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堅油杉(學名:Keteleeria davidiana (Bertr.) Beissn.):樹甲皮粗糙,暗深灰色,深縱裂;老枝粗,平展或斜展,樹冠廣圓形。葉條形,在側枝上排列成兩列,先端圓鈍或微凹,基部漸一窄成短柄,上面光綠色,下面淡綠色。球果圓柱形,中部的種鱗卵形或近斜方狀卵形,上部圓或窄長而反曲,邊緣向外反曲,有微小的細齒,鱗背露出部分無毛或疏生短毛;鱗苞上部近圓形,先端三裂,中裂窄,漸尖,側裂圓而有明顯的鈍尖頭,邊緣有細缺齒,鱗苞中部窄短,下部稍寬;種翅中卞部或近中部較寬,上部漸窄;子葉柄長約4毫米,淡紅色。花期4月,種子10月成熟。
生於海拔600-1500米地帶。分布於中國甘肅、陝西、四川、湖北、湖南、貴州。此種是油杉屬中最耐寒的一種,為中國特有樹種,湖北省省級珍貴植物。(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生長習性,主要價值,栽培技術,選地,整地,採種,育苗,栽植,施肥,管理,病蟲防治,採收加工,
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50米,胸徑達2.5米;樹甲皮粗糙,暗深灰色,深縱裂;老枝粗,平展或斜展,樹冠廣圓形。一年生枝有毛或無毛,淡黃灰色、淡黃色或淡灰色;二、三年生枝呈灰色或淡褐色,常有裂紋或裂成薄片;冬芽卵圓形,先端微尖。葉條形,在側枝上排列成兩列,長2-5厘米,寬3-4毫米,先端圓鈍或微凹,基部漸一窄成短柄,上面光綠色,無氣孔線或中上部有極少的氣孔線,下面淡綠色,沿中脈兩側各有氣孔線10-16條,微有白粉,橫切面上面有一層不連續排列的皮下層細胞,兩端邊緣二層,下面兩側邊緣及中部一層;幼樹或萌生枝有密毛,葉較長,長達5厘米,寬約5毫米,先端有刺狀尖頭,稀果枝之葉亦有刺狀尖頭。球果圓柱形,長8-21厘米,徑3.5-6厘米;中部的種鱗卵形或近斜方狀卵形,長2.6-3.2厘米,寬2.2-2.8厘米,上部圓或窄長而反曲,邊緣向外反曲,有微小的細齒,鱗背露出部分無毛或疏生短毛;鱗苞上部近圓形,先端三裂,中裂窄,漸尖,側裂圓而有明顯的鈍尖頭,邊緣有細缺齒,鱗苞中部窄短,下部稍寬;種翅中卞部或近中部較寬,上部漸窄;子葉通常3-4枚,但2-3枚連合,子葉柄長約4毫米,淡紅色;初生葉7-10枚,鱗形,近革質,長約2毫米,淡紅色。花期4月,種子10月成熟。
分布範圍
生長習性
鐵堅油杉樹形優美、樹幹紋理直、硬度適中,生長過程中不用修剪,特別適合觀賞。喜溫暖濕潤,生於由沙岩、石灰岩發育的酸性,中性或微石灰性土壤、喜光性強,天然林木生長較慢。
鐵堅油杉喜溫涼濕潤的氣候條件,要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酸性沙質壤土;能耐--20℃低溫,但不耐乾旱,也不適應鹽鹼地及長期積水地。
主要價值
栽培技術
選地
編號 | 立地因子 | 適生條件 |
---|---|---|
1 | 地貌 | 低山、中山 |
2 | 母岩母質 | 花崗岩、板頁岩 |
3 | 土壤類型 | |
4 | 海撥高度 | 300米以上 |
5 | 坡度 | 平坡、緩坡、斜坡、陡坡、急坡、險坡 |
6 | 坡向 | 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及無坡向 |
7 | 坡位 | 中、下部 |
8 | 腐殖質層厚度※ | 厚、中、 |
9 | 土壤厚度※ | 厚、中 |
10 | 11、21、31 | |
11 | ||
12 | 4—7 | |
13 | 有機質(g?kg-1) | 37.1 |
14 | 有效氮(mg?kg-1) | |
15 | 有效磷(mg?kg-1) | |
16 | 有效鉀(mg?kg-1) | |
17 | 極端最低溫度 | -16℃ |
整地
鐵堅油杉可直播造林。穴墾整地,穴徑60厘米,深40厘米,3月播種,每穴播種8-10粒,覆土約1厘米,最好再蓋上碎草。苗木出土後,結合撫育,分批刪除瘦弱的,每穴選留健壯的一株,培養成林。
喜光樹種,初期稍耐蔭蔽,以後需光性增強。幼齡階段,地下部分生長速度超過地上部分,主要長粗壯的主根,側根也很發達;5-6年之後,地上部分生長轉快,10-20年生長最快,在適宜的立地條件下,20-30年內,每年高生長在1米左右,胸徑在1厘米左右。30-35年後,樹高和直徑生長都趨於緩慢。在乾旱的丘陵和瘠薄的山地,容易發生落葉病和提早封頂,每年高生長僅30-50厘米。
採種
鐵堅油杉10月中下旬球果成熟,當種鱗轉為淡黃色即可採收。過遲,種鱗鬆散與種子同時脫落。球果採下後,堆放室內,堆高不超過50厘米,使種鱗開裂;因含油豐富,不宜曝曬,以免油化而降低發芽率。球果中部的種子大而飽滿,質量較好,基部的種子細小,質量較差,脫粒後,可用粗孔篩篩選,再堆放通風乾燥的室內陰乾後乾藏。每百公斤球果可得純淨種子12-15公斤,每公斤種子20000-24000粒,發芽率60%以上。
育苗
鐵堅油杉為菌根性樹種,宜在海拔400-500米山地建立永久性育苗基地,或在林間育苗。平原和丘陵地區可選擇比較蔭蔽的地方做苗圃。沒有菌根的苗圃,宜用菌根土墊床蓋種或打漿沾種,促使苗木根系及早感染菌根真菌。每畝施餅肥50-75公斤,或腐熟廄肥3500-4000公斤與過磷酸鈣15-25公斤混合翻入土中。3月播種,播前,種子放入400G溫水中(自然冷卻)浸一晝夜,撈出陰乾再用0.5%福馬林消毒,條播,條距20厘米,每畝播種12.5-15公斤;撒播,每畝播種15-17.5公斤。播後用焦泥灰拌以菌根土或完全用菌根土覆蓋,厚約1厘米。兩周后發芽,20天左右出齊。5-7月間勤施追肥,林間育苗可不遮蔭。空曠地育苗,6-8月間應設蔭棚遮蔭,以降低土面溫度,並及時澆水,保持苗床濕潤,以利菌絲繁殖,促進苗木生長。當年生苗高10厘米以上,須留床一年,第二年春季萌發前,施稀薄人糞尿或硫酸銨(每畝4-6公斤),並將生長衰弱和過密的苗木間除,每畝保留6-8萬株。結合間苗,分床移植,2年生苗高30厘米以上。如果再留床一年,可再適當間除一部分。間苗移植時,可剪去一部分主根,以促進側根生長,並儘量保持根部宿土。
起苗時,宜多帶宿土,保護菌根,隨起隨栽。保持根系濕潤,則造林成活率高,生長旺盛。
栽植
用2-3年生苗木,於冬季、早春至第2年萌發前造林。株行距1.7-2米,每畝200-240株。初期生長比較緩慢,可結合間種套種,每年鬆土撫育二、三次,撫育時,不宜打枝,一般5、6年即可鬱閉。鬱閉後,每隔3、4年進行砍雜、除蔓一次,12-15年後適當間伐,每畝保留120-160株。也可將計畫間伐的幼樹挖出,供“四旁”綠化之用。培養大徑級用材,可在20-25年左右再間伐一次,每畝保留60-80株,約50年為一輪伐期,最好與黃山松、杉木、木荷混交造林。
施肥
鐵堅油杉樹形好,主桿突出、通直,分枝小,出材率高,不需要整形修剪。
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種植綠肥,結合撫育埋青。也可在春季撫育時施氮肥一次,每畝50公斤左右。
管理
鐵堅油杉枝條堅韌,抗風力強,惟在孤峰突起和海拔較高的山地,特別是臨風坡向造林,由於土壤潮濕疏鬆,冬季土壤凍結,加之強勁風吹,幼樹根頸處常因頻繁搖撼而形成孔穴,嚴重影響幼樹生長。大樹也因冰雪過重,發生風倒和斷頂現象。
鐵堅油杉早期生長較慢,撫育工作很重要。大面積造林要連續撫育3-5年,每年用鋤撫一次,刀撫一次。
病蟲防治
1、猝倒病防治1%硫酸銅溶液浸種24小時,或每百公斤種子用1-2公斤敵克松拌種;每畝圃地用磨碎過篩的硫酸亞鐵10-15公斤,或70%敵克松粉0.5公斤進行土壤消毒;拔去病苗後噴70%敵克松700倍液也有效果。
採收加工
鐵堅油杉木材結構略粗,但紋理直,較耐水濕,可供建築、橋樑、船舶、家具等用材。樹形優美,四季呈深綠色,為優良的綠化觀賞樹種之一。也是優良的“四旁”綠化樹種。
木材淡黃褐色,有樹脂,硬度適中,紋理斜,比重0.67,耐久用;根皮油脂可作造紙填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