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葉火絨草(原變種)

鑽葉火絨草(原變種)

鑽葉火絨草為菊科火絨草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別名:苦艾、白特、羊毛火絨草等,拉丁學名:Leontopodium subulatum(Franch.) Beauv.屬桔梗目,菊科、火絨草屬的植物。生長於海拔2,500米至2,900米的地區,一般生長在礫石坡地、高山、亞高山荒原、草甸和針葉林處緣,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鑽葉火絨草
  • 拉丁學名:Leontopodium subulatum (Franch.) Beauv. var. subulatum
  • 別稱:苦艾(雲南)“白特”(雲南麗江),羊毛火絨草(四川)
  • 二名法: Leontopodium subulatum (Franch.) Beauv.
  • :植物界
  •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菊科
  • 亞科: 管狀花亞科
  • : 旋覆花族(闊苞菊亞族)
  • : 火絨草屬
  • 亞屬:火絨草亞屬
  • :鑽葉火絨草
  • 變種:鑽葉火絨草
  • 變種鑽葉火絨草疏葉變種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短,根出條木質,有密集的枯萎宿存的葉和頂生的纓狀葉叢,多分枝,後漸落葉,平臥或斜升,通常疏散叢生。花莖多數,通常生長於根出條葉叢上或根狀莖上,長5-30厘米,直立或斜升,纖細,或挺直而稍宿存,下部不分枝,或有時具不正常的腋生短柄的苞葉群,或上部有花序枝,被白色絹狀蛛絲狀或棉狀茸毛,全部有密生或上部有疏生的葉;節間除上部外長1-3毫米。葉直立或開展,線形或線狀鑽形,長8-30毫米,寬不超過1毫米,頂端尖或稍鈍,有細長的尖頭,基部多少狹窄,無柄,草質,邊緣反卷,上面被蛛絲狀毛或長柔毛,或近無毛,下面被白色茸毛;根出條頂生葉較短,頂端鈍,兩面被較密的長柔毛。苞葉多數,與莖部葉等長或遠較長,卵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寬1.2-3毫米,頂端尖,兩面被白色或有時黃褐色厚茸毛,較花序稍長或長2-3倍,開展成徑2-6厘米的苞葉群。頭狀花序徑3-4毫米,常10-40個密集成團傘狀或復傘房狀。總苞長約3毫米,被白色厚茸毛;總苞片約3層,頂端無毛,尖或稍鈍,常隱沒於毛茸中。
鑽葉火絨草鑽葉火絨草
小花異形或雌雄異株。花冠長2.5-3毫米;雄花冠漏斗狀管狀,有披針形尖裂片;雌花花冠絲狀。冠毛白色;雄花冠毛上部稍粗厚,有鋸齒,雌花冠毛細絲狀,有細鋸齒。不育的子房和瘦果有乳頭狀突起。花期8-9月。

生長環境

主要生長於海拔2500-2900米的高山和亞高山荒原、草甸、礫石坡地和針葉林外緣。日照充足通風良好,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佳,有利生長。
此種的生長習性很特殊,在根出條頂端的葉叢中又生長几個不育的根出條,或同時有幾個根出條和1個花莖;如此產生的新的根出條在下一年又發育成新的根出條和花莖,並且根出條如此繼續發育即形成多枝的木質莖。鑽葉火絨草與毛香火絨草 L. stracheyi C. B. Clarke. 之間有天然雜種。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於四川西部、中部、西南部(雅江、冕寧、德昌、峨邊、會理、雷波、泰寧、瀘定等)和雲南西部、中部、北部、東北部(德欽、大理、麗江、維西、昆明、濱川、會澤等)。
世界分布:北溫帶廣布種。原產地為歐洲,主要分布於亞洲東部,如朝鮮半島、日本、蒙古。亞洲中部或中西部地區地伊朗、阿富汗、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北部)、克什米爾地區、前蘇聯(中亞、高加索、西伯利亞西部)、歐洲各國、非洲北部及西北部、北美洲的加拿大與美國東部地區也有。

主要價值

性味:苦、寒、澀、入脾、胃二經。
功能:清熱燥濕、健胃消食、止血去痛、治濕熱症、食欲不振症狀。
主治:治濕熱症、食欲不振,如濕寒性胃虛納少,咽喉炎,扁桃體炎,乃孜樂性感冒,傷寒,肝炎,脾臟炎腫,心包炎及關節疼痛,療瘡,濕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