘇省節能減排工作實施意見》、《江蘇省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實施方案》等檔案,對污染減排工作進行全面部署,並將減排指標分解到各地區、各部門和重點單位,層層簽訂目標責任狀,狠抓減排措施的落實。
五要強化結構調整責任考核,完善政策機制。建立能源結構最佳化的目標責任制度和考核制度,把調整產業結構和最佳化能源結構作為促進科學發展的重要抓手,把節能減排作為又好又快發展的突破口,把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科技進步作為節能減排的著力點,強化責任考核,加快結構調整,完善政策機制,突出重點領域,加大資金投入。
六要形成能源結構最佳化的工作機制。機制創新是能源結構最佳化的重要條件。“十一五”中期,長三角加強能源結構最佳化工作機制創新,不斷完善部門協調機制。建立和完善領導小組辦公室聯絡員制度和有關行業協會聯繫制度,加強各地、各部門溝通和協調,形成能源結構最佳化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加強長三角能源結構最佳化的統計工作。
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調結構、促發展,力爭節能降耗取得新進展。
四、建立能源綜合利用機制
長三角地區要擴大能源綜合利用規模,提高能源綜合利用水平。
一是要不斷最佳化用能結構。擴大能源綜合利用規模,提高能源綜合利用技術水平。作為長三角規模工業的主要能源消費品種原煤,直接用於發電、供熱、煤炭洗選、煉焦和制氣,煤炭的深加工和精加工程度還很低,煤焦化、煤化工、煤氣化[15.961.01%]的潔淨煤技術開發起步緩慢,要支持企業研究開發相關技術,對從事能源深加工的骨幹企業,增加研發費用。企業內部要大力推行潔淨能源的開發,做到低消耗、低排放、少污染,能循環、可回收、再利用,促進新型工業化發展。為有效遏制高耗能行業的高速增長,一要堅決實施建設項目能耗審核制度,切實提高高耗能產業市場準入條件。新增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必須嚴格遵守合理用能標準和節能設計規範,達到該行業能耗國內先進水平,通過控制投資規模與調整投資結構,注重新增產能的能效水平,強化資源節約、環境保護“三同時”。
二要合理調整產業布局,最佳化布局結構。按照循環經濟要求對開發區和重化工業集中地區進行規劃、建設和改造,最佳化高耗能項目的產業布局,發揮產業集聚和工業生態效應,形成資源高效循環利用的產業鏈,努力提高資源產出效率。
三要最佳化企業組織結構。要加強高耗能行業先進生產能力的建設,指導和幫助企業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發揮好在推進新型工業化中的主體作用。
四要開發利用優質能源,最佳化能源消費結構。以燃煤為主的消費方式是規模工業難以實現節能降耗目標的主要原因。
莫神星:《長三角能源結構最佳化路徑》,《中國經濟報告》2010年第2期141-143頁。
原文刊發於鳳凰網|2010年06月02日|財經>財經資訊>大中華經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