鑊耳樓

鑊耳樓

鑊耳樓即祖樓,又名四美堂,是勞氏家族在這裡的發祥地。鑊耳樓因其兩邊山牆形似鐵鑊兩邊的耳朵而得名。明清時期的欽州靈山,官越大,屋山牆上的鑊耳越大是其住宅的一種標誌。大蘆村的勞氏第4代勞統明末時期任六品官,所以屋山牆上的鑊耳特別壯觀。幾百年來,鑊耳樓因其屋山牆的耳大而流傳廣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鑊耳樓
  • 地理位置:靈山縣
  • 景點級別:“人文歷史美”最美鄉村示範區(點)
  • 又名:四美堂
建造時間,地理位置,具體介紹,其他地區,

建造時間

這是大蘆村勞氏家族的發祥地,即祖屋,又名“四美堂”。其建築布局按國字型建造,由前門樓、主屋、輔屋、斗底屋、廊屋和圍牆構成,二五布局,占地面積4460平方米。明朝嘉靖二十五年(1546)始建,崇禎十四年(1641)於前門樓和主屋第二進營造鑊耳狀封火牆,至清朝康熙五十八年(1719)完成這一群落的整體建設。

地理位置

廣西省靈山市。

具體介紹

鑊耳樓具有濃烈的宗法制度氣息,這與其屋主的身份地位不無關係。該樓的始建者勞經,在明朝嘉靖年間(1522-1566)為縣儒學庠生,大蘆勞氏第四代世祖勞弦於明朝崇禎年間(1636)考選撥貢,由國子監畢業後,授內閣中書舍人,不久升用兵部職方司主政(官拜三品),並準請朝廷封贈三代祖先,將祖屋第四進“官廳”和前門樓的封火牆建成鑊耳把手形,鑊耳樓由此得名。
除在建築結構上體現了宗法的嚴謹,從其懸掛的楹聯亦能看出當時家教森嚴,如:
祖屋四座檐柱對聯:天敘五倫惟孝友於兄弟,
家傳一忍以能保我子孫。
祖屋四座頂梁對聯:知稼穡之艱難克勤克儉,
守高曾其規矩不愆不忘。
祖屋四座屏門對聯:好把格言訓子弟,
須尋生計去饑寒。
祖屋四座川柱對等:勤與儉治家上策,
和而忍處世良規。
等等。

其他地區

龍山鎮的民安上岳村古民居為目前發現全省規模較大、保存較完好的明清時代的“鑊耳樓”建築群,具有廣府圍屋的顯著特點,2006年被列為佛岡縣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同年在廣東國際旅遊文化節暨泛珠三角旅遊推介大會上,被評為“人文歷史美”最美鄉村示範區(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