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昌圖實驗中學始建於1958年昌圖縣老四平鎮泉溝村,1959年遷入昌圖鎮,1960年被命名為遼寧省瀋陽市第四實驗中學,歷經五次易名,於1993年三十五周年校慶時恢復了昌圖實驗中學校名。
教學條件
學校具有優美的校園環境及優越的辦學條件。學校占地面積33169.2平方米,總建設面積12969.2平方米。有兩棟教學樓和一棟實驗樓組成一個“凹”字形教學區,教學設備完備,有符合國家標準的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及語音室、微機室、電教室、舞蹈室、音樂室、美術室、圖書室、閱覽室等15個專用教室。30個教室均安裝了閉路電視雙向控制教學系統,多媒體教學走進了課堂,實現了電視教學、多媒體教學、計算機遠程教學等現代化教學模式。
師資狀況
現有在校生1796人,30個教學班;專任教師164人,其中研究生4人,大學本科59人,專科85人,學歷合格率達100%,中、高級教師占教師總數的79.8%以上;鐵嶺市名師1人,省級骨幹教師3人,市級骨幹教師13人,縣、校級骨幹教師64人,縣級學科帶頭人24人,縣以上優秀課教師85人。
學校現有校級領導6人,其中有研究生學歷3人,有大學本科3人,中學高級職稱5人,校長被評為鐵嶺市名校長,校級領導均為省、市、縣先進教師或先進教育工作者。
升學率
該校升學率穩居全縣前列。2006屆畢業生公費生升入重點高中96人,2007屆畢業生公費生升入重點高中77人,2008屆畢業生公費生升入重點高中105人。
辦學理念
一、加強班子建設,不斷提高管理水平
該校校長具有多年的教育教學管理經驗,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敬業精神,肯學習、愛鑽研,勇於改革,積極進取,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學習借鑑先進經驗。對學校班子成員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學校組織機構健全,運轉正常。學校領導班子提出了“外塑形象,內強素質,強化管理,提高質量”的工作思路,精誠團結,民主決策,科學管理,銳意改革,平時注意加強理論學習和業務學習,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時刻想著為教師服務,為學生服務,樹立大局意識和集體觀念,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號召力、向心力,在各項工作中為教師做出了表率,成為“三個代表”的實踐者。
幾年來,該校秉乘“礪志、篤學、榮校、報國”的校訓,堅持“以實施素質教育為核心,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的,以規範學校管理、改善辦學條件為保障” 的工作思路,本著“成人、成才、成功”的辦學理念和“合作、探究、務實、創新”的教學理念,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興校”的基本方略,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構建和諧校園,逐步形成了“主動、多思、刻苦、求真”的濃郁學風,“嚴謹、善誘、和諧、奮進”的醇厚教風和“文明、勤奮、務實、創新”的文明校風。學校通過抓制度建設,加強學校內部管理,建立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得到了社會各界及學生家長的廣泛認可。
二、積極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加強師資隊伍管理
幾年來,為了抓好師資隊伍建設,加強教師隊伍管理,學校積極推行人事制度改革。
1、最佳化人事管理,實施教師聘任制度。為了聘任工作的順利實施,學校成立了由校長任組長、班子成員及教師代表參加的領導小組,遵循 “任人唯賢,人盡其用” 的原則。制訂了實施方案,明確了聘任原則、聘任程式、聘任辦法及解聘的條件和紀律要求。在聘任過程中,嚴格按程式操作,由校長聘任副校長,副校長聘任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即政教處、教務處、年部及後勤主任),各職能部門負責人聘班主任或非教學人員,班主任聘教師,不循私情,做到公開、公正、公平。這樣一來,由原來的指派任用關係變成了聘用關係,對聘用人員確定相應的崗位職責,並進行嚴格考核,作為續聘或解聘的依據。通過聘任制的實施,初步打破了“大鍋飯”,使廣大教師有了壓力感和危機感,認識到不再像以前乾好乾壞一個樣了,充分調動了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2、制定並出版了《實驗中學管理制度彙編》一書,明確提出了教師管理要嚴格執行教職工全員聘任制度,教師培訓制度,定期考核制度,教師業務學習制度,計畫、教案、作業檢查制度,聽課、評課制度,教研活動管理制度,教學質量監測制度,教職工考勤制度,請銷假制度,脫產進修制度,表彰獎勵制度等。使學校管理更加科學化、系統化、規範化,同時也使學校領導班子整體素質得以提升,能更好地指導學校的各項工作,發揮“龍頭學校”的作用和地位。
3、制訂了《學校量化管理評比方案》,從學校的校容校貌、教育教學管理、師德師風建設、經費管理、師生安全、工作任務完成情況等方面進行量化考核,考核結果作為評選先進及下一次聘任的依據。在《學校量化管理評比方案》中,把教師職業道德和教育教學的實績作為教師考核的重點,更大限度地發揮教師的潛能,在評優選先,晉升職稱,教師量化考核等工作都是公開透明、公平合理、公正民主的。
4、學校加強教師繼續教育學習和管理,積極開展校本培訓工作,開展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加強教師業務學習,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各校十分重視師德師風建設,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認真執行《昌圖縣中國小教師八條禁令》和《昌圖縣中國小教師職業行為規範》等規定,能夠定期組織自查、評議、考核、評選。我校一直堅持在每年初都與教師簽定“師德師風責任狀”,舉辦“師德論壇”活動,通過開展討論、講演活動,使每位教師提高了認識,能夠自覺禁止“三亂”現象及打罵、體罰與變相體罰的現象發生。我校每學年都要評選出10名師德標兵,5個文明教研組,樹立正面典型;開展問卷調查,採取多種形式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弘揚了高尚的師德,樹立了優良教風。
三、堅持教育為本、德育為先。
本著“大德育”的觀念,以縣教育局“七個一”德育創新工程為核心,以養成教育為根基,以弘揚和培養民族精神為根本,以創建安全文明校園為主題,立足實踐,貼近現實,不斷增強德育的實效性。
1、通過班會、校會認真貫徹《中學生守則》及《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廣泛宣傳“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公民基本道德規範,狠抓學生管理和班風、校風建設。努力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幾年來,堅持評選各層次的規範班、規範生;“三好”班和“三好”生。
2、通過開展“五愛”教育,利用重大節日和紀念日,如:“三五”學雷鋒紀念日、“五四”青年節、“七一”黨的生日、“十一”國慶節等,對學生進行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教育,通過班(團)會、板報、電子螢幕、演講比賽、知識競賽、校園廣播、升旗儀式等多種渠道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3、以創建平安、文明校園為主題,開展了安全、文明學校創建活動。成立了安全領導小組,學校與班主任簽訂了“校園安全管理責任狀”,組織學生學習《安全常識200問》,通過宣傳板、網路等途徑,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強了學生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文明意識。
4、充分發揮共產青團的作用,加強對學生進行理想、道德、紀律和法制教育,聘請校外輔導員和檢察院的同志,來我校作法制報告;在師生中進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開展了廉潔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大力倡導“十個一”,使師生在黨風廉政建設活動中受到了教育,知榮辱、辨美醜,養成“愛國守法,廉潔自律,勤儉自強”的良好行為,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淨化了學生的心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師生的道德修養。
四、加強學校管理,逐步提高教學質量
本著“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以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重點”的基本理念,緊緊圍繞新課程改革的“六個轉變”及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扎紮實實地開展系列教學科研工作。
1、實行年部主任責任制,切實加強教學管理,建立了查課、記課制度,並認真做好檢查記錄,每周一統計,每月一匯總。對教師的備課、上課、作業批改,課內外輔導、考試考查、總結評價等有明確要求。各項工作做到有計畫、有落實、有檢查、有總結,確保工作有實效。每學期學校在期初、期中和期末對各年級進行三次教學工作檢查,並進行業務指導,將檢查結果記錄教師業務檔案,保證了教學質量和良好的教學秩序。同時每學期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兩次教學質量監測,並對監測結果進行分析,幫助教師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揚長避短。學校教師工**作積極性高漲,盡職盡責,能夠圓滿完成教學任務,使教學質量逐年提高,升學率一直居全縣的前列,取得了較好的辦學效益。
2、用新課改理念指導教學工作,向課堂教學要質量。在新課程改革實施階段,我們提出“三新”的工作思路,即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堅持課堂教學中重視雙邊活動、興趣激發、學法指導和學風管理,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為了提升教師素質,我校狠抓教研活動、深化課改實踐,分三次共選派37人到市里聽取專家作報告。面對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要求,通過培訓學習,具體指導實踐。教師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成為學生成長的組織者、合作者、促進者和引導者,注重基礎知識與能力培養的統一,樹立全體質量意識和全面質量意識,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加強了對薄弱學科的工作,促進了學生成績的提高。
3、狠抓教研活動、深化課改實踐。我校堅持開展:①課堂創新公開課活動。②骨幹教師幫帶活動。③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展示活動。④優秀教學設計評選活動。⑤崗位練兵活動等。全校教師能積極參與,精心準備,虛心學習,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新課改的教學思路和模式,一些教師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特色,我校的教師多次在省、市、縣各級教研(或現場會)上做觀摩課、示範課。他們在教學中從不同學科的角度,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創新思維的能力,活化了課本的內容,達到了入情入境。
4、該校在七年級、八年級學生中開展“寫規範字”、在九年級學生中開展“答規範卷”的訓練、評比活動,各學科對“規範作業”、“規範試卷”定期進行展覽,並評選出優勝者進行表獎。同時加強了對學生的學法指導,以促進學生素質的提高。
5、積極做好援教工作,分別與付家中學、 長發中學成為“手拉手”兄弟學校,選派骨幹教師去兩所中學任教,開展了一系列的聯誼活動,使三所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不斷上新台階。同時還積極回響教育局號召,積極參加“送教下鄉”活動,劉興鐸校長作了專題報告,吳春光、丁繼紅兩名教師分別進行了講課或說課。
6、走科研興校之路,抓好教育科研工作
幾年來,該校承擔了國家、省、市多項科研課題的實驗與研究,已被驗收的課題有:《中學學科能力結構,表現形式以及對學生科能力的培養措施》通過省級鑑定驗收,獲得壹等獎;《充分利用現代教學媒體進行教學實驗研究》等課題正在實施中,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學校還根據各學科的實際開發了校內科研項目還在健康運行。通過開展教科研活動,促進了學校教學的發展,改變了課堂教學模式,給學生留下了更多的思維空間,使課堂教學質量得到了保證。
6、加強學籍管理。學籍檔案,健全、完備,做到年初立案,年末歸案;有比較完善的控輟制度和措施。
五、改善辦學條件,最佳化育人環境
對校園進行綠化,維修了教學樓。學校在努力改善辦學條件的同時,十分重視學校周邊環境的治理,加強學校安全工作,確定了一名副校長親自抓這項工作,制定安全制度和工作計畫,層層簽訂責任狀。學校經常配合派出所等有關部門聯合行動,對學校周圍出現的食品攤點等場所進行查處、取締,使學校周邊環境得到很好的治理。學校還設立了門崗24小時有專人值班,外界人員不準隨便出入。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及時消除隱患,確保師生安全,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