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法鐵角蕨屬於植物界、蕨類植物門、真蕨亞門、鐵角蕨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鐵法鐵角蕨
- 界:植物界
- 門:蕨類植物門
- 亞門:真蕨亞門
- 綱:薄囊蕨綱
- 目:水龍骨目
- 科:鐵角蕨科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蕨葉及羽軸:蕨葉 3 次羽狀,三角形,保存長 15 cm,寬 16 cm。主軸寬約 1 mm,略彎,表面光滑。羽葉基部一對羽片上的末二次羽軸與主軸近等寬,表面光滑,其餘者略細。末次羽軸寬約 0.5 mm。羽片及小羽片:末二次羽片互生。蕨葉基部的末二次羽片三角形,不對稱,上側較窄,下側寬。長約10 cm,寬約 6~7 cm。第二對末二次羽片披針形,長 8 cm,寬2.5 cm,頂漸尖;向蕨葉的中上部,末二次羽片漸漸變窄,為長披針形,其上的末次羽片漸轉變為小羽片,末二次羽片成為末次羽片,蕨葉呈二次羽狀。末次羽片近對生或略為下先出,向上到第二或第三對末次羽片後轉變為上先出型,蕨葉基部一對末二次羽片下側的末次羽片較其為大,長 4~5 cm,寬 1.5 cm,其餘者末次羽片長為1~3 cm,寬 0.5~1 cm,長約為寬的 2.5 倍,最寬處在基部,頂漸尖。向羽葉的頂部,末次羽片漸小。小羽片近對生或略為下先出,但在2~3 枚小羽片後即轉為上先出型,以 50° 角著生。小羽片為長卵形或菱形,長一般 0.8~1.2 cm,寬0.5 cm 左右,基部收縮為楔形,並下延,最寬處在中下部,向上漸尖,邊緣淺裂成前指的裂片。末次羽片上側的第一枚小羽片較大而長,平行於羽軸向前伸到前一羽片的基部。
科為蕨類植物中最自然的1個分類群,也是最大類群之一。由於孢子囊群的若干相似性,過去它一直包括蹄蓋蕨屬 Athyrium。近年來的研究表明二者代表著不同的起源,即蹄蓋蕨似乎與鱗毛蕨Dryopteris關係最為密切,而鐵角蕨則可能起源於骨碎補型 (davalloid) 的祖先。二者在形態結構上也有很大的區別,如鱗片形態、葉柄上部的維管結構和羽狀複葉種類的羽軸性狀等方面均不相同。在生態習性方面,鐵角蕨屬多為石生或附生的植物,而蹄蓋蕨屬及其相近的屬則為土生植物,從不為附生。細胞學的研究也證實了二者的染色體基數是不相同的。
生長環境
生長於乾旱生境和石灰岩石縫中。
分布範圍
約有10屬,700餘種,廣布於世界各地,主產熱帶。其中鐵角蕨屬 Asplenium L. 為種類最多、形體變化最大的1個屬,為本科的中心屬(其少數種類產於北半球寒溫帶),其他各衛星屬的種類很少或只有一二種,分布區較為局限或呈現洲際間斷分布。中國現有8屬,131種,分布全國各地,以南部和西南部為其分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