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蠟

鑄蠟

鑄蠟,是冀東對製造蠟燭的習慣稱謂。蠟燭的發明,是古人留給我們的一種文化遺產,它所承載的是人類生活與文化的歷史。人們常以蠟燭比喻人格品質:“燃燒自己,照亮他人。”“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旨在歌頌勇於獻身的精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鑄蠟
內容介紹,追本溯源,工藝,

內容介紹

鑄蠟,是冀東對製造蠟燭的習慣稱謂。
20世紀中葉,“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曾是冀東農民對高質量、高水平生活的期盼。如今,隨著城鄉輸電、通訊網路的普及,小城鎮建設的不斷推進,在當時似乎神話般的“夢想”,業已成為現實。那種僅靠點油燈或蠟燭照明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蠟燭雖還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之中,但其功用卻發生了變化。
蠟燭的發明,是古人留給我們的一種文化遺產,它所承載的是人類生活與文化的歷史。人們常以蠟燭比喻人格品質:“燃燒自己,照亮他人。”“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旨在歌頌勇於獻身的精神。

追本溯源

談古論今,其實歷史就在我們身邊。勤勞勇敢且富於創造精神的中華民族,早在一兩千年前,就已使用動、植物油脂鑄蠟照明。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中載:蠟燭始創於江西的廣信郡,以桕樹油脂製造蠟燭。宋應星忠實地記錄了製造蠟燭,質量上乘的原料是桕樹皮油;其次是蓖麻子;再次是加白蠟的桕混油;北方的牛油蠟燭排在了最後。冀東地區曾廣泛使用的蠟燭,多為牛油蠟燭。我國對石油的開採和利用為世界首創。以石蠟取代動、植物油脂鑄蠟,是科技進步的又一體現。
千百年來,蠟燭一直伴隨著人們的生產、生活和學習。歷代文人亦把它收入了詩句之中:“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詩《秋夕》)“剪紅情,裁綠意……不放歲華去。有人添燭西窗,不眠侵曉,笑聲轉,新年鶯語。”(吳文英詞《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涼冰冰、硬邦邦的蠟燭,也常被文人雅士喻狀於物,且情思高雅,精妙無比。唐代錢珝詩《未展芭蕉》中,以“冷燭無煙綠蠟乾,芳心猶卷怯春寒。一緘書札藏何事,會被東風暗折看。”驚嘆芭蕉蕉葉漸次由“蠟”蓬鬆為“書札信卷”,直到綻放為闊大葉片的整個過程。詩中鏡頭對準的就是芭蕉頂端,豎起緊緊的蕉心,高可盈尺,手指粗細,頭上彎曲著半截乾穗,這是尚未展開的蕉葉。那翠脂凝碧的筆直硬棒兒,就是端立的蠟身,半截彎曲的乾穗兒絕似“蠟捻兒”,把個尚未展綻的蕉葉,生生做成了深藏於繁葉中心的“綠蠟”。胎孕中的蕉葉,除卻“綠蠟”點摹,恐怕沒有什麼妙詞。
人類藉助於水煮,用木頭榨或以石磨加工,從植物的果實和動物體中,取得油脂,反映了先民的智慧和聰明。鐵瓦車有了潤滑油,就可以靈活地轉動;木船有了油質作填料,捻補縫隙,才能構成水密船艙;人類利用油脂鑄蠟,趨趕黑暗獲得光明……即便在電氣化和信息社會的今天,蠟燭的生產與需求仍在進行中。石蠟作為鑄蠟的主要原料,則更好地保護了生態資源。蠟燭並未離我們而去,除億萬家庭以備照明外,它已被融入了我們的現代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融入了現代文明之中。燭光晚會、燭光餐、祈福、祭奠儀式、生日慶典等,都有它的身影,以此來感悟傳統文化,提升人文精神。
蠟燭由蠟捻兒、蠟液灌鑄而成,其形制多種多樣。如若分類,可分為禮儀燭和照明燭兩大類。禮儀燭有形如繩線的生日燭,還有碗燭、巨燭等。最大的巨燭像浙江青田縣清真禪寺中的千斤燭,最小的亦是該寺中的“三拜燭”,點燃後三拜即盡。照明燭即為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蠟燭。
儀式燭有的亦可照明,只是形制特殊且多施以能融於油脂的色素,如紅色蠟燭即是添加了色素“油融紅”,俗稱蠟紅。白色或黃色,即為石蠟或牛油油脂的本色。民俗中,紅燭用於喜事,白燭用於喪事。

工藝

鑄蠟的原始工藝,現在說很簡單。當原料備齊後,首先要製作模具。模具原有紙模和竹筒模兩種,製作紙模時,先把一木棒削成蠟燭狀,將紙卷在木棒上做成紙筒備用。以竹筒做模,先將竹筒劈成兩瓣兒,再合上用竹篾束緊,灌鑄前以水煮之,避免粘掛油脂。蠟捻是把乾葦草剪成所需長度,鑄前插入模具。有了蠟模、蠟捻兒,剩下的就是熔蠟和灌鑄。牛油油脂,熔點在40°C左右,只要掌握好火候,熔解後用尖嘴勺注入紙筒或竹筒,呈垂直狀插入蠟捻兒,凝固後去掉紙筒或竹筒,便獲取到蠟燭。其實,僅就照明而言,古人在鑄蠟以前是用燈芯草沾油脂點燃。蠟燭的發明為其流通和人們的使用提供了方便。
灤南縣東張士坎村曾是生產蠟燭專業村,始於20世紀70年代初。興盛時達140餘個專業戶,月產量可達八九噸,產品直銷冀東各市、縣區,年獲經濟效益百萬餘元。他們是半機械化生產,注蠟機是村里能工巧匠研製。其注蠟機的基本構造和原理是:
蠟捻兒蠟捻兒
先用一鐵棍車(加工)出帶艄(shào)的蠟燭形模具,再依模具用白鐵皮卷制焊接成若干支范具(如圖)。安裝時,將一組范具(50支~60支不等)分兩排細端朝下鑲嵌於密封的凹形鐵槽之中,鐵槽以三角鐵焊接的支架支撐。范具內底部各以燭尖狀漏斗為活塞,尖端鑽一小孔,用以穿連蠟捻兒。蠟捻兒多為棉線繩,事先繞線上軸上,安插在蠟機的底部(如圖)。鐵槽內上沿,對應蠟范中心,各鋸一縫隙,用以夾系蠟捻兒。鐵槽兩側,分別焊接進、出水管,用以注入蠟液後通水冷卻,提高效率。鐵槽之下,是與范具對應的兩排焊接在一塊鐵板上的頂桿,鐵板用曲軸連桿控制,能升降寸許用於抽取蠟燭。注蠟工藝,簡言之即為熔解、灌注和取蠟。鑄蠟原料多為購進的石蠟坯和色素油融紅,石蠟熔點約60℃左右,熔解蠟坯時,一般加熱60℃~70℃,且保持恆溫。溫度低蠟燭外表易出氣泡,溫度過高則易蒸發耗料。為此,操作中多添加一種稱之為“底蠟”的石蠟坯,其熔點高,所鑄蠟燭表面光亮、美觀。至於牛油油脂偶爾添加一些,但仍以石蠟料為主。
鑄蠟
手藝連結:失蠟法鑄造
用泥范鑄造器物(見《投耠子》),是我國古代最主要的鑄造方法。那么,以油蠟焙模鑄造,亦是古代的鑄造工藝之一。此法先用調好的油蠟制模,然後外敷泥料制范,陰乾後加熱化去蠟模,入窯焙燒。燒成後,就可以依范澆鑄了。據考,這種鑄造方法,在戰國前就已出現。像著名的曾侯編鐘,就有部件採用了此法。
曾廣泛流行於冀東地區寺廟的大鐘,過去也有用失蠟法(亦拔蠟法、剝蠟法)澆鑄的,即在澆鑄地以三合土堆成鐘的模型,模型乾燥後,塗上一層厚同鐘壁的油蠟,等油蠟凝固,再塗上一層細泥和碳土調成的漿,一層乾後,再塗一層,分層塗到厚半寸左右。待內外通體陰乾,用火焙燒,中間一層蠟即被熔化,流入事先作好的溝槽里,變成空心范具。將熔化的銅(鐵)液注入范具,待凝固後除去土製模、范即可。鐘上飾紋和銘文系塗蠟時在蠟層上雕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