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鎳核,也稱核,地核中最主要的元素是Fe和Ni,但純鐵鎳核與地核已知的地球物理資料不一致,它有太高的密度和太低的地震波速,因此地核中可能摻雜了較輕的元素。一項最新的地球科學研究發現,地心發生的變化情況出乎意料的複雜,因此科學家認為:“研究地球中心的難度比研究太陽中心更大。”
鐵鎳核,也稱核,地核中最主要的元素是Fe和Ni,但純鐵鎳核與地核已知的地球物理資料不一致,它有太高的密度和太低的地震波速,因此地核中可能摻雜了較輕的元素。一項最新的地球科學研究發現,地心發生的變化情況出乎意料的複雜,因此科學家認為:“研究地球中心的難度比研究太陽中心更大。”
鐵鎳核,也稱核,地核中最主要的元素是Fe和Ni,但純鐵鎳核與地核已知的地球物理資料不一致,它有太高的密度和太低的地震波速,因此地核中可能摻雜了較輕的元素。...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位於地球的最內部。半徑約有3470 km,主要由鐵、鎳元素組成,高密度,地核物質的平均密度大約為每立方厘米10.7克。溫度非常高,有4000~6800℃...
地核又稱鐵鎳核心,其物質組成以鐵、鎳為主,又分為核心和外核。核心的頂界面距地表約5100公里,約占地核直徑的1/3,可能是固態的,其密度為10.5—15.5克/...
地心,是地核的俗稱,是指地球的中心部分,半徑約3480千米,主要由鐵、鎳元素組成。其物理性質與周圍的地幔和地殼有明顯的不同。地球質心的簡稱。地球參考系的原點定義...
水星磁場的發現,表示水星內部可能是一個高溫液態的金屬核。這個既重又大的鐵鎳核心直徑超過水星直徑的1/3,有整個月球那么大。水星磁場強度只有地球的1%,磁力線的...
關於金星的內部結構,還沒有直接的資料,從理論推算得出,金星的內部結構和地球相似,有一個半徑約3,100公里的鐵-鎳核,中間一層是主要由矽﹑氧﹑鐵﹑鎂等的化合物...
金星內部構造是指金星內部的物質構成和分布特徵。有多個金星內部構造模型。一般認為金星形成後的最初10億年分異,形成鐵鎳核。岩石圈很薄,下部為部分熔融的上幔(...
非均勻聚積模型(inhomogeneous accretion models)是地球起源說之一。當宇宙溫度下降到原始太陽星雲的溫度時,原始太陽星雲冷凝和聚積,行星開始生長。具有鐵鎳核心,為矽酸...
③親鐵元素,離子最外層具有8~18個電子的過渡型結構,與O及S的親和力均較弱,主要集中在地球深部的鐵鎳核中;④親氣元素,為惰性氣體,呈原子或分子狀態集中在地球...
大行星破裂說認為,小行星主帶內曾有一顆具有鐵鎳核、矽酸鹽幔與殼的大行星,該行星被碰撞破碎後形成了各種類型的小行星與隕石體。從隕石的礦物、化學、同位素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