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頭火絨草(原變種)

美頭火絨草(原變種)

美頭火絨草(學名:Leontopodium calocephalum)為菊科火絨草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的青海、四川、雲南、甘肅等地,生長於海拔2,800米至4,500米的地區,見於沼澤地、針葉林下、灌叢、石礫坡地、亞高山草甸、高山、湖岸、冷杉或林緣。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美頭火絨草(原變種)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稍細,橫走,頸部粗厚,不育莖被密集的葉鞘,有頂生的葉叢,與1至數個花莖簇生。莖從膝曲堡采疊疊的基部直立,不分枝,滲估習高10-50厘米,粗壯或挺直,被蛛絲狀毛或上部被白色棉狀茸毛,下部後近無毛,全部或除上部外有葉,節間通常長2-4厘米或上部達10厘米。基部葉在花期枯萎宿存;葉直立或稍開展,下部葉與不育莖的葉披針形、長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2-15稀20厘米,寬0.2-1.2厘米,頂端尖,有粗短的或稍長的尖頭,漸狹成長葉柄並在趨嚷和基部成褐色寬鬆而長的鞘部;中部或上部葉漸短,卵圓披針形,基部常較寬大,楔形或圓形,抱莖,無柄,全部葉草質,邊緣有時稍反折,上面無毛,或有蛛絲狀毛或灰色絹狀毛,或在上部葉的基部多少被長柔毛或她勸主茸毛,下面被白色或邊緣被銀灰色的薄或厚密的茸毛;中脈細和兩條與葉緣幾平行的側脈在下面稍高起,近無毛。苞葉多數,與莖上部葉等長或較長,灶奔從鞘狀寬大的基部向上漸狹,尖三角形,頂端漸細尖,上面被多少白色或乾燥後黃色或黃褐色厚茸毛,頂端常多綠色或脫毛,下面被白色,銀灰色茸毛或有時綠色,較花序長2-5倍,開展成密集的,或有時成分散的徑約4-12厘米的苞葉群。頭狀花序5-20稀25個多少密集,徑5-12毫米。總苞長4-6毫米,被白色柔毛;總苞片約4層,頂端無毛,深褐色或黑色,寬闊,頂端尖或圓形,露出毛茸之上。小花異形,有1或少數雄花和雌花,或雌雄異株。花冠長3-4毫米;雄花花冠狹漏斗狀管狀,有卵圓形裂片;雌花花冠絲狀。冠毛白色,基部稍黃色;雄花冠毛全部粗厚,上部稍棒錘狀,有鈍齒;雌花冠毛較細,下部有細齒。不育的子房無毛或稍有短粗毛;瘦果被短粗毛。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美頭火絨草(原變種)
美頭火絨草(原變種)線稿圖

生長環境

主剃捆鍵茅要生長於海拔2800-4500米高山和亞高山草甸、石礫坡地、湖岸、沼澤地、灌叢、冷杉和其他針淚乃愚葉林下或林緣。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青海東部(門源)、甘肅西部至南部(夏河、岷縣等)、四川北部至西南部(茂理、小金、峨邊、峨眉、松潘、康定、道孚等)、雲南西北部至北部(德欽、鶴慶、中甸、麗江、維西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