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劇情簡介,分集劇情,幕後製作,主創團隊,音樂原聲,幕後花絮,獲獎記錄,發行信息,作品評價,
劇情簡介
紀錄片《鐵在燒——志願軍第63軍鐵原戰記》將鏡頭聚焦緊鄰三八線的韓國鐵原地區,選取1951年志願軍入朝作戰時期,第63軍為保障志願軍主力部隊完成撤離和重鑄防線任務,奉命阻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浴血鏖戰13天的過程,將一段不為人所熟知的戰鬥歷程全景式地展現在觀眾面前。
分集劇情
第1集 風起鐵原
1951年初,奉命入朝作戰的志願軍第63軍根據戰略部署,在沒有任何休整的情況下,直接加入到激戰正酣的第五次戰役當中。面對“聯合國軍”猛烈炮火,志願軍第63軍將士一路從北向南突破臨津江,圍殲雪馬里,像一把鋼刀直插敵人心臟。
第2集 臨危受命
面對“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試圖誘伏志願軍的陰謀,志願軍開始戰略後撤。然而“聯合國軍”緊緊咬住志願軍,利用其強大火力企圖將志願軍全殲。危情時刻,時任志願軍第63軍軍長的傅崇碧以及軍中的每名將士臨危受命,打響了鐵原阻擊戰的第一槍。
第3集 生死抉擇
海拔832米的高台山,因坐擁鐵原地區的最高峰漣川而聞名,然而在1951年,這裡幾乎變成了人間地獄。鐵原阻擊戰中擔負高台山地區防禦作戰的第563團,頑強阻敵7個晝夜,慘烈的戰鬥讓活下來的親歷者們都不忍提及。
第4集 最後防線
韓國北部鐵原郡,每天早上都可以聽到韓國軍隊實彈訓練的槍炮聲。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韓戰,使這裡至今仍保持著高度警戒狀態,成為了世界上最為敏感的軍事地帶之一。在鐵原郡緊鄰三八線的一個山丘上矗立著一座鐵原和平觀望台,作為韓國戰爭旅遊線路中的一個景點,在這裡參觀的遊客絡繹不絕。在韓戰中,在鐵原這個特殊的地理位置上,“聯合國軍”與中國人民志願軍在這裡進行一場決定命運的倒計時賽。
第5集 東方精神
對於中國軍人的“實力不凡”和“不怕死”,曾經交戰過的對手們始終視為一個謎,他們無法理解卻都首肯心折,他們把原因歸結為中國軍人身上那謎一般的“東方精神”。
選集
關閉
幕後製作
《鐵在燒》策劃拍攝歷時2年,由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軍事紀實》欄目組選派精幹力量投入創作,攝製組數次深入北京、山西、石家莊、丹東等地尋訪戰爭親歷者,遠赴韓國首爾、仁川、鐵原、板門店、坡州,議政府以及美國紐約、華盛頓、維吉尼亞州、喬治亞州等地進行採訪,依託大量採訪內容以及回憶錄、視頻資料,對戰事進行了詳盡而深入地挖掘與重現。
主創團隊
總策劃 | 李軍 |
---|---|
策劃 | 許家明、魏紀奎 |
總編導 | |
總撰稿 | |
執行總編導 | 遲鵬 |
編導 | 馮珈、姚寅子 |
總攝影 | 遲鵬 |
攝影 | 葛宏寶、李後林、吳宗陽、柳向平、高子坤 |
剪輯 | 李中海、劉春在 |
音樂 | 吾愛吾樂 |
解說 | 蘇揚 |
總監製 | 唐水福、李軍 |
製片人 | |
動畫創作 | 田文興、張曉明、丁執文、張鑫鑫、鄂藝農 |
編輯 | 彭超、李臻、李菁 |
監製 | 王靜、蒲西、許家明、張偉、陳飈、方勇、吳彬、宋兆成 |
技術監製 | 胡偉群 |
音樂原聲
幕後花絮
- 該片在三八線附近拍攝時,由於航拍攝像機不被允許使用,合作的韓國航拍團隊只能在不被人注意時進行簡短的拍攝。
- 該片審片時,編導怕審片的專家太過疲累,特意安排審完兩集之後休息10分鐘。沒想到專家們看得意猶未盡,紛紛表示不用休息。
獲獎記錄
時間 | 獎項 | 獲獎者 | 結果 |
---|---|---|---|
2015年11月28日 | 第九屆“紀錄·中國”紀錄片創優評析抗戰(文獻)類作品一等獎 | 《鐵在燒——志願軍第63軍鐵原戰記》 | 獲獎 |
2016年6月6日 | 2015年度優秀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扶持項目優秀理論文獻片獎 | 獲獎 | |
2015年度優秀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扶持項目優秀導演獎 | |||
2015年度優秀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扶持項目優秀撰稿獎 | |||
2016年5月20日 | 第7屆中國人民解放軍新聞獎一等獎 | 獲獎 |
發行信息
前期宣傳
2015年4月29日,該片發布宣傳片。
播出信息
播出日期 | 播出平台 |
---|---|
2015年12月24日-28日每晚20:00 | 央視紀錄頻道 |
2016年6月 | 央視軍事農業頻道 |
2015年12月25日 | 央視網 |
2020年10月19日 | 央視頻 |
作品評價
《鐵在燒》體現了工業化製作背景下,中國紀錄片人對紀錄片本質屬性的堅守。作為一部由主流媒體製作的文獻紀錄片,該片沒有走同類紀錄片所普遍盛行的“虛構式”影像製作路線,而是將紀錄片的創作視為一次人類學的田野調查過程,通過這一過程獲取歷史的知識與細節,以及一部紀錄片所應有的故事性。較之“虛構式”的影像製作,這種創作方式無疑更為艱難,卻能獲得紀錄片所必須的“真實”,而“真實”才是一部文獻紀錄片贏得客群的關鍵(上海外國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王慶福評)。