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錢局,官署名。清朝各直省所設鼓鑄機構統稱。隸戶部錢法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鑄錢局
- 性質:官署名
- 朝代:清朝
- 職能:鑄造錢文
鑄錢局,官署名。清朝各直省所設鼓鑄機構統稱。隸戶部錢法堂。
鑄錢局,官署名。清朝各直省所設鼓鑄機構統稱。隸戶部錢法堂。沿革官署名。清朝各直省所設鼓鑄機構統稱。隸戶部錢法堂。順治元年(1644)始設,康熙六十一年(1722)定製,各直省鑄錢皆以寶字為首,局稱寶某局。共設局十六,以監...
葉爾羌鑄錢局,通稱葉爾羌局,清朝時期在新疆葉爾羌設立的一個鑄錢局。葉爾羌局是清政府在新疆設立的七個鑄錢局中最早的一個,另外六個分別位於阿克蘇、伊犁、烏什、庫車、喀什噶爾和迪化。葉爾羌局設於清朝統一新疆後的第二年,...
當時清軍為平定張格爾叛亂,3萬清軍集結阿克蘇,為滿足軍餉的需要,庫車設局代阿克蘇趕鑄紅錢,因是代鑄,未留下明顯標誌。鹹豐三年1853,庫車設鑄錢局,鑄有鹹豐通寶當五、當十、鹹豐重寶當五、當十、鹹豐元寶當百等四種。 同治三年...
薊州鎮局,明清時期的鑄錢局,原址位於在今天津市薊州區政府招待所西院。明朝天啟年間,在薊州鎮設立鑄錢局,鼓鑄錢幣,後因故停辦。初鑄小平錢,後鑄折十大錢,薊州所鑄的折十大錢背面穿上鑄“鎮”記局,下鑄“十”記值。發展歷史 ...
明清時管理鑄造錢幣的官署。元末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朱元璋於應天府設寶泉局,掌管鑄錢之事。至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在各行省設寶泉局,與寶源局同鑄“洪武通寶”錢,並禁止私人鑄錢。清承其制,以寶泉局屬戶部,寶源局...
湖北寶武局是在原武昌府鑄錢局的基礎上於乾隆二年(公元1743年)改建而成的,“地址設在武昌三佛閣街”(《湖北省金融志》P37)。雍正年間根據戶部規定;各省鑄造制錢時,正面用漢文年號,背面改用滿文各本省一字,旨用寶字為首。...
寶蘇局,機構名。清代江蘇省錢局所鑄之錢,代字為“寶蘇”,其鑄錢局稱寶蘇局。機構介紹 從康熙到光緒都有鑄錢,按定製,寶蘇局令江蘇按察使司總理,於佐雜人員中委派正副監督各一員、協理官二員總領局務。寶蘇局設爐十六座,...
由於順治早期鑄錢局眾多,故錢背紀局文字較為豐富,共發現十九個錢局,三十一種背文,分別為:右戶、上戶、右工、上工、右宣、上宣、右臨、上臨、右延、左延、右雲、右同、右薊、上薊、右原、上原、右陽、上陽、右河、上河...
乾隆通寶大清鎮庫錢幣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於公元1736年登上帝位後,年號乾隆,便開鑄“乾隆通寶”制錢。他在位的60年裡(至公元1795年),先後有寶泉、寶源及有關省共22個鑄錢局澆制。制式多為小平,錢 徑一般為2.2一2.5厘米...
康熙元年(1662年)清政府下令停鑄上代“順治通寶”錢,而改鑄“康熙通寶”錢,並規定以後凡是嗣位改元,所鑄錢制皆如此例。縱觀康熙一朝,在全國共開設鑄錢局二十四處。由於受當時冶鑄工本和錢幣私鑄等問題的影響,每一文康熙錢曾...
在清代前後統治的267年中,惟有鹹豐年間(公元1851年至1861年),在其先後存在的28個鑄錢局中,大約有一半的鑄錢局鑄行鐵錢,這是鹹豐朝廷內憂外患歷史的真實寫照。收藏意義 “鹹豐通寶”小平鐵錢,為清代收藏家、泉界聲名卓著的錢幣著錄...
鹹豐四年(1854年)三月,戶部又先後鑄造當一、當五、當十等三種鐵錢與鉛錢。當時戶部除了下設寶泉、寶源兩個鑄錢局外,清廷又特別準許克勤郡王慶惠、文端設立一個錢局,專門鑄造鹹豐當百以上的大錢。馬定祥先生主編《鹹豐泉匯》一書...
安徽省在順治和康熙兩朝未設鑄錢局。雍正元年雖為增設,但因銅料緊缺,鑄錢虧損嚴重,未能實施,直到雍正九年才獲準開局。據《故宮清錢譜》載明:“雍正九年戶部議定安徽開局於江寧府,以是時安徽布政使司駐紮江寧府之故”。《皇朝...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寶直局機制 30000元 光緒通寶楷書背奉天紫銅機制幣 3000元 研究價值 光緒帝在位34年,勵精圖治、殫心極慮,希望有一個變革一個強盛的前景,在貨幣發行上也逐步引進了西方先進的機制技術,各鑄錢局均八仙過海各顯...
大小徑寸如之前的開元通寶,只是在錢背鑄上鑄錢局所在州的州名,如京師長安鑄“京”字、東都洛陽鑄“洛”字。而淮南的揚州為紀念會昌滅佛,所鑄背文為“昌”字。從質地上看,會昌開元採用較為優質的佛銅鑄造,銅質為青銅和紫銅。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