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鐵邊城鎮在西漢、西魏屬歸德縣,隋唐五代時期為洛源縣.
宋朝初年,為西夏洪州之要地,西夏毅宗(趙涼柞)奲都二年(1058)築城迄工。宋哲宗四年(1097)攻克,元符二年(1099)改為定邊城設定邊軍於此。宋徽宗六年(1116),於定邊軍置倚郭一縣,金皇六年(1146)以定邊軍等沿邊地賜夏國,遂撤軍、縣,降為定邊寨。
明英宗二年(1437)在今定邊縣城置定邊守御所,這時吳旗頭道川內的定邊寨失去安定邊疆之意,便以田百戶附近的鐵邊山命名為鐵邊城沿用至今。
1942年吳旗縣成立時,為本縣新寨區轄地,1955年區政府遷鐵邊城。1984年9月20日,經陝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為鐵邊城鎮。
1961年設立鐵邊城公社、王坬子公社,1984年9月改鐵邊城鎮、王坬子鄉。1996年,鐵邊城鎮面積318.7平方千米,人口0.6萬人,轄鐵邊城、田南灣、張澗、油寺村、三合掌、白石咀、南莊畔、呂溝咀、海眼溝、吳岔、張戶岔、田百戶、劉泉溝13個行政村;王坬子鄉面積289.5平方千米,人口0.5萬人,轄王瓜子、北梁、張台子、賈台子、李台子、箭桿嶺、陳岔、狼溝、廟梁子、寨灣子10個行政村,距縣城65千米。
2011年,撤銷王坬子鄉併入鐵邊城鎮。
2016年3月22日,《陝西省民政廳關於延安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陝民函〔2016〕60號),將吳起街道的楊廟台、新寨、暴城、張城子、石台子、梁坡、王河7個行政村調整到吳起縣鐵邊城鎮。(即原新寨鄉併入吳起鎮的12人村之7個村)
行政區劃
【2010年代碼和城鄉分類】
鐵邊城鎮(13村)610626101:~200 121鐵邊城村~201 220三谷窯村~202 220白石嘴村~203 220油寺村~204 220田百戶村~205 220張澗村~206 220田南灣村~207 220張戶岔村~208 220海眼溝村~209 220吳岔村~210 220呂溝嘴村~211 220南莊畔村~212 220劉泉溝村
王坬子鄉(10村)610626202:~200 210王坬子村~201 220北梁村~202 220陳岔村~203 220張台子村~204 220寨子灣村~205 220李台子村~206 220廟梁子村~207 220賈台子村~208 220箭桿嶺村~209 220狼兒溝村
新寨鄉(7村)610626201:~200 210新寨村~201 220王河村~202 220梁坡村~203 220楊廟台村~206 220張城子村~207 220石台子村~211 220暴城村
地理環境
鐵邊城鎮地處梁狀丘陵溝壑區,山大溝深,河網密布,為石澇河與王窪子川河交匯處,地勢從西北向東南傾斜,最高山嶺海拔1788米,最低河谷地帶海拔1338米,鎮政府駐地海拔1406米,氣候多變,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短而不熱,秋季雨水瀕繁,冬季漫長寒冷,年平均氣溫6.8℃,年平均降水量381.3毫米,無霜期平均134天,土壤以黃土為主,植被較差。
全鎮有現耕地面積35375畝,其中川、台地3873畝,主產糜子、穀子、蕎麥、黃蓋、洋芋。有大家畜3411頭,戶均2.5頭,羊子9384隻,人均1.45隻,是吳旗縣畜牧業生產基地之一。
自然條件
鐵邊城鎮位於吳旗縣西北部頭道川內,距縣城45公里。東接新寨鄉,西連定邊縣白馬崾鄉,北鄰王窪子鄉,南毗廟溝鄉,
東西寬16.5公里,南北長19.5公里,總面積796.3平方公里,15319人(2017),人口密度為20人/平方公里。該鎮自然條件比較優越,川山兼備,光照充足,屬於旱區。荒山荒坡面積大,有待於開發。鎮政府已制定了開發荒山荒溝資源,全方位治理萬畝流域規劃。境內地下有豐富的石油資源。
社會事業
鄉鎮企業有綜合修理部、磚瓦廠、飲食店等38家(其中鎮辦3家、村辦2家、戶辦30家、聯戶辦3家)。從業人員126人。
交通事業發展較快。吳(旗)王(窪子)公路經過鐵邊城鎮,又與定邊縣新安邊鄉、本縣廟溝鄉接通。
1942年建縣時,既無醫療機構又無學校,1989年底,鎮有中學1所,國小21所,中心醫院一所,有病床10張,醫護人員8人。農民多居住在川道小溝、崾嶮,靠山打窯,獨門小窗。鎮上逢五有集,多以牲口交易為主。
該鎮歷史悠久,是一座古城,城牆現還保留,被列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退耕還林
鐵邊城鎮退耕還林經過七年的實施,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生態植被得到恢復,但是與標準要求還有較大差距,主要存在著荒山造林成活率低,密度稀,溝沿線以下的溝坡作業不徹底等。針對這些問題,今年秋冬,鎮黨委、政府要抓住以糧代賑政策的延續和目前墒情最好的機遇,全面徹底的對歷年退耕還林和荒山荒坡造林地塊進行排查,根據檢查、排查結果,採取六條強硬措施:
一是確保補植到位,組織民眾補植完善,荒山苗木政府統調,兌現面積苗木由農戶出錢,政府統調,苗木費在以糧代賑款中扣除。補植要採取雙保險的辦法,既要直播山桃、山杏種子,又要植苗;按照先集體、後個人,先背山、後陽山的補植順序,全鎮統一從10月20日上勞,利用25天時間全部補植達標。
二是確保檢查驗收到位,11月16日鎮政府成立工作組進行全面檢查驗收。對凡補植不徹底,荒山造林任務未完成的農戶,堅決停止該戶錢糧兌付;對全部達標的村進行重獎,對凡因工作不力沒有完成補植任務的村,對包片領導、包村幹部、村支書、主任進行經濟處罰外,該介紹回有關單位的介紹回有關單位,該停職的堅決停職。
三是確保迎川面補植到位,加大迎川面示範帶的林份結構調整力度,嚴格按照林業局的設計和技術指導實施,不斷完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提高示範帶的質量,樹立樣板工程。
四是確保井場道路綠化到位。道路綠化要栽植楊樹或刺槐,株距3米;道路邊坡綠化要採用1.5×2m或2×2m密度,栽植刺槐、沙棘、紫穗槐、檉柳等樹種;井場綠化要採用2×2m密度,栽植側柏、油松等常青樹;在距井場外畔50-100米區域內要採用1.5×2m密度,栽植刺槐、紫穗槐、檉柳、側柏、油松等樹種。同時要抓好 “一線兩岸三點四院(園)”綠化。即公路沿線,河道兩岸,村莊、政府駐地、城鎮周圍,庭園、莊院、墳園和林果園,力爭在城鎮、村和公路沿線可視範圍內無裸露土地。
五是確保苗木栽植到位,堅持“栽正不栽斜、栽實不栽虛、栽深不栽淺”的原則,按照“三埋兩踩一提苗”的方法,精心栽植,確保苗木根系舒展,保證苗木成活率。
六是確保禁牧工作到位。今年秋季,鎮政府由領導掛帥,配備得力幹部組成護林工作督察隊,劃片包乾,嚴格查處一批散牧、復墾等毀林現象,切實加大打擊力度,從重從快處理,該罰款的罰款,該移交司法機關處理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決不姑息遷就。要落實禁牧工作隊和村組護林員的責任,明確獎懲措施,嚴格兌現獎懲,年終要考評各村護林員,考評不合格的要堅決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