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葉火絨草(學名:Leontopodium souliei)是桔梗目菊科火絨草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於中國大陸的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3,100米至4,000米的地區,一般生長在灌叢、高山、亞高山林地、濕潤草地和沼澤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銀葉火絨草
- 拉丁學名:Leontopodium souliei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綱: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目:桔梗目 Campanulales
- 科:菊科 Compositae
- 亞科:管狀花亞科 Carduoideae
- 族:旋覆花族Trib. Inuleae鼠麴草亞族Subtrib. Gnaphalinae
- 屬:火絨草屬 Leontopodium
- 亞屬:火絨草亞屬 Subgen. Leontopodium
- 分布區域:陝西省, 甘肅省, 青海省, 四川省, 雲南省, 西藏自治區
- 組:火絨草組 Sect. Leontopodium
- 亞組:高山亞組 Subsect. Alpinoidea
- 系:美花系 Ser. Calocephala
- 是否中國特有:是
- 是否引種栽培:非人工引種栽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細,橫走,有1個或少數簇生的花莖和少數不育的蓮座狀葉叢,根出條細長,匍枝狀,長達6厘米,平臥,無細根,有不久枯萎的葉和頂生的葉叢。莖從膝曲的基部直立,高6-25厘米,纖細,草質,後稍堅挺,不分枝,稀上部有花序枝,被白色蛛絲狀長柔毛,下部有較密的葉。
蓮座狀葉上面常脫毛,基部漸狹成短狹的鞘部;莖部葉直立,常附貼於莖上或稍開展,狹線形或舌狀線形,長1-4厘米,寬1-3稀4毫米,下部葉基部等寬,無柄,上部葉基部稍擴大,半抱莖,頂端尖,有短小尖頭,葉質,兩面被同樣的或下部葉上面被較疏薄的銀白色絹狀茸毛,上部葉基部還被長柔毛。苞葉多數,較莖上部葉稍短,稍尖,基部不擴大,兩面被銀白色長柔毛或白色茸毛,或下面毛茸較薄,較花序長2-3倍,密集,開展成徑約2厘米的苞葉群,或有長達3毫米的花序梗而開展成徑達5厘米的復苞葉群。
頭狀花序徑5-7毫米,少數密集,或達20個。總苞長3.5-4毫米,有長柔毛狀密茸毛;總苞片約3層,頂端無毛,褐色,寬尖,稍露出毛茸之上。小花異型,雄花或雌花較少,或雌雄異株。花冠長3-4毫米,雄花花冠狹漏斗狀,有卵圓形裂片;雌花花冠絲狀。冠毛白色,較花冠稍長,下部有細齒;雄花冠毛上部多少棒狀粗厚,有鋸齒,雌花冠毛細。不育的子房常無毛;瘦果被短粗毛或無毛。花期7-8月,果期9月。
此種的特點是有線形或舌狀線形的葉,上部葉基部擴大而有長柔毛,但有時與黃白火絨草 L. ochroleucum Beauv. 和美頭火絨草 L. calocephalum Beauv. 的一些變型不易區別。它與長葉火絨草 L. langifolium Ling 及美頭火絨草之間有中間類型或天然雜種存在。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3100-4000米的高山、亞高山林地,灌叢、濕潤草地和沼澤地。
分布範圍
產自青海東部(祁連、同仁)、四川西部、西北部及南部(松潘、馬爾康、康定、太寧、木里)、甘肅西部(夏河)和雲南西北部(中甸、德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