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珠鐘螺的貝殼殼型為圓錐形。一般分布在韓國,中國海南、西沙、台北縣三芝等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鐵珠鐘螺
- 拉丁學名:Clanculus denticulatus
- 別稱:齒隱螺
- 界:動物界
- 門:軟體動物門
- 綱:腹足綱
- 目:原始腹足目
- 科:馬蹄螺科
- 屬:隱螺屬
外形特徵,分布範圍,習性環境,
外形特徵
貝殼殼型為圓錐形。殼口內面有強烈的真珠光澤。口蓋為多旋性的角質。齒舌式為n-5-1-5-n。貝殼面上有顆粒狀或網狀雕刻,殼緣不呈稜狀突起,殼口內無一順著螺軸生長的溝。 殼底臍孔有鋸齒邊,全身黑色,常與黑鐘螺及臍孔黑鐘螺之幼貝混淆![鐵珠鐘螺 鐵珠鐘螺](/img/0/58f/cGcq5SO4MjYzcTZyUmZ1YzYyATMhdDOykTN3g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鐵珠鐘螺 鐵珠鐘螺](/img/0/58f/cGcq5SO4MjYzcTZyUmZ1YzYyATMhdDOykTN3g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分類系統: | Animalia:動物界 - Mollusca:軟體動物門 - Gastropoda:腹足綱 - Prosobranchia:前鰓亞綱 - Archaeogastropoda:原始腹足目 - Trochidae:馬蹄螺科 -Clanculus: |
學名: | Clanculus denticulatus(Gray,) |
中文名: | 齒隱螺 |
中文拼音: | ChǐYǐnLuó |
分類等級: | 種 |
概述: | |
原始屬名 | |
模式標本產地 | |
模式標本保存地 | |
國家保護級別 | 不祥 |
CITES公約級別 | 未定 |
IUCN紅色名錄等級 | 未予評估(NE) |
紅皮書等級 | 未定 |
中國特有 | 是 |
分布範圍
韓國,中國海南、西沙、台北縣三芝,台北縣白沙灣海岸,台灣屏東縣恆春半島,屏東縣海口,大樹房,花蓮縣大港口,南沙群島,蘭嶼,台北縣貢寮鄉蚊子坑 。澳大利亞西部,琉球群島和日本南部海域。貝殼小,近球形而略低扁,結實。殼高9毫米,寬12毫米。螺層約6層,殼頂低,體螺層膨圓,縫合線較深。表面有串珠狀結節聯成的整齊的螺肋,在體螺層螺肋約有17、18條。殼頂部鮮紅色,極美麗,老貝殼常呈透明的粉紅色,其他殼面呈棕或黑棕色,有光澤。殼口斜圓,內有與殼面螺叻相應的細溝。外唇有細緻的缺劉;內唇斜走,唇綠的細齒與外唇緣的齒相連。臍孔深大,呈星形,臍孔周緣有白色齒5枚,以上方第一枚最大。
習性環境
暖水性強,生活區較廣,主要棲時帶珊珊礁海域,同時在亞熱帶海區也較常見,有一定數量,生活小區多在潮間帶海藻叢生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